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课记录·9月08日
宗性法师主讲
小布丁 记录
大家都知道,《金刚经》在佛教界非常地受欢迎。由于它文字的流畅,语言的朴实,大家很容易读,朗朗上口,并且它的义理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非常有指导意义,深受教内外信众的普遍欢迎。所以,在讲《金刚经》之前,我们要谈一谈这部经的重要性。
从佛教史上,特别是从中国的禅宗史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禅宗从达摩祖师以来(当然,在达摩祖师来以前也有禅法的流传...)所传授的禅法与以前所传授的禅法相比在风格上、方法上发生了些变化。从达摩以后,一直传下来,到二祖慧可,到三祖僧灿,四祖道信,到五祖弘忍,他们基本上都继承了达摩祖师传授禅法的风格。可是,到了六祖慧能的时候,禅宗的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形式上看,过去的禅宗(从达摩到弘忍)的印心采用《楞伽经》,可是从五祖弘忍传给六祖慧能的时候却采用了《金刚经》。我想呢,这个改变不是偶然的,因为佛法讲啊,凡事讲因缘。一切法的产生,世间法有世间法的因缘,佛法有佛法的因缘。从五祖弘忍到六祖,传法上,从《楞伽经》到《金刚经》也是有一定因缘的。从禅宗史上看,特别是从四祖道信有这个倾向。
我们怎么知道的呢?在敦煌文献里面,有一个文献,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这是道信法师传授禅法的一个记载,是一个文本,后来叫做语录。这个里面谈到,道信法师曾经到湖北传法,在行脚途中,遇到一群盗人和城民闹矛盾象要农民起义,水也断了,粮也断了。城民的生活遇到困难大家都去请教道信法师问他怎么办。他告诉大家不要慌,大家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传说啊,那个时候天空出现奇异的现象,所谓的护法,龙天,天神都来帮忙,盗贼吓跑了,城民得救了。这个记载与现在所谓的科学的考据觉得好象是个历史传说,好象不真实。可是,我觉得是个真实的记录。这说明,在四祖道信的时候,在传法上有所改变,有所转向,就是重视般若,重视智慧。弘忍大师在教导学徒的时候也采用《金刚经》的办法。
我们知道,在六祖坛经里记载,六祖没有什么文化,但按现在的考证,六祖有文化,综合来看,六祖没有一点文化,是不现实的,还是有一定的文化的,只是不是太高。六祖在青年的时候靠打柴为生,有一天。遇到有个居士在诵金刚经,当诵到“应无所住而生起心”的时候,六祖听到觉得非常好,就去问他,“这是诵的什么经呢?”居士说:“是《金刚经》。”六祖:“经是哪里来呢?”居士:“是湖北有个弘忍法师,他教导我们诵《金刚经》的,所以我去请的。”六祖很诚恳,他说那我也要学。居士说,那你得到湖北找弘忍法师请教。从这里我们看到,五祖不仅仅是在教导六祖的时候用了《金刚经》,在平时接引弟子的时候,教导禅法的时候,都采用金刚经了。那么,五祖的这个传承从哪里来?没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那么,追溯起来,五祖的这个传承是从道信法师开始的。从道信法师开始已经重视般若。所以,不是突然的事。从六祖正式地把金刚经作为印心的经典,从此,中国的禅宗在传播禅法的形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前面五代传授的特点,他们居无定所,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没有固定的传法基地,这样,就没有强大的僧团,没有凝聚力,这样传法就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看到,从达摩祖师到五祖弘忍都是单传。到了五祖以下就有了变化,特别是六祖以后,一下子,传法从南方到北方,从北方到南方,开始遍地开花。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个人的行为变成了大众的行为,再说得明白一点,从过去的个人的修持到大众的修持的转变。这是划时代的。
所以,六祖大师对整个传法的形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为什么我们说是形式上变化了,而非传播的思想内容?因为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禅宗,就说“禅宗是彻底中国化的佛教”。好象是中国的,已经彻底本土化民族化了,与印度佛教没有关系了,好象已与佛法割断了。后来我一直研究,得出一个个人的看法:对于中国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完全正确。我们知道,中国禅宗有两大精髓:一是佛性思想:自己觉悟,自己修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不增不减的佛性,只是因为个人智慧的不够,让无明所遮,所以还是凡夫。所以禅宗里最重要的思想是:每个人都有佛性,有佛性的都可以成佛。所以,禅宗提倡:自觉、自度、自悟。这个是禅宗里最核心的思想理论。二是般若思想。 为什么这么讲呢?从菩提达摩开始就有这个倾向了。哪里可以表现呢?达摩祖师从广州登陆以后,达到南京,由于与梁武帝的对答不投机,就渡江到河南,由此有了慧可法师的断臂公案...二祖慧可说:弟子心不安,妄想多,请祖师给我安心。菩提达摩讲:“将心来吾于汝安。”慧可回答:“觅心了不可得。”菩提达摩讲:“吾为汝安心已。”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东西:第一、精神上讲,心不可得。第二、空性法上讲,缘起缘灭,无自性,空性。从道信,到弘忍,到慧能都体现这个思想,只是不太明显。后来表现最突出的是:呵斥骂祖。从空性上讲,一切都了不可得,这即般若思想。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你我都是凡夫啊,凡夫尚没有证得第一义,没有证得般若的思想,那么呵斥骂祖就是烦恼。所以本着性空的思想,禅宗的思想。
