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修加行是否要兼修净土法门呢?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7

我们修加行的过程非常漫长,但是寿命是无常的,我们是不是还要兼修一下净土的念佛法门,直持念佛号呢?
 
    答:临终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随便念念佛号就可以往生,要具足往生四因。这四种因具备了,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种因没有具备的话,到时候不能往生。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愿里包括了很多。出离心和菩提心都包括在愿里。你真心实意地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是不能假的,必须是真心实意地想。
 
    首先,你对世间法还有贪恋的话,那你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所以必须要有出离心。然后还要有菩提心。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法里讲的,大乘佛法的前提条件是发菩提心。现在很多人往生是为了自己,“哎呦,人生太苦了,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自利,根本没有想众生。“我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乘愿再来度化众生。”你没有发这个愿,那就修的就不是大乘佛法,也就不能成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第一、明观福田,你要日日夜夜忆念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发菩提心。第三,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第四、发愿,真心实意地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的四因,具备了,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愿文》主要讲的就是《阿弥陀经》的内容。往生的四因里面都讲了,其中主要讲的就是愿。发愿是很重要的。
 
    藏传佛教包括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它是一个完整的佛法体系。往生四因是显宗里讲的。密宗里讲的是三想破瓦法,也就是往生法,它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但是这里要求就更高了。“三想”里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修破瓦法的时候,要观想中脉。中脉相上是脉,但是体上是中观,就是空性,你要有空性的见解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能忽略基础。
 
    学佛人谁不念佛?谁不求生净土?但是主要是怎么念佛?怎么才能求生净土?你没有一定的戒定慧的功德,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往生吗?你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光念“吽嘛咪呗美吽、吽嘛咪呗美吽”能成就本尊吗?
 
    修净土也好,修禅也好,密宗也好,其实都一样,都要有基础,自己相续要成熟。你相续不成熟,根本没有基础,在那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一定能管用。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那是境界很高的。“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那是佛菩萨的境界啊!看破了、放下了,那就OK了。到了那个境界,修禅宗、密宗都行。
 
    什么是清净?我们现在心里烦恼稍微少了一些,粗大的烦恼没有了,这不叫清净。烦恼的根是我执和法执。根去掉了,烦恼才不会生起,你的相续才能彻底清净;根去不掉,烦恼是不可能灭尽的,相续也是不会清净的。
 
    若是烦恼的根没有去掉,佛法里也有对治烦恼的方法。比如布施的修法,它是对治贪心的;还有慈悲心的修法,是对治嗔恨心的。但这都是暂时能降伏一下,不能彻底去除。要彻底去除烦恼,就要去除我执我爱,就是人我执,法我执。去除我执,你才能彻底去除烦恼。你把根去掉了,它就没法再发芽、结果了。
 
    什么是平等?真正证悟空性,证悟大光明、大圆满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平等。大光明是处处清净平等,处处圆满,这是没有分别的。地狱和天堂一样,这个时候才有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这都是特别难的,一般人不可能达到这些境界。所以念佛要有念佛的方法,你要会念佛。
 
    什么叫佛?佛有法身佛和色身佛。佛讲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色身佛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法身佛是什么?法身佛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诸法的本性才是真正的佛。
 
    怎样去念佛?念佛念心,修心修行。念佛就要观察相续,修行就要调整心态、转变心态。你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改变自己的相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什么叫观察自己的相续?要以佛法观察自己的心。怎么改变心的相续?要以佛法去改变。佛法就像镜子一样,你拿镜子来照,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心之自性,你才能找到真正的佛。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的老母亲年纪很大了,让她学佛还是有点难度,我应该怎么做呢?
下一篇:每次都观修我都观修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做,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
 取舍因果如何把握分寸
 可以强迫其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因吃素而影响人际关系怎么办?
 普贤云供咒有什么功德?为什么要通过供养仪轨来做供养?
 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为什么?
 做早晚课的时候接电话有没有过失?
 居士往生后,金刚结、皈依证应如何处理?
 父亲病重的时候信佛,病好了又不信了,怎么办?
 依照地道界限来划分,菩提心分哪几种?
 观音法会期间,我念咒一天要分好几次念,那是不是每次都要念一遍修观音仪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的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10、五戒十善[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