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忧便是佛(蒋谱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3

无忧便是佛

蒋谱成
 
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年轻时的生活经历便有了回忆、留恋和向往,向往那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往那种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的日子。一次,我在书中看到一弟子问佛祖:“什么是佛?”

佛祖回答:“无忧是佛。”

我突然明白,我年轻时思想单纯,整天无忧无虑地生活,那就是佛的生活,那种日子就是佛的日子。想想确实如此,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忧郁、恐惧,充满着欢喜、宁静、慈悲、善良,那么我们就是佛。

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要众生做,众生本是佛。佛性本来现成,每个人都是天真佛,但大家对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认识,不承认,还时时处处刻意寻求,或者故意装饰,反而扭曲了本来面目。

有学僧问法眼文益禅师:“什么是各位佛祖的佛法?”

法眼文益禅师:“你自己也有。”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你还问谁呢?”

学僧又问:“什么是佛祖成佛的秘诀呢?”

法眼文益禅师:“全在自己领会。”

学僧还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张三李四。”

我们都可以是佛,佛即是我。但并非如此简单,无忧才是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无忧呢?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正做到无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的得失、进退、是非、成败,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生活中发生,而我们又常常执著,烦恼就从这妄想执著中产生。妄想执著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而分别完全是我们的主观计度,本来没有的事,一分别,一计度,就有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也就来了。我们只有以智慧对所发生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解脱这些烦恼与忧愁。

首先要常见己过:人因不觉而迷,因迷而执,因执而生是非、烦恼、忧愁。孟子曰:“行有不得,返求诸己。”即在反省中净化和升华自己,不断使自己蜕变,加强修养和改造,以减少烦恼或消除烦恼。而揭人之短护己之过又是人们的通病,因此常常产生烦恼,忧愁不断。我们需要有自我批评精神,自我批评需要勇气,还要有一个正确认识自己的境界。常见己过,自我批评,才不怨天尤人、责怪他人,招惹烦恼;才能看清自己的烦恼,并能化解烦恼,向前迈进。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即是慈悲、善良、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既能容忍别人,也能忍辱负重。感恩自己所结识的善缘,包容自己所结识的恶缘,恶缘善了,当下自在,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要自己有宽容的心,首先得能忍,能忍饥忍饿,忍热忍寒,忍是忍非,忍常人所不忍。做到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要用禅智慧对待生活:该放下的要放下,该舍的要舍掉,戒除贪、嗔、痴,管住自己的嘴、眼、手。真正做到灵光独耀,心地朗然,行所言,言所行,保持一颗平常心,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圣无凡,烦恼何有,欢喜自来。

无忧便是佛,即心中无碍,脚下无绊,任运自在,虽说的容易做的难,但在实际的生活,也只是一个心态问题,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生活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状况。因为佛在各自的心中,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有心,佛便随处可见。《传家宝》载:

安徽太和青年杨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后有感人生无常,于是立志学佛。为了访求名师,特地辞别母亲,前往四川参谒无际禅师。当见到无际禅师时,禅师问:“你从哪里来?来这里做什么?”

杨黼回答:“我从安徽来,来这里亲近您这位再来的菩萨。”

禅师说:“见菩萨,哪如见佛?”

杨黼:“我也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

禅师说:“想见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夜晚投宿时,有个披衾倒履为你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佛。”

杨黼听从无际禅师的话,于是踏上了回家之路。一路上,每晚投宿时,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都没有见到禅师所说的佛。当他在一个深夜拖着疲倦、满是尘土的身子终于回到了家,敲响了家门,呼唤着母亲。

这时,思儿心切的母亲正夜更难眠,听到儿子的呼声,来不及穿衣服,顺手扯过被子披在身上,也顾不上鞋子的正反,拖着鞋子匆匆忙忙地赶来开门。

看到眼前母亲的样子,无际禅师的话语响在耳边,杨黼突然明白:母亲就是佛!立即跪拜在母亲面前。

母亲是佛,我们身边的人是佛,即使他暂时不是佛,但他以后可以成佛。只要我们有一颗佛的慈悲、善良的心,奉献的心,我们就能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任运无碍。佛是我们,我们是佛。 
 
禅刊 2012年度第三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清净解脱之道(张福顺)
下一篇:习惯(晨风)
 破相论(达摩)
 文殊菩萨十大愿是我们的榜样(林克智)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正信)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竺摩)
 佛教对「临终关怀」有些什么见解与做法?(星云大师)
 开悟在一时(来果禅师)
 慈悲与爱的异同(陈星桥)
 哪些人应当学佛(许魏文)
 中日禅学研讨会日本学者论文述要
 月到中秋(净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平常禅 第二部 转化情绪烦扰的方法 第八章 如何转化愤怒 重塑情绪经验三部曲[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如果轮回学说真的成立,为什么人会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活佛无心 遭来横祸[栏目:金山活佛]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五)灵通妙用 4.无为大用[栏目:善祥法师]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七[栏目:南亭法师]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栏目:慈法法师]
 大本《长阿含经》[栏目:陈士强教授]
 佛法是对治众生的毛病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栏目:小义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