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你有心吗? (智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0

你有心吗?

智海

  古人对心的解释是: “三点如星象,弯钩似月斜,地狱从中生,作圣(佛)也由它。”

  钓杆已在阎君手,却莫从前再犯钩,说的也是一个心。心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心的概念与“识”、“意”等概念相同。

  心也是佛教名词,梵语Citta的音译,音译“质多”, “质多耶”, “质帝”等。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总称,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如“三界唯心”,

  “一心三观”等。

  其实佛法,简单地说,也就是心法,心法也就是佛法。整个佛法也就是对心的一种诠释,如佛法中讲的心所、心王、心法、菩提心、慈悲心、真如心、四无量心等等。由此可知,佛法所讲的,莫过于一个“心”字。

  众生的无明烦恼、快乐忧愁,无不起于自心,心是支配大脑、语言和行为的主导因素!什么心慌意乱啦,心惊胆战啦,心血来潮啊等等,都是从心灵深处生起的欢喜与惶恐。所以佛教中讲: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净名经》也云: “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

  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好坏真假等现象,表现得非常敏感,对善的、美的、好的、真的事情就喜欢,就贪爱;相反对恶的、丑的、坏的、假的事情就讨厌,就瞋恨。这些所有的现象都是来源于我们的自性,我们的内心。其实我们所能见到的或实或虚的性体,都是我们自心的显现。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 “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也说: “万法所生,唯心所现。”又说:

  “应观法界性,——切唯心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有真心有假心,有正心有邪心,学佛修道之人,要时刻拥有一颗真心、道心、佛心!真心、道心、佛心,就是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也就是真如佛性!因此佛教说: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是心作佛!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谈到佛既是心,佛法既是心法的理念。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

  “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又云: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心,每人都有一颗,形相似,字相同,非常简单,总共只有四画,写起来随心应手。可是将心加以比较,那就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啦。心有美丑善恶,有好有坏:心有快乐痛苦,有悲有欢:心有温暖寒凉,有冷有热。真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这就是所谓的心。

  心又与新谐音,从新开始,也就是从心开始,所以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记得有句话说: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把这九个字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善用其心,

  自净其心,消除那些恶心,贪心,杀心,私心,增加些爱心,悲心,诚心,好心,共同构建心心相印的和谐社会。

  心,三点一弯钩就是心。认真处事叫用心,宽厚祥和叫慈心,多行益事叫发善心,欲望过高叫贪欲心,追求名利叫虚荣心,只为自己叫私心,勤学好问叫虚心,痛恨他人叫嗔恨心,猜疑别人叫怀疑心,由己所欲叫随心,寡欲无求叫清心,快乐舒畅叫开心如此等等。好多哦,说了这么多心,就是真诚希望大家能有一颗菩提心、平常心、平等心、慈悲心、真如心。因为佛由心成,道有心学,德有心积,功由心修,福有心作,祸有心为。让同参道友们在菩提道上同修共进,成就无上佛果,皆本于真妄一心也!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点滴(思铭)
下一篇:我的母亲(道泉)
 憨山大师费闲歌简释(梁国雄)
 佛教故事五则(佛蕊)
 漫谈净土与禅(果利)
 一人荼毒 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西门柳)
 佛像的诞生(丁方)
 妙音唤醒忏悔心(程钧)
 流布经教利人天--金陵刻经处140年散记(肖永明)
 学禅的心路历程(海天)
 佛教女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慈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好事业就好[栏目:仁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二)[栏目:杂阿含经]
 人生无常 当勤精进──释迦世尊成道纪念日 过堂开示[栏目:宽运法师]
 85 粥与茶[栏目:没时间老]
 2012年3月仙岩寺小参答疑(十二):关于精进[栏目:隆波通禅师]
 07-068上师是三宝的本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梦中梦因果问答 33 我弟弟是否被巫术捉弄,为什么进行了各种仪式都无效...[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54-5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金刚萨垛传承(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要忍一时之气[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