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维摩诘经序》研究(能阐)
 
{返回 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9

《维摩诘经序》研究

能阐

尝闻至宝美鎏,多藏于深岩;明珠罕钰,恒出于幽险。而以为野外无宝,惟在市以求,岂知天下之文章,俱乎出世之佛教哉?余观僧肇大师《维摩诘经序》,始一览焉,千载幽涧,若云开而日现;百年陈胸,初一窥而尽涤。妙翰神驰,俱笼笔端,汪洋浩荡,畏通幽玄。其运三坟五典之语,九流百家之言,犹青出于蓝,卓然莫能状也矣。然此文多谈出世之理,妙旨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苟欲窥其玄门,领其密旨,当从“篇法”“章法”“句法”“字法”等入,余虽未得其巧,敢腼然而抠之,以示文癖君子而同览焉。

(一)篇法  是序以“不思议”为宗旨,因经内所说皆不可思议,故首句以“不思议”笼罩全篇,是为总起法。而下文皆本此义,影射而显此经穷微、尽化、妙绝,种种不思议之迹,是为顺承说明法。然书之由来,必始于人,所以最后出其译人,以示不思议非常之经,必待非常之译人,以经之贵,显人亦高也,是为正艺点结法。此固为序文之常轨,然他者未有如是之逸也。

(二)章法  全文分四大段:(1)自首句至“绝妙之称也”,是一长笔,摄尽全经大旨,是为总赅法。(2)至“不思议也”,是为顺叙破题法。(3)自“何则”至“于我无为”,而述四笔,以不思议,生起成用之理,尽而名矣。“何则”一问,是为承上启下法,颇见跃动活泼。(4)自“而惑”下四句至“神域哉”,总结一笔,是为断案法。

第二大段,自“群生长寝”至“标以为名焉”。其中可分三小段,连三笔引不思议之本,之迹,之异同,是为连笔紧承法。

第三大段,从“大秦天王”至“显然矣”。其中可分三小段:(1)赞国主发起之因缘,至“运通有在”也。(2)叙时及译人,至“重译正本”。(3)赞什师才之高雅。是为分层叙起法。

第四段,自“余以闇短”,以迄最末,是为自谦叙述法。全篇文辞峻拔,犹如惊涛骇浪,起伏迭生,卷舒自如,委婉潇洒,叹为观止矣。

(三) 句法  “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是为说明句法。“岂可以形言权智”是为回应句法,自“大秦天王”至“栖神之宅”,其中四短句,二长句,为错句法。而恨“支竺”句,为推进一层句法。

(四) 字法  “而惑”下,睹、观、觌、见为呆字换用法。“群生长寝”,“寑”字代“迷”字,甚雅。“俊神玄心”为换变法,约而诣,婉而彰,出人意外。“闇短”、“参玄”等,均平凡之人所出。至于此内典故,亦非堆砌。如“三空”“二乘”“法身”等等,均为代语,运用成语,渲染卓荦伟壮。

复次,对于文内隽俏、典雅、幽默、玄哲、风格等等,须常夕讽咏,始能会其妙。苟一旦契其理,得其运,则超凡有余,蓬莱可待,其裨益修行,非宝珠可喻也。

——原载1944年《佛学月刊》第三卷九、十合期


{返回 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论《维摩诘经》对魏晋士人的影响(果信)
下一篇:谈锡永上师谈维摩诘经和大圆满法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孙尚勇)
 《维摩诘所说经》思想要旨述略(释戒斌)
 谈锡永上师谈维摩诘经和大圆满法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东初法师)
 《维摩诘经》中的成语(朱瑞玟)
 《维摩诘经》与中国文人、文学、艺术(王志楣)
 王安石与《维摩诘经》(刘洋)
 《维摩诘经》思想对《坛经》思想之影响(金尧炫)
 魏晋维摩诘说及其艺术精神解析(高金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宁入涅槃 终不说法[栏目:传喜法师]
 憬兴禅师骑马入宫[栏目:菩萨应化篇]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受了五戒后自己交得不能守能舍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三藏经典的结集[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不是佛法错,是你自己学错[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超越两边[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求生极乐世界是“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吗?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有前途的人[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生命之舟 何须烦忧[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