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学与八正道(子实)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0

三学与八正道

子实
 
世尊所创立的佛教,既具宗教特性又具哲学特性。其宗教特性表现在它具有一整套细密完整的宗教义理和庄严完美的宗教仪轨;其哲学特性表现在既可与哲学共同讨论哲学范畴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哲学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佛法本身极具实践性,可以让人站在实践它的过程中敢于直面人类痛苦的总根源——无明。因此可以说,佛法所阐述的一切道理都可以用我们的身心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证验。如果一位学佛者(非是佛学研究者),在学佛过程中只注重学理论的提高和义理思辩能力的深入,而不力求佛法的实修实证,譬如进宝山而空手归来。

一、三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中的教派虽分为八宗(也有主张分为十宗的),且各宗在趣道方法上各有不同,但其行法(落实实践之法)不外都是以“戒、定、慧”三学所统摄。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或“增上三学”,它既统摄了佛法三乘的修学次第,又是佛法最基本的教义,三者之关系鼎立三足,缺一不可。

“戒”学,又称“增上(殊胜、增进)戒学”,梵语名“尸罗”、“毗奈耶”、“波罗提木叉”等不同的称呼。翻为华语可当“戒”或“律”讲,也可合称“戒律”。若分开来解释,则“尸罗”翻为“戒义”,一般可解释为防非止恶的意思,有时也可广通善恶而称“善戒”或“恶戒”;“毗奈那”翻为“律戒”,是相对于经藏、律藏而别称“教戒”的法——律藏;“波罗提木叉”翻为“别解脱”或“处处解脱”之义,即身口意等七支的过非、别别舍离的意思,也是一切戒条的总称。

有关“戒”的重要性,世尊曾在《佛遗教经》中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又说:“戒是无上菩提本。”从世尊谆谆的开示中可知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与尊贵,即在于佛教四众弟子们对戒律的尊重与遵守。这其中包涵了美德、语言和身行,是佛教四众弟子的行为准则。

戒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天乘法所持的“五戒”、“十善戒”等,声闻、缘觉乘法所持的“比丘、比丘尼戒”以及菩萨乘法所持的“三聚净戒”,其中的深浅差别是十分悬殊的,有些戒是纯粹宗教意义上的,有些则是包涵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中的“戒”,其功能与一个国家的法律有着相似之处,都有防非止恶的作用。不同之处则在于“戒”治人于心而法律治人于行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也可以看作是“戒”治于“心”的现实意义的体现。比如人们常说的“为人民服务”、“见义勇为”、“舍已为(救)人”等等口号,并不只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口号,确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体现这种内涵的过程就是实践“戒”的过程。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口号在没有得到实践之前,其作用只是唤醒埋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良知。因为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约束力,更不具备法律效力,它的实现,纯粹基于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以及道德水准的良莠与高低。它的实现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集体素质,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个体素质。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祥和、有秩;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相帮助都是这种素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

“定”学又称“心学”、“增上心学”、“增上定学”,意指坐禅修定,令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掉举。故其正义“定”为“心一境性”之义。梵语称为“三摩地”或“三昧”。“三摩地”在佛典中又被称为“正受”或“正心行处”,“等持”等。对于“定”学的重要性,世尊在《佛遗教经》中曾劝勉比丘:“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病,行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

从佛陀的这段开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志在解脱的修行者应当努力发展潜埋在人类性格中的善良的正确的思想。为此,需要在“定”学中努力修持。通过逐步的修学,就能抑制并支配心而不成为它的奴隶、受它的支配。在具备了这样的心理修养之后,自己就能自由而不受外境的影响,随着“定”的深入,终究有一天会得见真理之光,在因缘具足的时候——趋入涅槃。

如同“戒”一样,佛教中的“定”也有多种,有“四禅八定”、有“楞严大定”等等。它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则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的强弱。纷繁复杂、紧张喧嚣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最易出现的心理状态便是“焦虑”和“不安”。“焦虑”源自欲望的不断膨胀而难以满足、患得患失;“不安”源自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周遭人群的不了解。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几乎全部体现在人类生活的物质文明方面,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明方面却日渐匮乏,导致人群中的部分出现了信仰危机,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若是有良好的意志力(定力),则完全有能力应付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面的矛盾冲击,也才有能力缓释压力和化解矛盾。

“慧”学,又称“增上慧学”,通常是指通过观达真理而断惑证真的一种方法或修行人断惑证真后的解脱境界。它是佛教所独具的特质,也是佛教与哲学、与其它宗教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慧”体现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成是处世哲学的范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种种复杂的社会对应关系。比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家庭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等等。如果能够在相对差别极大的种种复杂的关系中游刃有余地轻松地扮演各种角色,即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

“戒、定、慧”三学的关系是“入我我入”的因果关系,亦即依“戒”而资“定”、依“定”而发“慧”、依“慧”而证理断惑,从而迈向解脱。反之,因“慧”的不断提升,既可使行人在实践“戒”的止持和作持等方面更加精严和在把握“戒”的深度内涵等方面更加精当,又可使行人在“定”的修习过程当中稳稳进步、善入善出。从现实生活的方面来看,佛教的道德范畴是广泛的,但其作用只有一个:就是人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换句话说,就是语言和行为的纯洁,佛教教义中规定的一切道德准则都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心的解脱。所以,“戒、定、慧”是人类“情感”和“理智”的混合体。佛陀为此目的而教导他的弟子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一切美好生活——道德圆满和精神解脱的唯一途径。

