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3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
「欲」是什么
  「欲」是什么,一般佛教界(通俗的佛教),缺乏明确的界说。有说是欲望;有解说为难填的「欲」壑。不问欲是什么,总之是都把欲看作可咒诅的、应厌离的。当然,「离欲」、「断欲」、「呵弃诸欲」等,是佛所一再开示的,毫无疑问。但如无简别的,解说为断绝欲望,这就难怪──世间学者要把佛法的人生态度‧看作向后剿绝;佛教徒自身,也流于消极而奄奄无生气了!对于「欲」,无论是为了自修、为了佛教,佛教界是应该认清而有一正确态度的!
  佛法中,本有「善法欲」,为信修趣证的重要因素。然「善法欲」一词,非常生疏,而大家只是着重于染欲的厌离。这也许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吧!在中国 [P370] 古典中,欲是偏重于秽染的。如说:「欲不可纵」;「惩忿窒欲」;「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等。这点,姑附记于此。
  现在,先从杂染的欲来说。说到「欲」,便应留意到「离欲」。欲与离欲,佛法中有广狭二义。一、广义是:如经上说:「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这是通称三界修所断烦恼(思惑)为欲;离欲,即断尽一切修惑而究竟解脱。所以圣弥勒说:「离欲者,谓于修道离欲究竟」;「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二、狭义是指欲界修惑而说,如修得初禅,必须「离欲及恶不善法」。从「欲」的字义去考究,相信欲的本义,确是约欲界而说。欲界,无疑是染欲最强的,尤其是男女欲,所以称为欲界。佛经中,凡与上界烦恼相对的欲界烦恼,每以欲立名。如三爱中,对「有爱」而立「欲爱」;七随眠中,对「有贪」而立「欲贪」;三漏中有「欲漏」;四瀑流中有「欲瀑流」。可是,这虽说是欲的本义,也可说是欲的浅义。在印度旧有的宗教思想中,人间,(欲)天上,魔宫,都是有男女欲的,都是生死而无常的。超过了这,便到达常 [P371] 恒自在喜乐的梵界。但依佛陀的如实知见,认为离此人、天、魔──欲界而到达的梵界,还没有出离生死,并非究竟。这种系缚生死的(梵天以上的)惑力,也就叫做欲,所以立为三界欲。要断尽三界的修惑,才是究竟的无欲界,才是究竟的解脱。
  在三界中,欲是侧重于欲界的。但在烦恼中,欲是侧重于「爱行」的。这是说:佛说的生死根本,不外乎无明与爱。如约三界来说,从来的小乘、大乘,都一致的分为二类:见道所断的,见行的认识错误;修道所断的,爱行的情意倒乱。如就欲界人类,发展得明显来说(余界,余趣,或由于定力所伏,或由于知识蒙昧,都不显了),那便是见与欲了。佛说:以欲为本,所以民民共诤,王王共诤。以见为本,所以宗教师也彼此相诤。欲是爱行的,有时与贪爱并无多大差别,如说:「贪异名者,……亦名为欲」。「彼爱,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不过从其特性而说:欲是「于彼彼境界随趣希乐」,有着向外(实也通于向内)希求的特性。而爱是更重于希求自体的存在。贪,是「于受用喜乐坚着」,现出染着 [P372] 而恋恋不舍的情形。总之,约染欲来说,欲与贪及爱,大致是相同的,不过欲特重于欲界的物欲(向外希乐)。
  
事欲的分折
  从欲界人类的欲来说,一般都分为「五欲」,即眼、耳、鼻、舌、身识,由于触对妙色(色彩,形态,动作)、声、香、味、触──五种可意的境界,所引起喜乐希求,耽着不舍的欲。还有男女淫欲,是触欲所摄,也通于色声香欲。这是欲界所特有的,但欲天的淫欲极轻,旁生等也不因此引起过重的忧苦;而人类的男女欲,显然的成为社会一大问题,有着无边欢笑,而实在是包含着无数眼泪。爱欲的「味」最深,「过患」也最重,所以「出离」的道,最为佛法所重视。五欲及淫欲,为欲界的特征,实也就是人类最主要的欲事。
  如随事分类,经论所说极多,最扼要的,是「三种受欲者圆满差别」。三种是:「一、资产圆满;二、自体圆满;三、广大殊胜有情供养圆满」。人类有了 [P373] 自体──身心的存在,即对于自体有圆满欲。有自体,不能没有物资的生活,所以有资产的圆满欲。生就不能没有父母,有家庭,有社会,自然会引发广大的眷属圆满欲。这是以自体为本,而对于自身、社会、物资所起的爱欲。这三种受欲圆满,也是互相关涉的,如饮食欲,属于物资欲,然「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诸欲,即为了「倡荡」(淫欲),为了「憍逸」(少壮、无病、长寿),为了「饰好」、「端严」 (姿色的美好)。其中除了淫欲,都与自体有关;自体圆满,就是保持青春,体力勇健,形色端严,寿命延长,以及未来生命的永续。
  与自体相对的有情与资产,即境界欲,略有摄受与资用二门。摄受,是摄属为自己的,是占有欲。资用是成为身心所受用的,是享受欲、支配欲。摄受的,可以成为资用的;但如荒郊的野花,你并不摄受他,并没有把他看作自己的私有物,却可以受用他的美色与芳香。又如存在银行的存款,是属于你的,可是在这生中,你不一定能使用他。积谷千仓的食物,也如此。经论中,有七摄受事,六 [P374] 种所摄受事,十种身资具,四资具,六种别欲,十种贪事等种种分类,总括的列如下表:
图片
                                        ┌色
                                        │声
      约法假说(五阴世间)───────┤香
                                        │味
                                        │触
