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根清净(满谦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9

六根清净

满谦法师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云:“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这段经文是佛陀告诉常精进菩萨,受持一部《法华经》的功德,读也好、诵也好、解说也好、书写也好,这一个人就可以得到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用这些功德庄严六根,使六根清净。

何谓“六根”? 佛法将人的身心存在因缘分析为“六根”,即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生起喜怒哀乐种种感觉。过去一般人,都以为修行要修心,其实只有修心是不够的,《法华经》提倡六根都要修行,眼睛要修,耳朵也要修,鼻子、舌头、身体通通都要一起修行。

《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将眼耳鼻舌身意都收摄回归方寸之内,如实观照,随时提起正念;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时间因缘成熟,身心清净了,就能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法门,自然可以真心开显,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解脱自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六根清净呢? 眼睛的修行,要将我们的肉眼修成慈悲的眼睛;要将愚痴的眼睛修成智慧的眼睛;要修成天眼通;修成法眼,让眼睛看到真理;最后要将凡夫自私、狭隘的眼睛修成佛眼,以平等心看待众生。这就是眼根的修行。

耳根要如何清净?耳朵的修行,耳朵要会听,要善听、谛听、兼听、全听。我们看到文殊菩萨座下骑着狮子,普贤菩萨座下是大象,观音菩萨降在鳌鱼身上。地藏王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呢? 地藏王坐在一只“兽”的上面,那个兽的名字叫善听。为什么叫做善听呢? 能把世间上不好的音声,听成是好的音声,把不好的话都能听成是好话,就叫善听。

要谛听,就是要注意听,不管什么事要仔细听。做属下的要谛听主管的交代,做学生的要专心听讲;学生上课,不专心等于没有听,再好的道理,灌注不到身心里去,如何能潜移默化,变化身心气质呢?

有的人常怪儿女不会念书,根本的问题,就是不会注意听。身为父母,应教育儿女从小不要多言,话不必多,要在精,也要教育孩子会听,重要的要让他养成善听的习惯,如此必能有所领会,有所进步。子女要好好的听父母长辈的话,这样日后他才有办法善听、谛听,就会注意听。除了善听、谛听之外,还要兼听、全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多听几个人说。西方的陪审团制度也是要多些人谛听,以免误审造成严重伤害;企业家管理经营公司也要多听各方意见,集思广益,从善如流,才能让事业成功。

鼻子也要修行。我们有时进入办公室见到剑拔弩张,会觉得气氛不对,这就是爱争吵的阿修罗味道。如果鼻根不修行,鼻子闻到的都是恶道的臭味,会变成侵犯、恐怖的这种气氛。如何能修到人天的味道呢? 就是懂得人性、人情、人心。家庭里能够体谅对方,了解关怀彼此,这个家庭就是在天堂的境界。如果能慈悲热心为人服务,处处为人去设想,那就嗅到菩萨的味道。如果能平等尊重地对待每个人,就能使身心慢慢地扩大,包容世间一切,这样就能嗅到佛陀的味道。

总之,眼、耳、鼻、舌、身、意都要修行。所以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鼻嗅十界,舌灿莲花,身要修安乐行,不乱做,心包太虚,当下就是天堂,极乐净土不远矣!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与生活的对话(辜隐)
下一篇:浅谈——怪、慢、俗(长清法师)
 资粮俱足 修行上路(顿翰)
 佛家生活学(游乾桂)
 信仰心理与佛教正信(明晖)
 春天的禅定(张筱)
 理解出家
 如何回向效果好?(济群)
 父亲·僧人(释子甲)
 建设人间佛教(星云)
 求人不如求己(贾福胜)
 学佛之路(华影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念动中禅 一种简单直接的修行法门[栏目:正念动中禅]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香港有些行者认为:“读太多的经论没有用,因为那些都是妄念...”您是怎么看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栏目:太虚法师]
 第五篇 自在解脱.即定即慧 有爱有恨,公是公非[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狮子素驮娑王断肉经(白话文参考)[栏目:白话佛经]
 行者的跫音(一)[栏目:禅林衲子心]
 很多人主张临终,或者已经往生的超荐要开示,对亡者跟他的冤亲债主开示;有的人主张不必开示,一句佛号念到..[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上师阿弥陀佛修法 极乐捷径讲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第廿九回 出离、上路[栏目:自然的代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