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时,菩萨对他说:「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 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 中略)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1]
华严会是毗卢遮那佛的法会,是一真法界佛对菩萨说的法会,不是十法界法会。一真法界里,观音、普贤、文殊都是圆教等觉菩萨。
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展现了社会上各种不同行业之学术及人物,我们可以思考、接触及学习其中道理。当善财参谒观世音菩萨时,菩萨教善财摄受众生的 是「四摄法」。这「四摄法」能令一切众生心生欢喜。
观世音菩萨摄受众生第一条是布施,满众生所愿,然后依附受道。归纳无量无边大乘佛法是六度,六度首要是布施(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智慧),六度再归纳主要还是布施。
现简略说「布施」,世人埋怨贫穷,喜爱名利,却不肯布施,殊不知世间财富乃由布施得来。布施钱财,帮助戒除悭贪;布施欢喜,可戒除嫉妒心;以无畏 施于一切众生,可以长养平等慈悲心。贫穷人欲摆脱贫贱,更要布施。念念为别人,给人欢喜,是不住法布施。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行布施,干利益大众之 职业是寓布施于工作,用欢喜心修布施波罗蜜,天天都在行菩萨道。能施则舍,舍则放下,能放下执着,何愁大道不成?
--------------------------------------------------------------------------------
[1] 《华严经‧入法界品》大正藏第十册第七三三页中
观世音菩萨摄受众生第一条是布施,满众生所愿,然后依附受道。归纳无量无边大乘佛法是六度,六度首要是布施(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智慧),六度再归纳主要还是布施。
现简略说「布施」,世人埋怨贫穷,喜爱名利,却不肯布施,殊不知世间财富乃由布施得来。布施钱财,帮助戒除悭贪;布施欢喜,可戒除嫉妒心;以无畏 施于一切众生,可以长养平等慈悲心。贫穷人欲摆脱贫贱,更要布施。念念为别人,给人欢喜,是不住法布施。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行布施,干利益大众之 职业是寓布施于工作,用欢喜心修布施波罗蜜,天天都在行菩萨道。能施则舍,舍则放下,能放下执着,何愁大道不成?
再说「持戒」,大家能持戒,不论是五戒、十戒、菩萨戒、沙弥戒等,都是利益大众的行为,证明戒中蕴含布施,布施涵盖六度。
续说「忍辱」,受到不好待遇,包括毁骂诬蔑、冤枉陷害、欺诈压迫等等,一切都能忍受,不瞋不恨不怨,就布施了怨亲。
「精进、禅定、智慧」做到了,明心见性,成菩萨作佛了,以无边佛法,教化一切众生,拔了一切众生苦恼,是最大布施。所以说六度归纳是布施。能作无 相布施,自然得龙天赞叹,善神拥护,皆大欢喜。
何谓「爱语」?待人接物用客气礼貌态度,柔声细语,是为爱语;他人做错事,以真诚慈悲心相劝代替责骂,是爱语;当人处于失意、悲伤、绝望时,给人 希望,说同情安慰话,是布施爱语,是菩萨行。
再说「利行」,利行是以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古之舍已成仁,杀身取义是利行,现社会人不容易理解。牺牲自我,成就大众,亦不容易实行,但起码 应办到做人基本条件──不损人利己,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明白其实损人是无法利己的,成全别人才能自利利他。见人急难,见义勇为,不袖手旁观,慷慨相助 ,是大乘菩萨道「利行」行为。
最后说「同事摄」,菩萨以法眼观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其所作而得利益,由是受道。是故观世音菩萨度人示现种种不同色相,三十二种变 现,其实都是「同事摄」。为甚么有三十二种示现呢?俗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才能共事。要加入他人行列 ,必须与他同事,彼此建立互信,才能沟通。所以观世音菩萨多次强调,应以甚么身得度,就现甚么身而为说法。
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之富楼那,满腹经纶,口才了得,不但热心弘法事务,更关心没有佛法的众生。他不怕魔难,不惧挫折,不贪求名利,请求佛陀 准许他到没有佛法的输卢那国去弘法。佛陀劝他不要去,因为那儿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人民贫穷,野蛮暴戾,自私自利,外地人在那里很容易丧失生命。富楼 那不但没有被吓怕,反而加强了他到该地弘法的愿心,更不怕因此而失去色身。在这恶劣的环境布教,富楼那用的是「四摄法」,当中更活用「同事摄」。开始 时他绝不谈佛法,只帮助大众工作,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布施、爱语、利行,等到大家都喜欢他,相信他的时候,他就以佛陀如同甘露的教法 ,去清洗大家的心垢,帮助大家破迷开悟。不多久,那里的人民都以欢喜心皈依佛教。富楼那以法布施众生,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布施。
富楼那的善巧方便,观机逗教,做到事理圆融,更重要的是发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一切万行,无从建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 名魔业。」[1]昔有菩萨,往昔遇佛,已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并不记忆,如是所修出世善业,皆名魔业。
将以前所发菩提心忘记,尚且称为魔业,何况不发心的呢?
谈到发菩提心,求生净土者,除一心念佛外,亦须发菩提心。甚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全称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言之是一切正愿的开始,菩提 之根本,大悲及菩萨道之所依。
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2]依观世音菩萨的「四摄法」用于日常生活中,就是慧能大师所谓的「不离世 间觉」,果真做到,大家都是观世音菩萨了!
--------------------------------------------------------------------------------
[1] 《华严经》大正藏第三十五册第五一七页下
[2] 《六祖坛经》大正藏第四八册第三五一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