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返回 大圆满前行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15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思考题

423、什么是凡夫行静虑?什么是义分别静虑?二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424、什么是缘真如静虑?它与前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425、什么是毗卢七法?你对禅修时用毗卢七法,以及排浊气有何体会?

426、你对长期闻思修有哪些认识和决心?

427、法布施是如何具足六度的?请观察自己在讲课或听课时,是否有六度的功德。如果有欠缺,请发一些善愿,并真实地作一些调整。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昨天介绍了修静虑的必要,对此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都知道,欲界众生的心刹那不住,始终散乱、耽著于外境,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古代禅师们常以禅悦为食,而现在人如果也能修习禅定,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能保有良好心境、打开智慧等,有许多世出世间的功德。

而不修禅定的人,每天忙忙碌碌为饮食奔波。这种人形象是人,但其实与饿鬼无别,如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不修禅定,唯营求饮食,当知如是人,则同诸饿鬼。”

因此,每天都要修禅定。藏地有许多这样的修行人,他们在林间、岩石间或山洞里闭关,一修就是十几、二十几年,乃至一生;汉传佛教里,尤其禅宗一派,也有许多禅师是这样的。这种修行,也许我们都做不到,但每天禅修一会儿是可以的。比如,早上起来以后,打打坐、静静心,清理清理分别念的垃圾;下午或晚上,也可以定时不定时地,抽十分钟到半小时参禅修定。

如果参禅很累,修不动,那也可以念咒。比如观音心咒、文殊心咒、金刚萨埵心咒、阿弥陀佛名号等,这些心咒或名号的功德极大,静下心来好好念,也很殊胜。

现在学院有闭关要求,是在下午的固定时间。据我了解,大多数人修得很好。但也有个别人,就在那个时间去提水、买东西、转佛塔……这样不好。共修很重要,而且时间是规定好的。刚才也说了,不会修的可以念咒。但如果你不愿意修,也不要扰乱别人,别人要修,而且很珍惜这个时间。

外面的佛友,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修行,不要一直拖延:“我明年再修,后年再修……”这样“明日复明日”,是永远也修不成的,因缘成熟时当下就要修,而且越早越好。

不论修加行还是念咒语,现在很多人心比较堪能,这是个好现象,一定要精进修行。我们知道,人生如秋云转瞬即逝,不珍惜的话,等“病危通知”一到,想把病痛转为道用就难了。但如果你平时努力修持过,那时候就会很坦然。

庚二(真实静虑)分三:一、凡夫行静虑;二、义分别静虑;三、缘真如静虑。

辛一、凡夫行静虑

耽著明、乐、无念的觉受,为追求这一目标而观修,就叫做凡夫行静虑。

这种静虑,总是带有一种耽著。要么耽著明明清清的感觉;要么耽著没有任何念头;要么就耽著很快乐、很舒服,但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安住在这些境界中的行人,一般都不愿意出定。对此,《禅定休息》里也有一一分析。

其实这种境界并不高,因为它耽著禅味。所以,禅修的人要会观察,如果落入这样的境界,那你所修的,很可能成为色界或无色界之因。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是有差别的,这一点,《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上师心滴》等密宗教言,《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论》等显宗论典中都有说明。因此,你到底修的是什么禅定,一定要弄清楚。

现在很多寺院里都有禅修,也有不同的修法,但有一点你要明白:我们应该修的,是断除轮回根本的真实禅定,而非耽著明、乐、无念的凡夫行静虑。

辛二、义分别静虑:

虽然远离了对禅味的耽著,但却执著空执对治品而观修,就称为义分别静虑。

修这种静虑时,观一切万法为空,没有明、乐、无念,什么都没有,只是空荡荡、空悠悠。对初学者而言,这种观修非常重要。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一直耽著万事万物是实有的,并因此流转至今,现在要对治这种“有”的执著,“空”的执著就成了最好的方便。所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1]中说:对于初学者而言,空执是唯一无谬的入门之道,如果说一上来就要舍弃它,这是散布魔语。

