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返回 佛教与管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26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在古代中国,孔子强调“尽人事”,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西方的黑格尔认为,物质和教条创造和主导了现实;马克思则主张物质条件决定了人的思维和行为,但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却于物质有着非凡的能动反作用。虽然他们所言角度不同,但都突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人及其思维才是社会现实的主体,才是应当被关注的重点与核心。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并通过对人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又完全归于人自身,归于人的自我努力和内心的自我净化上。在这里,佛教把人及人心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而确立了人及其思维的中心地位。 

  现代的管理学进一步提升了人及其思维的重要性,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而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切理的生活实践的佛教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方式。由此可见,佛教对企业管理有着特殊的影响。

佛教应用于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道德政策。佛教对企业是一个指南,指导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佛教思想应用于企业,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理论,而需要在实践中总结与发展。 

[关键词] 佛教管理以人为本规则章程 

[目录] 

第三章结论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社会生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重要。人们已开始从古代思想家和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智慧,以期提升现代管理的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在中国,儒家、道家、道教、法家、墨家等等的管理思想一再被挖掘;在国外,有关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管理学也相继出现。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巨大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思想精深,内蕴丰富。而我又在藏区长大,自小接受佛教的影响,虽不是信仰,也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哲学看待。我觉得佛教的许多思想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佛教把任何人心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而且佛教寺院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

佛教思想与企业管理的共通点

佛教博大精深,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来生生不息。可以看出,佛教是一种讲求以人为本的宗教派别。一般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因此佛教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是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它可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在企业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佛教思想对企业管理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佛教管理与企业管理一样,都强调愿景,只有企业和员工的愿景一致时,企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佛教强调戒律,好比企业制度。

此外,在佛教中强调因、果、律,设置监督机构正是这一精髓的保证。佛家中有设立戒律院还有专门掌管戒律的法师,在企业中也应该存在相类的监督,保证企业运作能够沿着企业发展的轨道。 
佛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而异的“三因”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可鉴作用,企业用人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企业扩大发展则要因此而异制定发展战略。

有企业家觉得,释迦摩尼是最大的教育家也是最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从企业的角度看,寺庙是最大连锁店,所有的弟子都是虔诚的员工,有着相同的信仰、相同的服装甚至是相同的发型。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者,要以健康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和企业从事的行为准则才能让企业走向成功。

二、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了生死,求智慧”,从它的出发点上就把其定位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它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实现无生无灭的目的。

佛教通过对人之佛性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又完全归于人的自身,归于人的自我努力和内心的自我净化上,释迦牟尼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佛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著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佛教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在这里,佛教把人及人心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而确立了人及其思维的中心地位。

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企业管理有重要影响,下面就是佛教精神对企业管理积极意义所作的阐述:

佛教教义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佛教中佛与佛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释迦佛创立了僧团组织后,没有以领袖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僧团中的一员,与普通僧众一道,持钵乞食,赤足云游。佛陀之所以提倡众生平等,按佛经佛理所言,在于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本来平等一体。按现代组织论的原则是每个人在这个组织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组织中的分工不同。佛只存有大慈大悲之心,而绝无主宰支配众生的意图。而在佛教徒心目中,佛虽福慧双圆、神通广大、自在逍遥、至尊无上、功德无量,却毫无领导者、主宰者的威慑性,而是可亲可敬,可学可效的。在佛教中,佛与人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人人可以成佛,而在其他宗教中,人永远成不了上帝,只能是上帝的奴仆。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侍。企业的创立者并非绝对神圣,他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作为企业里最早为该企业寻找到生存和发展途径,并引导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角色。企业的各级领导者是各级团队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定义所属团队的目标,也有权利去否决他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在企业里互助观应取代领导观。除平等相待外,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权利,在企业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的观念。每位领导都是帮助员工成功的兄长和朋友,每位员工都希望成为领导以帮助更多的员工成功,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海尔提出了著名的“赛马场”策略,使海尔的每位员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尔的诸多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为海尔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佛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而异。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著时空的不同而设教。

