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0
  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
  中国和印度,在佛教文化交流方面,有着深厚悠久的渊源。我国佛教的经论,都是依梵文本或巴利文本翻译过来的。我国佛教的各个宗派,都是依据梵文本翻译过来的经论建立起来的。这个事实,大家都承认。佛教不愧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印度高僧来华弘法,中国高僧西行求法,师资道合,亲如一家,从来不分畛域。佛教在中国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我们佛教徒,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外国人。
  我们玉佛寺,是禅宗丛林,我们是传禅宗的,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於梁普通年中(五二〇年—五二六年)到达南京,其後渡江到洛阳,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其後传法於慧可,为中国禅宗第二祖。达摩以前的禅宗祖师,从迦叶始,有二十八代,都是印度人。这就有力地证明印度禅学与中国禅宗的渊源关系。
  印度的大乘佛学,基本上有两大学派:一是以龙树,提婆为主的中观学派,二是以无著,天亲为主的瑜伽学派。而我国的禅宗可说是兼有两大学派之长。禅宗号称不立语言文字,其实,也要以经印心。达摩祖师就是以穴楞伽经移印心的。当时,中国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皆称“楞伽师”。所谓“印心”,是因为禅宗之旨,在於明心。什么是“心”?也就会有不同的解释,达摩用《楞伽经》印心,就是用《楞伽经》义来印证所说不谬。而《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正依经典,它瑜伽学派是同一系统的。经中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义,正是瑜伽学派的精髓。我国禅宗传至第六代慧能大师,他最初闭闻人诵《金刚经》有悟,後来他常教人诵《金刚经》,他说:“但诵《金刚经》,便得是性。”《金刚经》虽然篇幅个多。但却是《般若》部中的一部重要经典。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就是依据《般若》诸经而建立的,我国的禅宗门徒都要学习《金刚》、《楞伽》这两部经典,而这两部经典,恰恰综合了中观瑜伽两大派系的学说,这是我国佛教史上的胜事。
  我们常称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为字宗,无著,无亲的瑜伽学派为有宗。空宗主要说明宇宙万有,因缘所生,缘生无性,故名为空。有宗主要说明宇宙万有,唯心所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两种学说,自昔即立於相对地位,纵欲合而为一,亦有所不能。而我国的禅宗祖师竟能综合空有两大派系的毕说,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与伦比的,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的佛心宗—禅宗,这就不得不钦佩我国禅宗祖师的伟大创造力及其超人的智慧。我们後学,决心要与印度朋友们相互切磋琢磨,  一起学习研究,把我们祖先所创造发展的辉煌学说,进一步发扬起来,为推进世界文明建设,增益人类和平聿福,作出贡献!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协会 成立三十周年祝词
下一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溪禅之二
 港沪相通、佛教一家——欢送香港佛教访沪代表团
 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访问日本立正佼成会庭野日敬会长
 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上海玉佛寺震华上人塔铭
 重建崇明寿安寺记
 菩提达摩的生平和禅法
 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四法界
 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四节 《华严经》之别译
 应慈老法师纪念堂成立有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一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