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来藏之研究 自序 目次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9
如来藏之研究
 
自序
  抗战期间,我写了『唯识学探源』,『性空学探源』二书。为了探求大乘三系的渊源,还想写一部『如来藏学探源』,由于抗战结束了,种种因缘,没有能写出。来台湾以后,在经论的探求中,才理解到:缘起与空,唯识熏变,在『阿含经』与部派佛教中,发见其渊源,而如来藏(即佛性)说,却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是「别教」。在如来藏说的开展中,与『阿含经』说的「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相结合,而如来藏的原始说,是真我。众生身心相续中的如来藏我,是「法身遍在」,「涅槃常住」的信仰,通过法法平等、法法涉入的初期大乘经说而引发出来;在初期大乘的开展中,从多方面露出这一思想的端倪。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这是后期大乘。西元三世纪以下,正是印度梵文学复兴的时代,印度大乘佛教,也就适应此一思潮,而说「如来之藏」,明确的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我,在中国佛教界,从来不曾感到意外,只是信受赞叹,但印度佛教界可不同了!常住不变的,妙乐的「我」,是众生的生命自体;转迷妄而达「梵我一如」,得真解脱,是印度神教思想的主流。释尊为人类说法,从众生的蕴界处中,观一切为缘所生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依空无我得解脱,显出了不共世间,超越世间的佛法。从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说明上有无边的方便不同,而依空无我得解脱,还是被公认的。现在说,一切众生的蕴界处中,有常住、清净的如来藏我,这是极不平常的教说!印度佛教有着悠久的传统,没有忘却释尊教法的大乘者,对于如来藏我,起来给以合理的解说:如来藏是约真如空性说的,或约缘起空说的。这样,如来藏出缠的佛,可以名为「大我」(或约八自在说),而众生位上的如来藏,被解说为「无我如来之藏」了。一切众生有(与如来藏同义)佛性,被解说为「当有」了。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如来藏说(不过,众生的如来藏我,秘密大乘佛教中,发展为「本初佛」,与印度的梵我一如,可说达到了一致的地步)。
 
  我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的写作过程中,附带集录些有关如来藏佛性说的资料。拿来整理一下,再补充些后期大乘经论的抉择,题为『如来藏之研究』,作为从前想写而没有写的『如来藏学探源』,补足了从前的一番心愿!
 
 
如来藏之研究目次
自 序…………………………………………………………………………一──二
第一章 序 说……………………………………………………………一──一八
第一节 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一
第二节 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三
第三节 如来藏的名称与l意义…………………………………………………………九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一九──六六
第一节 如来与法身………………………………………………………………一九
第二节 如来与界………………………………………………………………二八
第三节 如来与我…………………………………………………………………四一
第四节 佛子与佛种性…………………………………………………………六0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六七──八八
第一节 声闻经论的心净说…………………………………………………………六七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七九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八九──一一四
第一节 法法平等与事事无碍…………………………………………………八九
第二节 华严经含蓄的如来藏说…………………………………………………九八
第三节 心‧菩提心‧菩提‧众生界…………………………………………一0三
第四节 如来藏经……………………………………………………………一一0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一一五──一四六
第一节 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一一五
第二节 如来与如来藏………………………………………………………一二四
第三节 如来藏我……………………………………………………………一三二
第四节 如来藏不空………………………………………………………一四0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一四七──一八四
第一节 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一四七
第二节 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论……………………………………………一五0
第三节 宝性论所依的经论…………………………………………………一五九
第四节 宝性论义的分别………………………………………一六六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一八五──二三六
第一节 瑜伽学派略说…………………………………………………………………一八五
第二节 瑜伽唯识学的如来藏说………………………………………………………一九0
第三节 真谛所传的如来藏说………………………………………………二0七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二三七──二七四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二三七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二五一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般若经讲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六章 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
 华雨集第五册 三一、『竹云斋文集』序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八章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
 华雨集第四册 一一、佛学大要
 中国禅宗史 第七章 荷泽神会与南宗
 华雨集第五册 三二、松山寺同戒录序
 华雨集第二册 上编「佛法」第一章 中道正法
 华雨集第五册 二、研究佛法的立场与方法
 学佛三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6)[栏目:包容的智慧]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2 二、实修[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黄莲集 教理篇 二十一 镜中像、水中月、空中华[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三、认识三宝 三、内在三宝与外在三宝[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量论和因明论的关系(多识仁波切)[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佛菩萨为什么不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