中国传统寺院就非常重视根据各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合理分工,重视人事的和谐与分工合作。依个人的性各、能力和专长担任各项职务,如:
当家住持人才:具有常住观念、忠诚、发心、有立场者,有承上启下能力、有见识者,德学威仪俱全、唱诵法器可为表率者,口才说法有能力者。
待客人才:言谈举止威仪大方者,社会常识丰富者,有社会性、亲和力、勤劳、主动,对本山宗风精神透彻了解者。
文教人才:在文化方面,甘于寂寞淡泊,说理清晰,能深研义理,不好攀缘名利者。教育方面,思想纯正,能承先启后,言论不违反常住宗风,不制造事端,会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热心教学,每年都有作品发表者。

   在这点上,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强调经营人心。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上,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等环节上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因人而异,根据每名员工的能力、性格特点,选拔、培养适合的人,并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并针对每人、每岗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激励手段,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双赢。

3、人性本善

在佛教看来,人就是人,人性本净,但由于受无明之覆,贪、嗔、痴三毒之染,再加上外缘之攀援,才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欲求。佛教对人欲求的产生分析是详尽且合理的,并且佛教认为这些欲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可以对治与去除的。

佛教的善恶观是绝对的善恶观,并附有因果报应说。佛教认为,一、善恶是从心里滋生出来的,人心的本性无善无恶,因一时的念头所引起的真妄及其衍生的善恶均没有实性。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去妄存真、弃恶从善是有内在根据的。三、善恶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任何理由或借某种名义,可以行恶而以之为荣。在佛教那里,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征服所谓蛮族,也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屠杀异教徒。善恶是自明的,永远不可能由人自己去做论释。四、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轮回中,是上升还是堕落,取决于人自身。总之,以绝对善恶观为核心的劝善止恶是佛教的又一特质和基本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佛教的人性本善论和弃恶从善有以下意义:一、员工本质没有好坏之分,本性没有善恶之分,当他行善时便是行善了,当他行恶时便是行恶了。因此在建设和宣导企业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员工从善的根基,并引导员工主动弃恶。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对于曾经违反过企业法规的员工不是简单摈弃,而是努力帮助教化。对于曾经为企业带来过利益的员工不能盲目信赖,松懈对其管理。同时,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善恶行为现象,从企业文化自身去寻找根源,对于能够带来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发扬,对于能够带来不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抛弃。在企业里应包含更多的宽容精神和引导观念。三、员工出现违反企业规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就受到处罚或谴责。同时在企业里不能攻击和蔑视其他企业即便是竞争对手,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应树立起自觉与所处行业友善相处的精神。四、企业应完善奖罚的道德和制度体系,让因果报应说在企业文化中有全新的意义。

佛教作为宗教希望寻求的是人的终极归宿,但是佛教却不是一种盲目信仰的宗教。佛教强调发挥人本身具有的智慧,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洞彻声色,证悟真如。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认为其所认知或了悟的是客观的真理。佛祖不是真理的创造者,只不过是真理的发现者。佛对自己所说的道理,绝不强迫弟子们接受,他鼓励他们怀疑发问。一直到他八十岁在婆罗双树间即将临终时,仍然谆谆地教诲,一再地垂询弟子们还有没有疑问。佛说:大疑才有大悟,小疑只有小悟,不疑就永远不悟。佛教准许以及鼓励教徒对教主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发问,进而深入探讨。所以佛教更强调“以法为师”。佛教所崇拜的是“真知”,而不是佛祖,由此禅宗才敢于唾佛骂祖。佛教如此重智尚真,因而也就崇重理性和实证,佛教徒常会不自觉地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3M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主观创造能力,设立了自己的诺贝尔奖——金步奖,在IBM一些富有成果的工程师拿着和总裁一样高的薪水,这些都是企业为了鼓励主观能动性而采取的措施。在企业文化里应明确一点,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管理制度方面永远没有完全了悟其所有真谛,到达终级目标,还有许多本来就存在的资源和潜力没有被我们利用和挖掘,以此来激励企业员工借助自己的智慧不断探求和接近各自工作领域的真理。对于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内的权威,也要感于去质问和挑战。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修补。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挑战,是企业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