整个禅宗贯穿这两大思想:佛性思想和般若思想。而这两个思想从哪里来呢?从佛法中来,从印度佛教来,所以,中国的禅宗在思想上与印度佛教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么讲?中国有佛性思想吗?中国有般若思想吗?没有。那么,为什么说禅宗又是中国化的佛教呢?恐怕这个话不太全面。因为,中国禅宗的理论体系:佛性思想和般若思想在整个大乘佛教里都是有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讲有一定道理。就是说,禅宗的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印度佛教的理论体系,但传播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从六祖那里,把传播的形式从个人到大众化。把僧人的修持转化为现实的生活化。六祖大师的改善从哪里来的?从《金刚经》里来的。所以,六祖才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个理论就是从《金刚经》里来的。所以说,六祖的传法在整个禅宗史上是个革命,是在传播形式上的革新。六祖以后,这个变化非常明显。禅堂,清规,印度有吗?没有。这些东西,只有中国才有。为什么?因为佛法的传播是契理契机的。禅法的传播也是要契理契机的。佛性思想,般若的思想,不抛弃,这是契理;而传播形式,根据时代,根据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的改变,是契机。这个局面的改变,就是大众化了,中国化了。
这个思想的体现,《金刚经》里是一致的。比如《金刚经》里第一品的描述佛陀的,都是很生活的记载。可是,要知道就是在生活化里,你会体会到佛法的奥妙,你会领悟到佛法的精髓。所以,六祖在金刚经上得到这个好处,所以,把原来的个体转化成大众化。可以说,《金刚经》在禅宗史上的地位是整个中国禅宗奠基性的经典,非常之重要。后来很多禅宗祖师大德,都很重视金刚经。如果有兴趣,查一下语录,可以看到,很多都是提倡《金刚经》的。例如,唐代,有个姓周的人,一辈子读金刚经,作注解,非常得意。过去的注解很多,一打挑子,找人较量,结果,当时交通不发达,半路上歇脚,有个凉亭,遇上个老太太,想买点东西来吃。老太太问他,你挑的什么东西啊?这么辛苦啊?他说,我挑的《金刚经》和我对其的注解。老太太说:“那我考你一个问题,若答上来,免费吃,否则,拿钱也不给。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现在吃点心,是哪一个心呢?”他答不上来,很气愤,就把《金刚经》烧了。后来,拜龙潭法师学佛,最后开悟了。我们得到的启发,光是用语言是不够的,《金刚经》是很接近生接近生活的,从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金刚经》在禅宗史上的位置很重要。所以,大家能够把《金刚经》吃透,能指导你的生活、行为、行动。那么,你的生活一定是智慧的生活,你的行为一定是智慧的行为,你的行动一定是智慧的行动。
好了,我们在讲正文以前,强调一下《金刚经》的重要,可以说,如果你把金刚经的精神领会到家了,“成佛有余”。这里啊,自信很重要。看看六祖多有自信啊。五祖问他:“你干什么来的?”六祖回答:“成佛!”多大的自信心啊。这,是成佛的关键。
一、序讲——讲课的原则和方法,
1、对生活的感悟,大众化的语言。
2、微言大义,个别所提。
1、对生活的感悟,大众化的语言
为什么要提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佛法,从佛陀创办佛教以来,两千五百年,传播的历程非常的艰辛。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面临很多的困难,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文化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对佛教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比如,现在我们学佛,听到很多:“师傅啊,学佛很不容易啊,文言文,我看不懂啊”。这是文字的障碍。对学佛的人带来很多的不方便。另外,世界一体化,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多元化的文化,文化是这样,宗教也是这样。宗教之间也是平等。宗教的传播面临很多的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并且我们现在还有问题。比如,问,“听没有听经呢?”“听,可是听不懂。”这是语言的障碍。佛教,从汉代传到中国来以后,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一段,文化传统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的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乃至佛教的文化进来后,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发生变化。中华民族里有一个很特别的信仰习惯。“举头三尺有神明”啊,有时候人们不太相信,觉得可有可无,有时人们又觉得不信又不行。这就是我们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教。”就这么个心态。虽然儒家里不太这么讲,孔子讲:不知生,焉知死?可见他们也注重生命永恒的问题。
可是,到五四运动后,特别是解放后,整个文化传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面西方的文化都进来了。佛法的传播就发生了问题。以前,祖师大德,经典注释也好,全是按照传统文化的路线来做的。所以我们今天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给我们今天学佛的人就带来了文字上,文化上和语言上的障碍。所以,大家产生”听不懂“的困惑。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师父啊,我听的时候欢喜,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发菩提心,应该去奉献,觉悟),在你讲的时候没有问题,可是,回到生活中的时候就不行了,还是有烦恼。”这个,就对讲法的人有一个要求:生活的体验,自己被感动了以后,才能感动别人。所以,我们提倡:“为了佛法,关照生活”。佛法就是关照生活的,让你生活得自在,安详,喜悦,快乐。