那这种“空”的执著是否究竟呢?不究竟,它只是暂时的阶梯。如《中观根本慧论》[2]所说:佛陀说空性法门,是为了遣除一切见,而如果对空性起了执著,那就不可救药了,就像药已经变成毒一样。因此,参禅时首先了解这个静虑,是非常关键的。

不过,现在很多禅修的人,安住的就是这种状态。以前上师如意宝常讲这样一个公案: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曾对意科喇嘛说:“你知道吗?现在多科和色达一带很多禅修者,修的都是色界之因。”另一位大德听到后,问:“既然您知道,为什么不遮止呢?让他们进入最真实的状态多好啊!”列绕朗巴大师开玩笑说:“我不敢得罪他们啊,因为我的很多施主都在那里,得罪了他们,那我以后靠谁养活呢……”

有时候我也发现,外面的确有很多不如法的禅修,之所以没有说,只是觉得,让某些寺院或大德不高兴的话,也没有必要。有些法师对成千上万人讲的禅修之理,一听就知道只是色界之因,不能断除轮回,但很多人却不明白。因此,大家以后不论求智慧、求禅定,首先要通达一些佛理,这样才能睁开智慧之目。

下面讲第三种静虑,这才是我们应当希求并安住的。

辛三、缘真如静虑:

远离了空执对治的念头,安住于法性无分别的等持中,就叫做缘真如静虑。

真如,又名佛性、法性、实相。修持这种静虑时,既远离了明乐无念的执著,也远离了空的执著,不耽执有无、是非等一切边,安住在如是不可思议、明空无二的禅定中,才是真正的寂灭。《月灯三昧经》云:“正住如实定,不取一切法,如实不取故,故说寂灭定。”

这里讲的寂灭,与《俱舍论》中讲的不同,因为它安住在究竟实相上。真实住于这种静虑时,对有无等一切对境都不会执取,如实而安住,如实而明了,如实而显现,因为缘于真实而无有执取,所以叫寂灭定。

但要入于这种禅定,一般需要一个次第。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

禅修要诀

那么,在修持禅定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坐式呢?

在坐禅的一切时分,身体的要诀,就是作毗卢七法[3]。毗卢七法与排浊气这些身语的要诀,在《前行备忘录》以及《日修闭关要诀》中,都有细致讲述。这是个重要的坐式,修行时应该经常使用。

毗卢七法:双足金刚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这并不是“打盘脚”,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两腿交叉,整个动作就无法到位[4]。刚开始跏趺坐时,脚会痛,有些难受,但慢慢习惯就好了。之后依次是:双手结定印;脊椎正直;颈部稍向前倾;两肩向后张开;双目垂视鼻尖;舌抵上腭。

这一坐式,在显密经论中都有宣说。除了大圆满等不共修法以外,禅修中契合这一身体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它不是佛教独有的,在印度瑜伽的修法中也有。瑜伽[5],简单说就是相应的意思。印度瑜伽现在很兴盛,不仅仅是印度,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国的人都在修。他们在静坐中,很多也是用这一坐式。当然,最典型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从修苦行乃至获得究竟证悟,都是依靠毗卢七法。

毗卢七法、排浊气,这些修法,不说来世的解脱,单就今生的身心健康而言,也大有好处,修的人都深有体会。听说印度的有钱人,家家户户修瑜伽,尤其是大领导,不修的很少。我认识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在这样修过以后,身体明显轻松,好多病也奇迹般地消失了。所以,就算为了身体,也应该排排浊气,运用这一坐式修一修。

有些人太绝对了:“外道不好,只有内道才好。”这种说法不合理。其实所谓的外道,他们有很多窍诀值得学习。像太极拳,如今在国内外也很受青睐,它将人体与自然结合起来,有很好的修法,修了以后效果特别好,以前我读书时也练过。

因此,我们也不能除了自己以外,其他的都当作“外道”抛弃。如果是不承认善恶因果的邪见,当然不能随顺,但对所有行为都排斥的话,也不明智。其实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卦法,全是用其他宗教的窍诀,而汉地有些大德在传法时,也会借用儒教、道教、基督教等思想。所以,世界上的各个宗教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