                                        └(法)
                                        ┌父母
                                        │夫妻
                                        │儿女
                                        │仆使
                                        │亲友─兄弟‧师生‧僚属……
[P375]  
 
                                        │牛‧马……
                                        │土地─山‧水‧田‧园
                                   摄受 ┤房舍
                                 /  |   │库藏─金银‧珠宝‧谷物……
                         ┌眷属/    |   │邸肆
                         │    \    |   │作业─经商‧从政‧力农……
                         │      \  /   └福业─社会福利‧弘通佛教……
                         │       /\    ┌饮食
                         │     /   |   │车乘
                         │   /     |   │衣服
             (有情世间)│资产\    |   │严饰具
     约受假说            ┤      \  |   │歌舞‧戏乐‧博奕……
             (器 世 间)│        资用 ┤华鬘‧涂末……
[P376]  
 
                         │             │杂物─家具‧玩具……
                         │             │光明
                         │             │宅舍‧床榻……(憩息)
                         │             │男女受行─淫欲‧承事‧侍卫……
                         │             │滋长─运动‧按摩……
                         │             └清净─澡浴‧洁净……
                         └自体 ─────色‧力‧健‧寿‧生命永续


  
欲与离欲
  上来所说,是偏于欲界的,尤其是偏于物欲的,还不曾总摄一切。现在来论究这些物欲:饮食、男女、房舍、田园,这些真的是欲吗?如这些是欲,那末离欲的,就不应该见色闻声,不应该穿衣吃饭了!如果不是的,那经论中为什么要称之为欲?这些,佛确是称之为欲的,尤其是男女的淫欲。然「诸欲自性,略有 [P377] 二种,一者事欲,二者烦恼欲」。上面所说的是事欲,是依此而起欲的,是欲所耽着希求的,是「欲具」而假名为欲,不是真欲。真正的欲,是「欲贪、欲爱、欲藏(阿赖耶)、欲护、欲着」──喜乐耽着贪染相应欲。所以说,「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又说:「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若我不思汝,尔时则不生」。烦恼欲,才是真正的欲体;离烦恼欲才是究竟的离欲。
  对于染欲,可以这样说:人天乘是节欲的,小乘是离欲的,大乘是化欲的。其实,小乘以离烦恼欲为本,而相当重视外界的事欲;大乘是特重于离烦恼欲的。以智慧而做到究竟离欲,在原则上,大小乘并无差别。
  说到佛法对欲的态度,应先说到印度当时的情况。一分是在家的乐行人,是纵欲的。一分是(外道)出家的苦行人,是禁欲的。苦行者,不但绝男女欲,而且对饮食(有的日食一麻一麦,服水吸气),衣服(有的索性裸体),住处「有的卧在荆棘上),都以最刻苦的生活来磨炼自己。释尊出世时,苦行正风行于恒河两岸,受到民众的尊敬。佛的根本立场,是宣告远离「苦行」与「乐行」的二 [P378] 边,而遵行中道的态度。这就是确认事欲的不可纵,也无法脱离,而惟有以智化情,而离烦恼欲。在对于外物的态度上,出家的比丘生活,适应当时的出家制,「少欲知足」,多少引用苦行的一分长处,但决与苦行外道不同。除了男女淫欲,佛说「是障道法」,绝无通融而外,远离资具欲,但衣食住处,都不过分的菲薄。远离眷属欲,也不妨大众和合而住。佛与一般比丘,就是这样的。不过,出家弟子中,有自以为独觉种性的,遵行刻苦的头陀生活。更有自以为是佛的提婆达多(末了叛教),宣称「五法是道」,采取绝端的苦行生涯。
  声闻佛教,虽不以苦行为道(有的以四圣种为道,而立四十一道品,但不为一般所公认),着重于出离「烦恼欲」,但对于「事欲」,确是相当重视的。出家的特色,便是远离男女、眷属、资财的事欲,过着「少欲知足」的恬淡生活。就是在家佛弟子,对憍奢的欲行,也不会赞同的。艳丽的色相,美妙的音乐,醉人的芳香等五欲,诱惑力极强。就是丰富的利养(生活资具),崇高的名闻,也每使人荡情失志,沈没于欲海之中。 [P379]
