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3、求示法要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7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3. 求示法要

  如上依止已,应殷重启请,求开示法要。从闻而思,精勤修学,期无纰误。当如宝瓶甘露,由彼瓶注于此瓶中也。

  “阿底峡尊者入藏,常不离师,师所说即行;他人求开示者,尊者仅说三皈、五戒、人寿无常等,不传他法,尤不传密。后惟传与登巴一人而已。”故传法即修,亦勿他求。师自修法,应发心供养,或代苦作,其功德与师无二无别。以师一切如法,缘殊胜故。

  依止善知识,无贵与贱,均当承事恭敬。如藏中班禅大师为法王,但依止上师,亦当如教,以上师为三宝总持也。特别在师处洒扫服役等,尤有功德。如“阿迦格西访师,适贵客至,师命烧火熬酥,器有垢秽,师令以衣拭之。如命而行。”只有功无过也。

  善知识灌顶、讲经时,与三世诸佛功德力加持无二。在修大法时供养,虽一口茶,犹以本尊坛城供献也。本尊护法,均须视为上师大悲力事业力所变现,应想生起次第,圆满证空性,均为上师功德加持变现所成就。因善知识外现凡夫,内蕴诸佛功德,是有遍一切智者。故于师所宣示,当策励进修,一切行动,亦先启后行。入定习法,悉依指授,必可得最大智慧加持力,勿待师涅槃已,方以画像、供养,瞻拜无益也。

  摄颂云:“生圆二次第,与师定无二。因师佛所现,勿视凡夫相。以智慧不同,当依之修学,故云如教行,或以身承事。尤于师在时,应精勤励力。”

  又云:“命终见上师。”此亦甚难,恐信心力量不具者,不可得也。如无信心,纵师是佛,亦难得成办。西藏俗云:“所作一切他人做,行持学佛自照上师做。”以过去诸佛、菩萨,均是如此。犹以模子印物,不应毫厘爽也。事师如法,当有初、中、后三段。初,即未皈依前,当视师功德;中,于依止已,恭敬供养,信心坚定;后,即如教修学,此为最要。

  “昔常啼菩萨,因奇穷,乃卖身供养法尊上师,求闻般若。以为身体易得,佛法难闻。”又:“印度拿若巴本请依止得洛巴,受命由高楼跃下,其身几碎,不退道心。复受苦役二十四次,濒于十死,从无怨言。后师以鞋底拍其面门,昏沉顷,醒已证空性矣。”亦因如命,事师受苦消业,每得加持,业尽乃顿证耳!此与弥拉日巴尊者之身穿三孔,始受皈戒相同。可想而知,得师求法非三门承事不可也。亦有具缘上师,未见而闻名起思,既见即悲仰乐学,是为前缘具足者,亦可依止。依止上师,当以过去大德为轨范,自得加持。何以故?因吾人在过去佛出世已不得度,实为业重无缘,释迦佛出世,我又不遇,阿底峡尊者等,乃又无缘得见。今幸令我得遇诸佛大悲力所现之上师,胡不依止?且我如生盲在野,失菩提路,端赖此师导我以光明大道,离苦得乐,又胡可错过?作是思惟,师恩甚大,即诸佛下世,不过如斯,故当发坚固信心,一心依止,常随修学。如师示寂,遗像空瞻,怅大德之云亡,嗟予修其何及?徒事多闻,还同失路,我非无心,何为迷蒙丧志而致于此也?

  巴祖仁波车求加持偈曰:

  已得明师甚深之开示,不信、无修、愚痴、谁如我?
  业重障深现前复造恶,愿求上师三宝得加持。

  舍身命财悉为众生,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庄严道伴。菩萨有四不可思议: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怀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

  菩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忍辱、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

  正观五阴,众缘和合。若和合而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嗔,即生惭愧、恐怖、忏悔之心。

  大慈悲为室 柔和忍辱衣
  一切法空座 处此当为说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1、生信
下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2、依止方法
 密宗法义精要 四、信业果 1、黑业
 密宗法义精要 目录 序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1、观其功德
 密宗法义精要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2、饿鬼
 密宗法义精要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4、人道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5、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2、思维圆满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4、归依之后应依止上师修学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4、天帝人王无常
 密宗法义精要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七讲[栏目:南亭法师]
 怎样做一个居士 七、居士的家庭生活[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 智者的觉悟[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第四十九 梵天请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生死大事之4:生活中的如来和善逝[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心利刃轮释 思考题[栏目:修心利刃轮释·索达吉堪布]
 相应86经 阿奴罗度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何谓上师?[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