总之,毗卢七法这一坐式,运用好了,一定会给修行带来很大进步。尤其像眼睛垂视、脊椎正直等要诀都十分重要,如果做得到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身正脉就会直,脉正风就会正,风正心就会正”。身体、气脉、风的运行以及心都正了,修行就很容易。因此,禅修时不能躺着、靠着,要先调好坐式。

其实不说禅修,就是在平时看书、说话、走路、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神态或姿势,也能流露他的见解和修证。我们佛门中讲威仪,像穿着、眼神等都是,从中可以推出一个人的心正不正、见解正不正,因为身和心之间,本来就有一定的关系。

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差别,也是从点点滴滴中区分出来的。我在国外拜见某些大德的时候,见他们的房间非常干净,没有多余的杂物,供桌上所供的曼茶、灯、水,一切都很正规,在这种环境里禅修,清净的所缘,自然会给人带来一种寂静、宁静的感觉。

所以,我们应该从调正自己的坐式开始,进而建立一种有序的修行。

静虑度的本体

身体端正,意识在无分别、无执著的境界中入定,这就是静虑度的本体。若有任何微小的分别,都不是真实静虑度。

下面讲一则萨绕哈巴的故事:

萨绕哈巴是印度的大成就者,他娶了箭女——一个15岁的贫女,到森林中修持瑜伽。贫女因为上师摄受而摆脱了低劣生活,因此倍觉荣幸,并发愿一生尽心承侍上师,让上师专心修行。

有一天,萨绕哈巴突然说:“给我端一盘咖喱萝卜酱来。”贫女配好萝卜酱,送给上师。但尊者已经入定了,并在长达12年中没有出定(这个“侍者”很有耐心啊,行住坐卧都不离上师。若换了其他人,可能会到处喊:“上师圆寂了!上师圆寂了!”)。

12年后,尊者出定,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咖喱萝卜酱弄好了没有?”

箭女说:“上师啊,收获萝卜的季节早就过了。您入定时要萝卜酱,现在都过去12年了,您怎么还没有忘?真实的禅定,是远离有无、乐不乐等一切相状的,而您修的这是什么禅定呀?”听到这句话,尊者被点醒了,从此入于超越一切分别的真实静虑。

因此,真实静虑应该是远离一切相状的。

己六(智慧)分三: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

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认为,只要有智慧就够了,不必积累世俗资粮;有人只重视世俗资粮,忽略智慧,其实这都不合理。萨绕哈巴说过:“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因此,对于真实的解脱而言,智慧度与前五度,二者缺一不可。

对此,有些经典也以眼目与双足为喻:只有眼目而没有双足,则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双足而没有眼目,则不知方向。智慧如眼目,五度如双足,也就是说,只有智慧而不修五度世俗资粮,则不能到达彼岸;只修五度不修智慧,也无法获得涅槃。因此,只有二者双融,才是真正的殊胜之道,也是智慧与方便双运。

可能是前世串习不同的缘故吧,有些人只喜欢空性,一听《中论》、《入中论》就感兴趣,但听到《前行》、《藏传净土法》就兴致全无:“我只想听空性,加行修不动。”但有些人正好相反,一听空性,就有点“高山反应”,云里雾里的:“我还是念咒吧,我就喜欢布施、持戒,光发心多好啊!”昨天有个人听完《释量论》后,说:“这一堂课,我都念了‘超越轮回的心咒[6]’,非常感谢您!”(众笑)

但实际上,智慧和方便都要重视,二者不能脱离。只喜欢世俗善根的人,按萨迦班智达所说,这一世应该做些转换,多修些空性,以种下善根;同样,只对智慧感兴趣的人,就应该多修世俗资粮,这才是双运之道。

下面讲智慧度中的闻慧。

庚一、闻慧:

所谓的闻慧,就是指,对于上师所传讲的一切正法的词义,自己听闻以后,原原本本地理解。

佛法的根本,应该是闻思修,但可惜的是,很多佛教徒不爱闻法,他们只是听听灌顶、念念经、放放生、上个早晚课,好像这些就是佛法的全部。殊不知,听闻佛法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不但要听闻,还要多闻。《大宝积经》云:“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意思是说,多闻才会解了佛法的意义,多闻才会不造恶业,多闻才会舍弃无义琐事,多闻才会获得涅槃。

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听闻。有了闻慧,才能成就思慧和修慧,否则,一上来就思维或修行,是不会成功的。不说解脱法,就算是学世间知识,也要先听课,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之后是研究生、博士生,这段时间全是在“闻法”,只不过闻的是世间法而已。天天是老师讲、你听,这不就是闻法吗?如果这些都要听闻二十多年,那么更为深奥的佛法,为什么不用听闻呢?