所以,我们讲经有个原则,一方面要大众化,要克服语言和文字障碍。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活在不同的阶层,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语言。工人阶层的人有工人的语言,生活在乡村的人有乡村人的语言,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语言。所以,我们要把传统佛法的精神吃透,用大众化的语言,用不同阶层的语言来转述佛法,让不同阶层的人,分享到佛法的喜悦,佛陀的法喜。另一方面,我们要本着一个生活化的原则。要避免与实际生活脱节。这个“佛”啊,对不同的人,怎么讲呢?对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普通的老百姓,分别怎么讲?按我们传统的讲法,“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是觉悟的人,首先自己觉悟了,再帮助他人觉悟,最后圆满。我们长期学佛的人,懂。可是,对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怎么说呢?要这样去解释,要他懂的,恐怕非常地艰难。可是,我们学佛法的人,有责任有义务让其他的人懂得,所以,就要用大众化的语言用生活中的感悟。
比如,普通乡下的老太太:“师父啊,我要皈依。”要皈依,总不可能什么都不讲吧。皈依什么呢?皈依佛,佛是什么?佛是天地下最善良最体贴的人,是天底下最懂得关怀人的人,是最懂得怎样帮助别人的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这样啊,她就觉得很实在,不是飘渺虚无的。可是对知识分子这样讲,就太简单了。对知识分子讲:“佛是智慧圆满,人格圆满,修养圆满。”可是,这样对老太太讲她听不懂。所以啊,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转述。对知识分子讲:“佛是智慧圆满,人格圆满,修养圆满的。”圆满:我们用现在话的讲,就是保持你智慧和人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说,在没有成佛之前,都不圆满,这体现在不稳定,不连续。当你在现实生活中的时候,被现实生活所左右,智慧就没有连续性,稳定性,所以,你这个智慧没有连贯性。所以,佛的智慧是连续的,稳定的,这个就是圆满了。
这个就要靠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把道理用现代的语言载体,现代文字的载体,现在模式的载体表现出来,让大家能够了解接受。所以,将来一定要本着这个原则。这次我们讲金刚经也是用这个原则。这个也是大家以后弘扬佛法的原则——用大众化的语言,用生活中的感悟。
2、微言大义,个别所提。
就是说,古代的文字啊,非常的冗长难懂,意义非常得多。并且这个语言呢,他主要传递一种信息。所以说,我们在对传统理解的时候,不是只是在字面上,文字上去理解,而是要透过这个语言文字载体去理解,透过这个要表达什么?
我们语言,都是要向我们表达一个意思。例如“我已经吃过晚饭了。”他传递什么信息?这是告诉你我这个时候,肠胃的状态,心理的状态。所以一切语言文字,都是载体!都是工具!我们不是要在语言文字上去做文章,而是要透过这个语言文字的行间去了解佛要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要“依义不依语”。我们要知道,这个语言文字与道的关系,语言文字,只是符号,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语言文字载体给我们传递信息,那么,佛经透过语言文字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觉悟!三藏十二部,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觉悟,能够去烦恼,证菩提。所以,我们在讲《金刚经》的过程中也要本着这样的方法。比如,“如是我闻“如:如果,是:这样,我:阿难,闻:听到。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个文字去理解里面的意思,佛法的文字与一般的文字不一样,它是透过这些文字向我们传播佛法的真理的。所以呢,我们的思想怎样去接近佛法的智慧海,去接近佛法的智慧根,然后去检验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内心的智慧根,唤起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觉悟。
另外,《金刚经》里也有一些明相,比如,罗汉,比丘,须菩提,这些东西我们不做过多的阐释。所以,我们重要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讲。所以,微言大义,依义不依语。
我们讲金刚经就将本着这样两个原则。
二、本经的宗旨——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觉悟。
我为什么做这样的概括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我慢,我执,非常的严重。这部《金刚经》就是要我们放下我慢,放下我执。怎么放下呢?“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就是对众生而言,我们都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觉悟;同时还有一句话,“而实无众生可灭度者”——什么意思?度一切众生,就是奉献,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乃至佛法上的,都是度众生的工具。“而无众生可灭度者”是讲:众生也是虚妄的,也是空的,我自己能度化的人也是虚幻的,也是空的。所以呢,我们说:在奉献中忘我,忘我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达到觉悟!这个精神非常重要!
