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随感二则(法宏)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1

随感二则

法宏   

摘自:禅刊
 
    月色

    这一夜刚好是农历十五,当暮色四合,夜幕降临时,一轮皎洁的圆月在墨绿的山边冉冉升起。夜空并不十分明朗,依稀飘浮着一片片淡黑色的絮云。而这轮皎月就穿棱在这片片絮云里,犹如一个清丽飘逸的仙子轻移莲步穿行在一丛丛淡墨的树影中,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乍眼望去,她又象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穿过一层层的污泥来展现它那素白如雪超尘脱俗的容颜,更把那摄人心神灿白的光华洒在广漠无边的黑夜里,也洒在我们黯淡荒芜的心田,让我们走到哪时也能感到它的存在,感到它的清洁。我静静地想,我们的真心自性何尝 不是这样呢,当我们拔开那些像乌云一样的杂思妄想,真心自性不也会象澄清明净的月色一样流露出来,无处不在周遍法界而光明充满吗?

    默默与天语

    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天又说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季不是照样运行交替吗?普天下的万事万物不是照样生长灭 亡,循环往复吗?你们看,天又说了什么呢”。看了这段话,我恍有所悟。

    在我们活中,确实有许多事情并不是文字语言所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往往我们在想说一件事或表达一下自心的体会时,不是觉得词不达意,就是觉得意犹未尽,而别听了也未必能了解其中真正的涵义。所以,与其表达不清,倒不如沉默,在静默中反而能体会或意识到些什么。

    虽然天并没有说什么,但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生生灭灭。无时无刻地向我们昭示着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在许多时候,当我们投进大自然里,去看那青山绿水,翠竹黄花,春风秋月,阳春白雪时,就会深深地体会、领悟到大自然的生生息息,也能感悟到人生的变幻无常犹如月圆月缺,花开花落……。高兴也好,悲伤也罢,要走的终须会走,留也留不住,而生命中的欢乐烦恼,悲欢离合,热闹寂寞,也只不过是岁月河流上的两岸烟云,转瞬即逝,飘然而过。倘若心能真正地放下了,对世俗的牵绊执著自然就会淡如轻烟,心境也会变得开朗明净,只有拥有一颗澄清明澈寂然的心,才能接近禅的意境,明悟自然造化的美妙。

    纵然天是无言沉默的,可静默才是自然真正的面目,而在静默中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才能得到交流和真正的超然升华,达到“物我俱忘”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时时保持静默的心境,那么便会臻于“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境界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幽鸣五则(路智群)
下一篇:与菩萨为友(马明博)
 对佛教振兴之展望(璞田)
 极乐世界(禅慧)
 慈善的佛教内涵及现实意义(王志远)
 学佛先从做人起(陆忠培)
 生命的真实
 佛像的诞生(丁方)
 临江仙(将春峰)
 宽恕他人(露意丝茜)
 人间净土的展现(释圣严)
 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济心灯·夏之卷[栏目:慈济心灯]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栏目:体光法师]
 华雨集第五册 一六、我所不能忘怀的人[栏目:印顺法师]
 师父的爱[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十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优秀文化须继承[栏目:传喜法师]
 有的人在家修行不去烧香,不拜佛,有了病不去看病,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也不超度,是佛法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教入门 二十九·菩萨乘及六度[栏目:佛教入门]
 缅甸面面观序[栏目:太虚法师]
 第一 因缘相应[栏目:因缘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