有些人听了一部论典,就消失了,后来我问别人:“这个人哪里去了?”

“闭关去了。”

“哪里闭关去了?”

“某某地方。”

“为什么去闭关?”

“他说,闻法已经可以了,已经听了一部论典了,该修行了。”

现在这种人比较多。不过,他还是听了一部论典,有些人根本一点不听,直接就去闭关。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华严经》云:“一切求法,转加精勤,日夜听受,无有厌足。”我特别喜欢这个偈颂。意思是说,在一切求法过程中,行者应该越来越精进,日日夜夜听受佛法,永远没有厌倦满足之心。

有些人本来是有点善根的,但听了一两年法后,人就不见了,很可惜!现在看看,能二三十年一直听闻佛法的人,非常罕见。但真正的菩萨不一样,就像《华严经》里讲的:“喜法、爱法、依法、顺法……”因为他对佛法有一种酷爱、依顺之心,所以,始终不会舍弃闻法。想想佛陀在因地时,为了听闻一个偈颂,都乐意捐舍生命,而我们根本不需要这样付出,为什么就不肯闻法呢?

庚二、思慧:

对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仅仅限于表面听听,而要在自相续中,通过反复琢磨、研究、观察、思维加以抉择,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人,不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为满足,而要生起定解,必须做到将来身居深山独自修行时,关于修行的要点不需要请教别人,完全有独立自主、彻底断除疑惑的把握,这就是思所生慧。

要生起这种智慧,除了自己思维以外,还要互相探讨,而且考试、研讨、辩论等方式,也都很有必要。《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思所成慧,名为大慧,依理审思,得决定故。”意即思所成慧是大智慧,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依靠理证,缘大乘法作长期观察、思维以后,得到决定认知的缘故。

长期闻思非常重要

因此,长期闻思是非常重要的。前段时间,我遇到学院的一位法师。他说十几年来每天辩论,手掌上的伤疤[7]从未愈合。我听了以后,十分赞叹。相比之下,我们讲考班的有些道友,还是缺乏这种精神。有些内容讲起来费劲,实在跟不上,就退了;但有些是心力不够:“我身体不好,心力不行,您就让我退下来吧。”退,倒也可以,但闻思上要有成效,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就算是十年八年也不够,这时候离开特别遗憾。

在闻思的过程中,有些人刚开始兴致勃勃,中间是没有感觉,最后就疲厌了。这从他们的眼神也看得出来,行为上也是偶尔来、偶尔不来,渐渐地,人就不见了。包括去年得“学士证”的某些人,本来答应得很不错[8],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不见踪影了。

其实,你们不应该离开闻思的群体,因为独立修行是很难的。说个难听的比喻:藏地有一种野牛(往炉霍去的路上就有),喜欢独自活动,连牛的主人也管不了。当它离开牛群以后,暂时是有一点自由,但能活得久的很少很少,最后都被狼吃掉了。同样,离开了僧团以后,尽管你自认为很有修行,但不一定会有所成就。

居士团体也是一样,最可怜的就是中间“掉队”的人。大家到学会听法,是为了求解脱,但有些人好像是来学气功的,先看有没有感觉:如果肚子里面暖暖的、热热的,就继续学;如果还要吃饭、喝水,“那就算了”,找个借口就退了。其实这是很可怜的。

对我而言,学习的只有一个人,也可以;一百个人,也可以,去留都无所谓。但对你们自己而言,离开了佛法的甘露,可能人生很难有真实意义。或许是我对佛法太执著了,但我始终觉得,为了佛法,有一些坚持和努力是值得的。有些人总说发心太累,其实也没有那么累,大家都发过心,累什么呀!不管因为什么,也不管是谁,离开闻思或发心的群体,我都觉得可惜。

