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来藏之研究 自序 目次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9
如来藏之研究
 
自序
  抗战期间,我写了『唯识学探源』,『性空学探源』二书。为了探求大乘三系的渊源,还想写一部『如来藏学探源』,由于抗战结束了,种种因缘,没有能写出。来台湾以后,在经论的探求中,才理解到:缘起与空,唯识熏变,在『阿含经』与部派佛教中,发见其渊源,而如来藏(即佛性)说,却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是「别教」。在如来藏说的开展中,与『阿含经』说的「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相结合,而如来藏的原始说,是真我。众生身心相续中的如来藏我,是「法身遍在」,「涅槃常住」的信仰,通过法法平等、法法涉入的初期大乘经说而引发出来;在初期大乘的开展中,从多方面露出这一思想的端倪。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这是后期大乘。西元三世纪以下,正是印度梵文学复兴的时代,印度大乘佛教,也就适应此一思潮,而说「如来之藏」,明确的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我,在中国佛教界,从来不曾感到意外,只是信受赞叹,但印度佛教界可不同了!常住不变的,妙乐的「我」,是众生的生命自体;转迷妄而达「梵我一如」,得真解脱,是印度神教思想的主流。释尊为人类说法,从众生的蕴界处中,观一切为缘所生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依空无我得解脱,显出了不共世间,超越世间的佛法。从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说明上有无边的方便不同,而依空无我得解脱,还是被公认的。现在说,一切众生的蕴界处中,有常住、清净的如来藏我,这是极不平常的教说!印度佛教有着悠久的传统,没有忘却释尊教法的大乘者,对于如来藏我,起来给以合理的解说:如来藏是约真如空性说的,或约缘起空说的。这样,如来藏出缠的佛,可以名为「大我」(或约八自在说),而众生位上的如来藏,被解说为「无我如来之藏」了。一切众生有(与如来藏同义)佛性,被解说为「当有」了。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如来藏说(不过,众生的如来藏我,秘密大乘佛教中,发展为「本初佛」,与印度的梵我一如,可说达到了一致的地步)。
 
  我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的写作过程中,附带集录些有关如来藏佛性说的资料。拿来整理一下,再补充些后期大乘经论的抉择,题为『如来藏之研究』,作为从前想写而没有写的『如来藏学探源』,补足了从前的一番心愿!
 
 
如来藏之研究目次
自 序…………………………………………………………………………一──二
第一章 序 说……………………………………………………………一──一八
第一节 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一
第二节 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三
第三节 如来藏的名称与l意义…………………………………………………………九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一九──六六
第一节 如来与法身………………………………………………………………一九
第二节 如来与界………………………………………………………………二八
第三节 如来与我…………………………………………………………………四一
第四节 佛子与佛种性…………………………………………………………六0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六七──八八
第一节 声闻经论的心净说…………………………………………………………六七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七九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八九──一一四
第一节 法法平等与事事无碍…………………………………………………八九
第二节 华严经含蓄的如来藏说…………………………………………………九八
第三节 心‧菩提心‧菩提‧众生界…………………………………………一0三
第四节 如来藏经……………………………………………………………一一0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一一五──一四六
第一节 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一一五
第二节 如来与如来藏………………………………………………………一二四
第三节 如来藏我……………………………………………………………一三二
第四节 如来藏不空………………………………………………………一四0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一四七──一八四
第一节 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一四七
第二节 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论……………………………………………一五0
第三节 宝性论所依的经论…………………………………………………一五九
第四节 宝性论义的分别………………………………………一六六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一八五──二三六
第一节 瑜伽学派略说…………………………………………………………………一八五
第二节 瑜伽唯识学的如来藏说………………………………………………………一九0
第三节 真谛所传的如来藏说………………………………………………二0七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二三七──二七四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二三七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二五一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华雨集第五册 二0、『菩提心影』序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九章 瑜伽‧中观之对抗与合流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四章 忏悔业障
 佛在人间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之新文化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二章 结论
 华雨集第四册 九、道在平常日用中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七章 经典部类概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四章 其他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文字禅的特点与形式——以《颂古百则》及《碧岩录》为例(戒毓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圣严法师的一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王雷泉)[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成佛资粮──随喜功德[栏目:禅林衲子心]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一)[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平凡出家路(道益)[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5 十字街头好修行[栏目:本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