  关于这些欲事,不能不赞同一分古德的见解。因为这些五欲──男女、饮食、名誉等,虽不是真欲,但对于人类的根识(感官经验),却有一种客观的相对的清净性(美),能引发相对的(不永久、不彻底)喜乐,使一般人不自主的为他而迷醉。对于这些,根本的对策,当然是远离烦恼欲,「定动慧拔」,不受他的诱惑。然在没有离烦恼欲以前,对于这些事欲,不能不提高警觉,严加防范,以减轻、抑低烦恼欲的冲动;佛法的戒学,便是着重于此的。例如匪患,根治的方法,当然是思想感化,生活安定。但在生活艰困,思想混乱时期,镇压、围堵等,都不能说是无用的。否则,泛滥横决,弄到国破家亡,又从那里去作思想感化,安定生活的工作。所以,佛法对于五欲──利养、名闻等,所取少欲知足(这其实是没有标准的,依人的欲爱而定)的态度,目的在此,并非为了苦行而苦行,或者认为非受苦不可。
  种种事欲中,对于衣食住等资财,出家是完全放弃了。出家后的理想生活,是随缘的化乞,一身以外无长物(「长物」,是规定以外的多余物)。但属于佛 [P380] 教公有的,公开于大众前的「净施」物,出家人也容许保有。出家时,远离了父母眷属,但在出家僧团中,同参道友,亲教近住,还是和合得如一大家庭。对于眷属,资财的出家生活,在家众是做不到的,而在家众也能同样的离烦恼欲。
  不过,男女和合欲事,出家是绝对不许的。虽然,淫欲并非生死根本,色界以上,地狱以内,都没有淫欲事,而照样的还在生死海中。但由于欲界诸欲中,淫欲力是最强的,缚人最深的。经中喻如绳索,从破皮、穿肉而一直到断髓。非法的邪淫,固然是纠纷,苦痛的根源;就是夫妇正淫,也是缠绵牵系,欲染深彻骨髓。为了家庭,为了经济,每不能不牵就事实,而使自己的信念、德行、学业,受到惨重的毁灭。「淫欲是障道法」,不问你反对也好,怀疑批评也好,佛是这样绝对的宣说(四无畏之一)。那末在家佛弟子,怎么也一样的可以远离烦恼欲呢?要知道,系缚生死的根源是爱(不单是淫欲),而出离烦恼,解脱的主力是智慧。在家佛弟子,一期的精勤修持,暂离淫欲,可能达到见道悟入的地位。见道,只是断除见行的烦恼,彻了法性;不再会犯重戒,如非法行淫等。而淫欲 [P381] 是爱行烦恼,见道的也还不能断,所以初二果的在家圣者,淫欲还是可以现行的。以此彻悟法性的智慧,数数修习,以智化情,断尽了欲界修惑,证不还果,才不会再以染污心行淫。不过生理关系,到究竟离一切欲的阿罗汉,还可能有「不净」呢!
  声闻佛教,与大乘一样的着重于出离烦恼欲,而不是专在事欲上节制、断绝。所以,有比丘为了淫欲太强,自己将淫具割去了。佛严厉的呵责他:应该断的(烦恼)不断,不应该断的倒断了。我曾逢到自割淫具的出家人,受到许多人尊敬,其实是要不得。黄门与不男不女的,虽不能举行欲事,而由于性生理的变态,性欲却特别强,离欲是没有可能的。佛制黄门等不许出家,原因就在此。又如离眷属的「独住」,有初学比丘,想到静处去专修。佛劝他不要去,他还是去了。可是不久他又回来,原来内心的烦恼,动得厉害,环境的安静,并无用处。这都可以看出,离欲决不是专在事欲上着力。又如释尊在世,与比丘过着同样的生活。他住树下,也住高楼大厦;吃马麦,也吃百味丸:穿粪扫衣,也穿价值巨万 [P382] 的金镂衣;独处,也与千百比丘俱在一处。然而人人赞佛少欲知足,因为佛是究竟离欲的,一切随缘而住,都是离欲的生活。所以离欲,并非离去资具或眷属,虽然这些曾被称为事欲(事实也是不能完全离去的)。以佛教通用的术语说,问题在「心能转物,不为物转」。从前,外道以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为离欲(重定的,以事欲为欲的),佛要批评他。离了烦恼欲,境相还是照样的境相,具有惑人的力量,而再不能扰动澄静的慧心,不会再因之而起欲爱了,这就是离欲。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佛法的重心,在乎以智化情而离烦恼欲。对于事欲,资具、眷属、与男女欲,处理得并不相同。这当然是:声闻佛教相当的重视事欲,而淫欲的染着力又最强的缘故。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
下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一、阿陀那与末那
 华雨集第五册 一二、访印顺老法师
 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性空学探源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一 正法的本质及其体系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三 横出三界
 华雨集第一册 五 精校炖煌本坛经
 佛在人间 七、佛法与人类和平
 青年的佛教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六章 念佛(及菩萨)三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经、念咒、念所有佛菩萨,不是都有功德吗?怎么能说是破坏呢?[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丈夫在外面有其他关系怎么办?[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十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8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2008月3月刊《时尚芭莎》专访宗萨钦哲仁波切[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The Regulation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静坐的利益[栏目:强帝玛法师]
 闲话《元官藏》[栏目:方广锠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