也许你会得到一些自由,但这种自由又能换来什么呢?现在的世界讲自由、平等,所以很多人喜欢平等:“我现在跟某某法师平等了,平起平坐,他管不了我,我也管不了他。”但这种心态好不好?你们想一想。

从五部大论开讲以来,有些道友一直参加笔考、讲考和讨论,闻思的兴趣始终未减,这一点我很欣慰。但也有些人,心不稳定,这是现在修行人的最大毛病。心不稳定的人,不论发心、闻思还是修行,都很难持久。如果修个五十万加行都没有耐心,那如何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呢?

看看前辈的大德,他们闻思用了多少年?修行又用了多少年?所以,长期闻思是很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也不是自夸,直到上师如意宝圆寂之前,我一天的课也没落。刚来学院时因为熬夜很凶,上课时偶尔有点困,但除此以外,从依止上师那天起,我都是到经堂听课。后来上师如意宝生病了,也开许在家里听,但我想值遇上师和佛法不易,同时也是因为恭敬,所以还是到经堂听,而且总坐到能看见上师的地方,没在家里听过一天。

当然,我不是让你们要对我怎么样,我不能跟上师如意宝比,真正的大成就者,在他身边,十到二十年,乃至一生追随也是正常的。但我要说的是:恒心很重要!心不稳定的人,不会有任何作为。不管在城市里,还是在山上,总是变来变去的人,闻思修是不可能成功的。

庚三、修慧:

所谓的修慧,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通过实地修行,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后,通达心性并现见实相的本来面目。

这种真实证悟,就是我们的修行目标。它是修行的结果,光靠理论与学术研究是摸不到的,一定要实地修持,亲自品尝它的味道。就像佛陀所说:吃到糖的人,对未吃到糖的人,无法解释糖的味道。因此,不要说究竟实相,就算是万法无常的道理,也要实地修持才能有所体会。

幻化八喻

那么应该如何修持呢?一开始,要依靠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随后在进行实修时,了知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在胜义中是空性的,在世俗中则观为无实有的空色幻化八喻。

一、如梦:一切本来无有而在迷乱者面前显现,犹如梦境。如《月灯三昧经》云:“见于三有犹如梦想。”

二、如幻:由因缘缘起聚合而骤然显现,犹如幻术。如《大智度论》云:“一切诸行如幻。”

三、如光影:本来无有而显现为有,犹如光影。《华严经》云:“一切色相犹如光影。”

四、如阳焰:正在显现之时不成实有,犹如阳焰。《虚幻休息》里有一品,对此作过详细阐述。

五、如空谷声:里里外外均不存在而显现,犹如谷声。如《月灯三昧经》云:“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

这个教证非常好。就像一个人在山谷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歌唱,一会儿说话,所有这些的回声虽然可以听到,但本体却了不可得。其实当下的万事万物就是如此,毫无二致,如果你通达了这个道理,世间的许多法也就明了了。

我常常在想,佛陀的教言,不说八万四千法门,哪怕就一个偈颂,如果你能接受的话,也一定能摧毁轮回的种子,得到解脱的光明。

六、如寻香城:无有能依所依,犹如寻香城。

七、如影像:现而无自性,犹如影像。《父子合集经》云:“智者观诸世间法,譬如镜中现影像。”

八、如幻化城:本来无有之中显现一切,犹如幻化城。

通过幻化八喻,首先了达房舍等外境显现,均是虚妄的本性,再通过观察显现这些的作者——有境心的自性,从而在对境显现不灭当中,止息执著对境的分别念[9],于证悟虚空般明空法性的境界中安住,这就是智慧度。

这些道理,和大圆满的窍诀是一致的:外境是现而无自性的,执著外境的心也是现而无自性的,这种远离一切戏论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万法的实相。应当安住于这样的境界中。

实相,是谁也破不了、否认不了的。即使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找你辩论,“外境如梦如幻,内心也如梦如幻”,这一点依然是成立的。如果能用世间语言,来论证这些佛教的道理,我想很多人也是会认同的。

