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皎洁明月 清净佛心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1

皎洁明月.清净佛心

  在中秋赏月吃月饼的同时,为佛弟子者,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与察照。我们可以看见,佛经中以圆满的皎月赞叹佛陀伟大德行与智慧的经文及句子,实在非常之多,可谓不胜枚举。例如:

  「清净月光三昧,心定如满月。」

  我们赞叹诸佛的目的,就是希望以佛为榜样,以佛的教导为人生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佛所学、行佛所行,我们要明心见性,要远离一切颠倒妄想;但这是不容易的。我们如何能透过明亮月光去体悟清澈的佛光?

  《大般涅槃经.卷第九》云: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又「阎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起初月想,见月盛满谓十五日生盛满想。而此月性实无亏盈,因须弥山而有增减。善男子。如来亦尔于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谓童子初生,行七步如二日月,或复示现入于书堂如三日月,示现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

  佛陀于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托胎降生如月初一,然后出家、修行、悟道、降魔、证无上正等正觉,如十五日之圆满盛月。成道后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种种庄严乃至涅槃,喻如月蚀,皆因众生所见不同而有月圆、月缺。而佛性始终常住不变如满月。

  由此可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清净的佛性而论,生佛平等,你、我没有不同,你、我与佛并无差别。

  另外,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更让我们了解到月亮与清净佛心的直接相联的意象:

  月的圆缺只是表相。其性湛然不动。

  从月亮的譬喻中,我们可以体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乘佛教教义的精髓:

  1. 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觉;

  2. 月光的普照,众生的受益,就是觉他;

  3. 月亮本性的皎洁、真如、常在就是觉行圆满。

  由此可知,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遮盖着明月的浮云吹散,也就是将蒙蔽着心镜上的尘埃抹去;所谓「背尘合觉」,什么是「尘」?就是种种的贪、瞋、痴烦恼,当这些烦恼妄想浮云、尘劳消失之后,我们的心才能「定」下来;心一旦定了,智慧自然就会慢慢的开启,逐渐达到如满月般明光;光明慈悲普照世间,令一切众生万物,皆能得益。

  因此,我们若能借着中秋赏月,以月观心,明悟佛性。这才是中秋节最令人向往的喻意。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爱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下一篇:佛教徒的爱国情怀
 父母恩重说孝道
 忧民之所忧 乐民之所乐──香港政改咨询的思考
 正直捨方便 但说无上道──西方寺启建《妙法莲华经》法会开坛洒净仪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八)
 「广学」与「多闻」(一)
 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我们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宽运法师等人-闲谈社会时事与人生)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六
 人生无常 当勤精进──释迦世尊成道纪念日(过堂开示)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二节 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论中国佛学的特征[栏目:其它法师]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律学要略(节录)[栏目:戒律学研究]
 如实知自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栏目:唐普式居士]
 记大师之廉德[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高级佛学教本 第卅四课 净土宗 (五)[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慧能无相戒法及其在南宗禅法的意义(释若宽)[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