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论(Hinayana sastra)导读
 
{返回 高振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6

阿含论(Hinayana sastra)导读

高振农

   阿含教法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南传阿毗达磨、南传阿毗昙等。相对北传论典而言。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兴起之后,各个部派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的教说进行了种种的注释、整理和组织,进一步发挥了原始佛教的教义,出现很多阿毗达磨(即“法的研究”)的论书。据传小乘的各个部派都有自己的论藏。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南传上座部和北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

    据觉音所编南传上座部论书有7种:《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施》、《论事》、《双论》和《发趣论》,另有颇多的注疏和复注。这7部论书常被认为是南传上座部佛学的基本理论着作。以后,还出现阐述上座部教理特别是修持方法的《解脱道论》;觉音又在《解脱道论》的基础上着《清净道论》,被誉为小乘佛教三藏典籍和义疏精要。北传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有所谓“六足”与“一身”。“六足”指《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一身”即迦多衍尼子着《发智论》(异译《八犍度论》),因其论义广博,故称为“身”。

    相传以后又有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论师在迦湿弥罗费时12年编集的《大毗婆沙论》,为详细解释《发智论》及破斥异部所执的着作。稍后,法胜着《阿毗昙心论》,对《大毗婆沙论》进行评释。把有部复杂多歧的学说组成为一个体系。而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又对《阿毗昙心论》作了解释和补充。《杂阿毗昙心论》之后,又有世亲所着《俱舍论》出,它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结合当时各种学说,对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作了批判性的总结。随后有众贤精心研究《俱舍论》12年,着《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对世亲的《俱舍论》作了批判性的注解。另有诃黎跋摩所着的《成实论》,亦属小乘论书。因其内容讲到我法二空之理,被看作是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的一部过渡性论书。属于小乘论书的还有:说一切有部世友所着的《异部宗轮论》(又名《十八部论》、《部执异论》),贤胄部世贤所着的《三法度论》,未详作者的《三弥底部论》,经量部鸠摩罗多着的《喻鬘论》、《病鬘论》、《显了论》等。

    汉译南传论典较多,《历代三宝记》卷十五载李廓撰魏世《众经目录》列有小乘论6部。《开元释教录》卷二十载有小乘论36部,698卷。《频伽藏》则列有46部,732卷。这些论书一经译出,许多佛教学者和僧人竞相研习。东晋时,道安、慧远等提倡毗昙之学,经几代传承,逐渐演变成为毗昙学派。后秦时鸠摩罗什译出《成实论》,宋、齐、梁、陈各代,弘传颇盛,最后形成成实学派。《俱舍论》在中国两次翻译,研习弘扬者尤众,多家为之作注疏释,如唐代普光《俱舍论记》,法宝和神泰分别作《俱舍论疏》,世称“俱舍三大部”。日僧道昭、智通、智达、玄昉也于唐代先后来中国向玄奘和智周学法,将《俱舍论》传入日本,形成俱舍宗,并着有疏钞多种。


{返回 高振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国内佛教研究概况
下一篇:《发智论》导读
 《摄大乘论》导读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
 浅谈佛教伦理思想
 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概述
 弘扬佛教文化之风代代相传(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能无念思想与默照禅之比较(法恩)[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印祖故事 67、印老撰写募缘疏,佛会赎迁放生鱼[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为什么有些人很难对家人生起慈悲心?[栏目:达真堪布]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广化文选)[栏目:净土宗文集]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不必身劳形苦地念佛,也可以往生?总是控制不住念头,怎么办呢?(大安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三节 十二支空[栏目:冯达庵居士]
 人死之后会去哪里,是变成鬼吗?[栏目:问星云大师]
 306.问曰: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有何差别?[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当下正是精进修法之良机[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续高僧传卷第九[栏目:续高僧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