六度的分类

以上所讲的六度,如果再展开解释,那么每一度都可以分为三种,这样一来共有十八种。其中的财施又可以分为三种(普通、广大、极大),这样算来,共有二十种。再加上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总共为二十四种。

如果再详细一点分,那么每一度都可以分六类,共有三十六类。下面以布施度中的法布施为例,说明这个道理。

● 法布施具足布施度

有些人说:“我没有钱,怎么布施呢?”其实不用愁,只要好好听法、讲法,就是布施,而且是法布施。在这一法布施中,只要如理行持,还能同时圆满六度。

在作法布施时,讲者上师、所讲之法、传讲对境的弟子,这三者具足以后进行讲经说法,从上师的角度来讲,这就是布施度。

而从听者的角度,认真听法,就是对十方诸佛菩萨的上等供养;将听法的功德回向,则是对三界众生的布施。因此说,不论讲者、听者,他们的法布施里都具足布施度。

要知道,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听法者,听课以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回向,这个善根也远远超过布施每个众生几千几万块钱。因为施予有漏财产,再多也解决不了受施者的大问题,而法上的布施跟解脱相关,因此是最有功德的。

● 法布施具足持戒度

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上师不贪图名闻利养,不杂有宣扬自己功德、冷嘲热讽他人等烦恼垢染而传讲,就是持戒度。当然,如果上师有特殊必要,比如为了让弟众生信心,或者制伏他人的邪说等,也可以有一些方便的示现。

而作为听法者,断除傲慢、嫉妒及其他恶心,如理如法地听课,也是持戒度。

● 法布施具足安忍度

即使弟子再愚钝,做上师的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讲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不顾一切辛苦劳顿,也不生厌烦心,这就是安忍度。

而作为听法者,听法时身体再不好、心情再不好、时间再长,也都能克服,然后一心一意听法,也是安忍度。

所谓的安忍,不一定都是忍耐怨敌。

● 法布施具足精进度

说法时不为懒惰、拖延所困,不违越时间而传讲,这就是精进度。

学院里的法师还可以,都有时间概念。但世间的有些老师不是这样,让学生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快要下课了才来,往讲台上一站:“下课!同学们再见。”这样不好。若按学院的要求,一分钟也不能迟到。

而作为听法者,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这也是精进度。很多道友把听法看得很重,从行为上也能看出来。

● 法布施具足静虑度

传讲者的心专注在所讲的词义上,不向外散乱,无有错谬、不增不减而传讲,这就是静虑度。

而听闻者专注听闻,也是静虑度。

● 法布施具足智慧度

在传讲过程中,或者在听法过程中,以三轮无分别[10]的智慧摄持,这就是智慧度。

有三轮体空的境界,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不论讲者、听者,只要不是特别执著“我讲课了”、“我听课了”,而是有一种无自性的认知,知道任何善根在世俗中如梦如幻,胜义中毫无自体,在排除非理作意的同时,以如梦如幻的观想来摄持,这也是智慧度。

显而易见,在法布施当中,已经完整地具足了六度。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定解宝灯论》云:“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

[2] 《中观根本慧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3] 毗卢七法:两足跏趺、两手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腭。

[4] 我们平时随便盘腿坐着,只是“打盘脚”;而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时,脚要从大腿旁出来一点。

[5] 瑜伽:与物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一与境相应,二与行相应,三与理相应,四与果相应,五与机相应。

[6] 堪布在讲《释量论》时说,听不懂的可以念“超越轮回的心咒”——六字真言。

[7] 辩论的人要连续拍手掌,用力大了,手掌会拍裂。

[8] 获得佛学院“佛学学士证书”的法师,事先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发愿,三年之内不能离开,一直在讲考班好好闻思,以巩固对佛法的理解。

[9] 因为境和有境是互相观待的,外境不存在,执著它的分别念也就不存在。

[10] 三轮无分别:三轮体空。


{返回 大圆满前行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节课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八节课
 前行实修法(第一修法~第五十五修法)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34~45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八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五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四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三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些事只有不断坚持才能成功,如何在此过程中不陷入执念?[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