我们常说,生活中人们的我执非常重,非常计较,可是我们现在还发现,学佛的人啦,在奉献中,在度化众生中,也还是有“我”的,也还是有我执我慢的。比如,这个世间人,他帮助人的时候,都是有计较的,都是求回报的。我们常常听到有这样的抱怨:“这个人简直没良心啊,他困难的时候我帮助过他,我给他很多恩惠,很多好处,他现在恩将仇报啊。”你想想,这表现出来什么问题?图回报嘛。人家帮助了他,就一定要他人对我好。按佛法讲,这是没有道理的。佛法讲,帮助别人,是无条件的!这个就是在奉献中忘我。
我们学佛的人都做到了嘛?包括我都在反思。为什么图回报,因为我执嘛,我们学佛的人,也有学佛人的“我执”,也带来很多烦恼。在寺庙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我到这里来,我捐了功德钱,100块,50块,第二次来,没有看到我的名字,马上去找师傅:”我捐了钱,怎么没有我的名字刻上?“于是发一大堆牢骚,发一大堆脾气,最后气得不得了,这是花钱买烦恼啊。这个有什么问题?就是因为奉献中没有忘我,就是因为图回报嘛,就是因为有我执嘛。而《金刚经》告诉我们,无有众生可灭度者。如果一个人生活里,老是斤斤计较,怎么得自在,怎么得法喜,怎么有快乐?
所以,我们把金刚经的精神概括成这么两句话,而金刚经实际上就是讲这么两句话——“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觉悟。”你去帮助人,给人方便,给人信心,给人力量的过程中自己非常之坦然,而不去计较对方会有什么回报。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佛法讲活在当下嘛,检查当下的一念心,就是看你的这一念心里,忘我没有?如果你能真正做到在当下一念能够忘我,你就得分自在,秒自在,分分秒秒都自在了。反过来,如果不排除我执的烦恼,那么你就分不自在,秒不自在,天天都不自在。那你这个学佛会有进步吗?很难的。“在奉献里忘我”,这是佛法里讲的福德,“在忘我中觉悟”这是佛法里讲的智慧。福德和智慧就在你的一念心里面。
有人经常跟我讲:“师父啊,这个成佛不容易啊,难啊!”我问:“为什么?”,“因为要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才能成佛啊。”我说,“非也”。禅宗的精神,是在一念之间啊。不是吗?如果你能在一念中达到“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觉悟。”你能在一念当中积累智慧,积累福德,那你这一念就是佛啊。那为什么还是凡夫呢?因为你只是这一念做到,而非念念做到是佛。如果我们每个人能保持在每一念有奉献的心,有忘我的心,有觉悟的心,那么每一念就是佛。“一念觉悟一念佛,念念觉悟念念佛。”释迦牟尼佛就是念念都奉献,都忘我,都觉悟了,所以他才是彻底圆满的,具备功德妙用的。而我们自己呢?虽然我们自己在一念觉悟了,可是保持不了,下一念,你就不是了,就还是凡夫了,所以,禅宗里强调:念念觉悟。“念念当下,念念觉悟”。所以,《金刚经》非常重要,是成佛的宝典。
我们现在在生活里很难办到,那怎么办呢?不等于很难办就不办了,不能因为艰难就不去做了。当然是艰难,否则都成佛而非凡夫了。因为我们凡夫,历劫以来,习气毛病非常的重,所以是,有个过程。学佛人的有个毛病,一学佛了,一天以后就问:“师父啊,我怎么还没有成就呢?”要知道从发心到成就要有一个过程。我们物理讲惯性,习惯势力,因为我们的习气毛病非常的严重,这个习惯力,这个惯性,老干扰我们发心,所以,我们还办不到。这里,我提倡大家经常“觉照”——从你的一念心去训练。学佛修行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你心的训练!把你原来那个习气毛病的心训练成一个觉照的心,觉悟的心。我们现在这一生,已活了几十岁,习气毛病已经不得了,所以,由于习气惯性的干扰,使我们的发心很薄弱,使得我们奉献的心,觉悟的心不容易生起来。怎么办?觉照!注意当下那念心,把自私的心改变成无私的心。我怎么要无私的奉献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要把众生当父母看待,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亲人的痛苦,我们怎么能不管呢?如果能这样训练的话,我想是容易办到的。
所以,整个〈金刚经〉的宗旨就概括成这么两句话——“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