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佛教的自力拯救不只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佛经说:“惟行菩萨行者得成佛,其修独觉禅者永不得成佛”。佛理说佛与众生同出一源,本为一体,岂可有一独悟而众生迷。所以佛教根本上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个人的努力并引导众生的共同努力基础上。自度度他、自济济人,或说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自求得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组织目的就是赢利,但并不表明企业以赢利为唯一目的和准则。其一,企业可以通过其用以获利的产品来给别人带来思想、身体上的解脱,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都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企业经营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其二,企业通过赢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金蝶“发展软件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还是商务通“科技让人更轻松”的温情关怀,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以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佛教向人们描述了万物的结构,分析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让人们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教给人们去清醒地认识它们的方法与途径。佛教强调此岸与彼岸、现象与本体、全体与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长短,隐显、成坏等等对立与差別之间都是相通互融的。禅宗主张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间即出世间、烦恼即菩提、迷即悟、生死即涅槃等也是一种圆融无碍的思想。这些辩证法思想不仅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法,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认识整个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佛教的圆融观认为万法容于一心,故万法相容无碍,一与多、总与別、成与坏相依赖而存在,故二者之间相互容含,一体无別。虽然二者所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的,但是佛教的圆融无碍观作为一种观点、一种方法、一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辩证的思辨智慧,而且体現了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而通之的精神,在当今矛盾重重多极化的社会里,仍然需要这种辩正智慧和精神境界。圆融是学佛之人的一种境界,功德圆满,成就人生;是一种处世态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贯通。这里的圆融并非奸诈狡猾,而是提倡一种“方而不怪,圆而不滑”的处世原则。

佛教很重视群我的关系,所以有六和僧团、百丈清规等共住规约的设立,丛林寺院管理的原则,重视自我发心、自我检讨、自我规束,其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和合的僧团,使正法得以久住。

在企业管理中,圆融同样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公司的战略和政策方针确定后,实现战略的关键在于执行,但在实际执行战略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会经常遇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用圆融无碍的辩证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灵活执行战略和方针政策,不能僵化顽固。否则很难将公司的战略得以彻底地贯彻和执行。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也要用圆融无碍的思想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在团队中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配合,融合贯通的合作精神,使团队的执行力发挥出最佳效能。

(二)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

1、诸行无常

  佛教向我们揭示了“诸行无常”这一永恒发展变化的规律。“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无常”是这句话的中心,“无常”的意思讲的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无止境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观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在佛教看来,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论内部还是外部、不论宏观还是微观、不论近处还是远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无物不变、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对于企业来讲,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着,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小环境在变化、大环境也在变化。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就要有海尔总裁张瑞敏的那种感觉“每天我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有战战兢兢地为生存和发展努力,不断努力适应外界和内部的变化才能塑造出百年的企业和世界级的企业。

佛教讲“诸法无我”,“诸法”是指世间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内部,“无我”即是无自性,无自己的特征。它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天地宇宙包罗万象的一切东西,其演化与运行遵循着自有的诸多大法,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法有的至深至奥,有的至简至明,有的亘古不变,有的应运生灭。但无论怎样变化,万物都不可能脱离大法。

佛教强调要达到“合于诸法”,就必须首先进入“无我”,因为“无我”而“法现”,因为“有我”则“蔽法”。强调“无我利他。普济众生”。古人云“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也就是说,心中破了“我相”,方能治理国事、世事,要知道自己是否达到“无我”的境地,就要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已经利益众生和他人了。

“无我”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和大智慧,企业管理也应运用这种“无我”的大智慧、大境界角度。一方面从企业的营销管理看,现实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应探究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从而设定我们的战略方法和战术手段,而不能主观地臆断和盲目决策。比如一个产品能否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关键在于这一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即他人的消费需要,适应他人的消费心理,应以“顾客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以产品为中心”,只关注这个产品能否满足自身的理想需求,“闭门造车”的产品是不可能被市场所接纳的。

