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五册 八、『昙鸾与道绰』阅后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7

八、『昙鸾与道绰』阅后
  四明石芝晓法师,为一天台宗学者,虽弘扬净土,与昙鸾、道绰不同。昙鸾与道绰,判易行与难行,净土与圣道二门。以为念佛往生,持戒与犯戒,定心与散心,愚痴与智慧,并承佛悲愿而生。易言之,但须念佛,即得往生,犯戒等根机,不在简别之列也。净土与圣道之判,即信愿往生与戒定慧──圣道之别。故其弊,不重戒定慧之圣道,而以往生为纯由佛力,善导承其绪余,所作『观经四帖疏』,即有此意。日本学者唐代来华,传承此善导之法流,乃演出弁髦戒法,甚至专凭信愿,不重持名(盖以持名而至一心不乱,即由念佛而得三昧,等于圣道)之真宗。杨仁山老居士曾专书以弹真宗,即于善导之说,致其微词。日人每谓念佛法门,有慧远流,有善导流。然在中国,宋元明以来,渐融此二流,即不废圣道而特重信愿持名。于昙鸾、道绰等之极端说法,不加尊重。石芝晓法师之 [P128] 双取慧远与善导,不取昙鸾与道绰,殆有此意乎?

  讲者于昙鸾与道绰,似极赞其对净土宗之功绩,而后举印光大师之三义以劝人,适成乖角。盖若以昙鸾、道绰说为指南,净土行即不能与台、贤、三论、唯识、禅、律诸宗相融而行。故知宋元明清之中国佛教,为趣向融合之佛教,净土亦由台、贤、禅、律等诸宗相助而日盛。虽世之净土行者,或以学涉台、贤、禅等为不专而专提持名,然亦无人敢弃圣道而言净土,如真宗者之说也。 [P129]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九、读『中国历代佛教书画精粹』后
下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七、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八 还俗与出家
 中观今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东方净土发微
 印度之佛教 第十七章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二 死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五、大乘是佛说论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七章 经典部类概论
 华雨集第五册 一六、我所不能忘怀的人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三 从印度佛教思想史论台贤教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