二、八正道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戒、定、慧”三学之“入我我入”的因果特性,从其总摄的“八正道”当中也可以看出。因此,“八正道”可以看作是“戒、定、慧”三学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对其实践内容的诠释也是通过“八正道”的修学来逐步完成的。

“八正道”即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的“正语、正业、正命”是佛教的行为准则,为“戒”所分摄;“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所分摄;“正见、正思惟”为“慧”所分摄。

“正语”之涵义有四,也即十善业中的“不妄语”(意即讲真实的语言而不撒谎骗人),“不两舌”(意即不搬弄是非),“不恶口”(意即不讲粗恶之语,也不用粗恶之语毁谤、漫骂他人),“不绮语”(意即不讲无意味的闲话或带有色情味道的语言)。“正业”之涵义有三,也即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杀害物命),“不偷盗”(意即不偷窃他人的财物,过诚实的生活,只取自己份内的所属,不剥夺他人的某种快乐享受),“不邪淫”(意即不淫欲、乱伦)。“正业”是人类的美德之一,一切众生的快乐,取决于他们拥有生命及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剥夺众生的生命,就等于剥夺众生所追求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极其残忍和无情的。“正命”是佛陀教导众生要保持生命的纯洁与神圣,要以“正业”(不损害他人的正当的工作和事业)来养活此生命,不从事非法和非道德的工作或获取不如法的利益来维持生命,使生命被污染不净。比如,不可以经营军械和杀伤武嚣、麻醉饮料和毒品作为谋生手段,也不可以屠宰动物为活命的手段。总之,就是要以合理合法的手段来获取合理合法的经济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正语、正业、正命”既是佛教的行为准则,又构成了佛教道德的伦理准则。

“正精进”即是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懈地努力。它的作用有四:防止、弃舍、修习和随护,又称四正勤。四正勤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它同时与“正念”和“正定”两种因素一同起作用。“正念”即是正确的心念,它可以维护一个人不偏离正确的道路而修习佛法。假若一个人缺乏“正念”,所修再多也无益处。一个人没有“正念”就不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众生,反之,因不能了知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来。“正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导致自他两利的一切善的与健康的行为的主要特点。没有“正念”就没有“正思惟”。“正念”和“正精进”的不断发展而引发“正定”,从而达到“制心一处”。“正定”,即“心一境性”(心不向外驰散),有初禅至灭尽定等多种。它的意义是通过修定,断除系缚,从而证得无上涅槃。获取正定的途径有二:一、止(三摩地):也即“入定”,“心一境性”,非不起念,而是保持在单一的定境之中;二、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诸法实相。修“止”只能暂伏烦恼而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对治的烦恼。此即古来大德提倡“止观双运”之意义所在。

“正见”是修道的第一因素。其意谓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而不只看到事物的现象,也即对“四圣谛”的正确知见、对宇宙的正确知见和对自己的如实了知。“八正道”的其它几个因素都要由“正见”来指导。因为“正见”可以保证与“正思惟”相应的思想。作为一种结果,思想和概念变得清楚和对身心有益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就被纳入良好的关系之中。由于“正见”舍弃有害或无益的努力,培养“正精进”,协助发展“正念”,而“正精进”和“正念”对经由“正见”的引导而引发“正定”。“正见”还可使协调的其它部分在良好的关系中默契地行动起来。获取“正见”的途径有两种:即从别人处听闻妙法和从别人处听闻妙法后如理思惟。一种是从外界直接获取的东西,一种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东西。“正思惟”是正见的结果,是如实看待事物本质的结果,它有如人的思想,是人的语言和行为的根源。从“正思惟”中体现出人类本有的出离思想、善意和不伤害或慈悲的心理,并能够断除一切罪恶根源的根本烦恼——贪、嗔、痴,依照的便是“正见”及其引发的“正思惟”。通过“正思惟”的循循修习,便可使人做到“正语”,从而去除一个人的谎言、谤言、恶语和绮语,成为一名意业和口业清净的修行人。人的思维能够玷污或纯洁人的自身,人的思惟塑造了人的品质、驾驭一个人的命运。善的思惟使一个人趋于高尚,恶的思惟导致一个人堕落。有时候,人的一个念头大到可以摧毁整个世界;有时候,人的一个念头又可以救活千百条人命,这些全赖思惟的作用。“正思惟”有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去除染思惟,另一方面发展净思惟 。其含义有三:(1)舍离世间之乐或自私,对治执着、自私和占有;(2)慈、善、仁爱 对治嗔、憎和恼根;(3)无害、悲悯对治残忍或无情。

从“三学”与“八正道”的概念、内涵以及宗教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上可以看出,“三学”是“八正道”的提纲,而“八正道”则是“三学”的诠释和拓展。“三学”是佛教表现在宗教意义上的理论架构,它是世尊为帮助弟子灭除烦恼、脱离苦海、取证涅槃的理论和方法;“八正道”则是将其外延到现实生活中,用来指导非信仰的人群,使其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使其成为一名生活的智者、生活的艺术家,它更是促使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以同步发展的最积极的因素。

禅刊 2000年度第五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今中国第一尼——隆莲法师(李豫川)
下一篇:穿越人生之旅——读《智慧之路》札记(海天)
 关于“爱见大悲”(奉心)
 鹅死代亡
 自念闻自性(大安)
 了解正法甚难(达摩难陀)
 宋代以后的三教一致论
 开悟在一时(来果禅师)
 观音菩萨的出家成道(菩提比丘)
 人生不可“无所畏”(刘清海)
 雕心(王福强)
 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