[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众生既具佛性,为什么寿命不同?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7

众生既具佛性,为什么寿命不同?

印光法师答:佛寿无量,等彼十虚。众生既具佛性,则其寿何以各异。但以众生迷而未悟,背觉合尘,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致有三界六道,种种苦乐现象。而人间寿命,高者不过百年。纵非非想天,寿八万四千大劫,及至于尽,仍复下堕。究与蜉蝣朝生暮死者,有何可异。(三编卷三李凤岐先生夫妇寿序)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学佛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妇颛蒙念佛者?
下一篇:《金刚经》的纲要是什么?
 为什么临终助念很重要?
 为什么念佛人不能执著于求速死?
 学佛后如何面对境遇不佳?
 什么是仗佛慈力?
 西方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怎样判断人死后去往何道?
 西方三圣对众生的恩德是什么?
 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远公大师之后净土法门的弘扬情况怎么样?
 为什么念佛时觉得有妄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焚烧山林,受剧苦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六)[栏目:杂阿含经]
 无限的六度[栏目:林钰堂博士]
 身心要有感动[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二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实至名归[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如何化解弟子和媳妇之间的障碍?[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自序[栏目:吴汝钧教授]
 在家修行受阴魔,从根解结阶段,受到无形众生侵入六根,产生幻像、幻听、转心念等状况,要如何突破现况?[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三乘佛法心要·序 前言[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