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禅一定要诚心(世明)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7

学禅一定要诚心

世明
 
学禅一刻都不能离开至诚。阅读禅文字要有所悟需要至诚求道;明了自性以后,要“自净其意”,要自利利他,更需要至诚向道。

参悟禅理不能没有一颗单纯的心。如果学禅仅仅是觉得好奇,似乎觉得禅里面包含着什么高妙的东西。觉得学了禅以后,说得几句禅话,便很了不起,这样还不如没有学。因为那时禅还是禅,并没有与自己的心沟通起来,这样不仅没有使自己的心越来越纯净,反而使自己生起骄慢,使原本的心上又多覆上一层障碍。所以学禅应该有一颗赤诚的心,要摆脱一切名利的想法,一切自私的想法。因为禅假如说是心的话,它是原本的心,无私的心,无上慈悲的心,没有障碍的心。学禅还应有一颗真正向上的心,即真正希望摆脱烦恼、无常,了脱生死,真正希望不断纯洁的心。不如此,虽曰学禅,则自心仍然无明,禅永远是自心之外不可企及的空中楼阁。所以说学禅不可以不诚心。诚心才知道用心,才知道用自己的心去体悟善知识于禅说了什么,而不会注重他们怎么说;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观察事事物物,不断发展自己的智慧。

学禅能够明心,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这并不够。历来大善知识都告诫学人,开悟并不等于修行成功,修行没有止境。因而开悟后仍要诚心。有的人学禅明了本心后,没有信心直下承当,又丢了本心去学许多的法门,追求神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晓得应发心利益众生。有的人明了本心以后,不能痛切革除自己的无明习气,自己在那里打架,一方面知道自已在受苦,应该放下,另一方面却无力解脱,向习气投降,甘于轮回。这些都是没有诚心修行的缘故。一个悟自性的人,应该说是个明白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本来面目。果为此,他便该直下承当,便当全身心归依自性怫,诚心念自性佛、拜目性怫,求自家的宝藏,何苦“抛家散走”,往他家觅消息呢?比如说一念不生时了了分明的心是原本的心,便当于自私心起时,即时醒觉皈依自性,于修行中不断反省自心障碍的根源,下狠心铲除。一个不懂得时时反省自己,却在说平常心是道的人,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明白的修行人,也许自己无意中沾染上了的坏习气还不知道呢?

我是一个修行路上常走弯路的人,虽参禅理,仍常为情感左右。还好,佛菩萨没有抛弃我,让我即时醒转,于是知道诚心的可贵,写出这一篇文字来,愿请同修至诚向上,共同祈愿多灾多难的地球和平、吉祥!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与参禅(萧明旭)
下一篇:大德昭千古——赵州柏林寺人物录(刘连辰)
 梵刹钟鼓(明觉)
 拾取自家宝藏
 以因缘因果为依据的佛教道德观(马明博)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竹山秀)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常任侠)
 对佛教振兴之展望(璞田)
 呆若木鸡的佛教徒(庐月居士)
 方便开示(虚云)
 学佛之路(华影法师)
 龙王和他的女儿(达摩难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诚信2-觉姆成就[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解读《金刚经》第十五讲[栏目:佛光法师]
 印光大师临终示病,给我们什么启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1.水上泡[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四节 华严宗[栏目:冯达庵居士]
 No Ajahn Chah《028》[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禅修开示 法念处 四、七觉支[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金刚经》要解[栏目: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