另一方面,在企业外与客户和消费者的沟通、在企业内上级和下级、平级间的沟通中,同样应以对方为中心。放下“自我”,去掉“我执”,在沟通中体现众生平等,要以感恩的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上级、下级或平级,去掉我,体现“无我”的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心存“无我”的心态,才有“利他”的结果,才能使客户在接受我们产品的同时,接受我们和我们的公司,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精诚合作的氛围。

(三)佛教僧团的管理

佛教对僧团队伍的管理揭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

作为传承二千年的佛教,佛教僧团队伍作为一个组织能历千年而不衰,经数代而不竭,这与佛教用清规戒律管理佛门弟子以及它组织完备的寺庙制度有关。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它向它的成员传达了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标,指出只有按照“众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并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有严格和详尽的规定。另外寺庙也有严格的组织机构,在方丈之下有24个序职、24个列职、24个杂职,一般寺庙设有4大堂口、8大职事。纪律严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种严密完备的组织方式及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了佛教历经千年流传到今而不衰落。

   从佛教的组织和管理中,作为现代企业可以得到启发:必须明确高尚的企业目标,必须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职务说明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制度来管理企业员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制度的建立不是摆花架子,还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对任何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要严格惩戒,不能姑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寻、有的放矢,并以此建立责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有质量的工作成果,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结论

与传统管理学一样,佛教管理学同样强调了人的中心地位。在传统管理学中管理学家们总是从对人性的分析入手,进行一种“人性假设”,如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管理学理论建立的基础。他们的假设都对人进行了某种抽象,片面地强调了人的共性,忽略了人的个性,强调了人的外在表现,而未对人之所以如此未作深究。它们随社会的发展必然显露出其不足,这从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到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假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和理论的发展与替代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一点。这也显示出传统管理理论的不完善。

佛教对人及其本性作了如实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拓宽与发展了传统管理学。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佛教对人作了细致而真实的分析。在佛教看来,人就是人,人性本净,但由于受无明之覆,贪、嗔、痴三毒之染,再加上外缘之攀援,才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欲求。佛教对人欲的产生的分析是详尽且合理的,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论述。并且佛教认为这些欲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可以对治与去除的。这样,佛教把人在人性假设中被剥夺的一些东西归还给人,将人具体化、实在化。同时由于佛教不但分析了人的外在表征,而且探究了之所以如此的内在根源及其发展趋向。

第二,管理不仅是一种控制,更应该作为一种教化或教育。佛教强调的是人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它试图把通过法治、经济等手段对人的外在控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控制。因而佛教使管理的重心落在了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领域,进一步提升了人的自主意识。

第三,佛教进一步强调了人自身的力量,相信人自己有力量、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并可以通过自心的变化,改变其工作、生活的组织与环境。

第四,佛教在人行为方式和问题的解决方面,强调的是人的内在悟性和中庸;在具体行为的外在表现上强调合作。因而在其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方面更能统筹兼顾,避免偏颇和极端。

第五,佛教在各种关系的协调上更注重于平等与和谐。它把一切存在物提升到与人同等的地位,从面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和市场的平衡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佛教把道德因素引入管理,将佛教思想尤其是其思维方式引入管理理念和实践。它不但有利于管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且在管理实践中,也会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


{返回 佛教与管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家与管理
下一篇:佛教与企业文化(释明生)
 浅谈佛教与企业管理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宽运法师)
 佛教对企业创新的原动力(道然法师)
 透过佛教看管理(王武钢)
 试议管理学与宗教学之联系(方兰)
 李嘉诚给儿子的财富真经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星云大师)
 以「三摩钵提」探讨企业管理(萧百峰)
 佛法与企业实战管理
 学佛与企业管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过年的收获[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佛教入门 四十二·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栏目:佛教入门]
 香港法律规定,往生要立刻送太平间,请问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心态影响后代[栏目:仁焕法师]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四)[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加拿大维多利亚公园[栏目:哼哈一如说]
 僧人的品德 Characteristic of a Monk[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三)[栏目:宽运法师]
 离别师友只身赴台[栏目:演培法师]
 十七届:在传灯法会上的开示(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