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那的奥秘(蔡瑞霖)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9

禅那的奥秘 

蔡瑞霖

  禅(dhyana)音译“禅那”,是禅定的意思。禅虽源于印度,但却完成於中国。印度宗教心灵异常活泼,极富有想像力,所以禅定方法多端。古印度佛教还没出现以前,就有很多心灵禅修者,但那只是与“定”相仿佛的境界。佛教的禅定有更深的含义,符合佛陀的缘起观。所以,“禅那”直译为“禅定”是指佛弟子宴坐修持的境界——“定”就是禅那的内容。依此,把禅那过程与入定的境地结合起来称做禅定,表明了禅之实践的积极意义。
  修行者内心是一个汪洋大海,任凭无明风吹起,随行烦恼如波涛汹涌,翻覆不定。如何从这样的状况止息下来呢?唯有禅定才能对治之。然则,禅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简言之,在打坐的时候,修行者内在心灵完全凝聚下来,不受外在干扰,所有粗显心识被伏灭,而专注於自己内心的境地。因此,禅定要先“止於定”——静止下来,让它波浪不起。怎么能让波浪不起?禅者并不责备心灵大海面的波浪,因为那是无明风吹起的。但是,无明风从那来?从生命中幽暗面来,要把那幽暗的一面对治伏灭,令它逐渐不起作用。甚至,不仅使它不起作用,而且完全把它解消掉,永不再生起。这是禅修者内心世界的机窍,在静止的状态中默默呈现的禅机。唯有在静止的状态中,才能观察自己,而後返身回照——在定的境界中真实地观照自身,这就是“止”与“观”。不能返身回照自己,不能在内心静止的状态当中如实观照自己,那么我们就不曾真正进入过禅定的境界。
  其实,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必须亲证才有可能,这就显现相对的奥秘。所以,禅定充满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完全无法用世俗的言语来说明,它的意蕴是文字表达不尽的。换言之,禅定境界无法用各种外在的方式来显示,只能亲身体验(亲证),自在感受。因是之故,所有的修行都是亲证的,禅更是如此。进入禅定,依自己内心的静止状态来观照自己,就是要证入生命的最奥秘之处——所有的宗教都寻找心灵的奥秘处,禅尤其如此。寻找到奥秘的根源,掌握此机窍关键,才能将生命幽暗面整个翻转回来,恢复它原来真实的面貌。

摘自《普门》1996年第1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小不可轻(慈庄)
下一篇:缘起即永恒(道敏)
 无常偈
 千古楷模(星云法师)
 性善论考辩(达亮)
 慈悲是巨大的能力
 咏月诗中的禅意(王早娟)
 一句话(星云法师)
 普贤十大愿王浅析(乘云)
 脚踏实地修戒定慧(圣严法师)
 你快乐吗(王伟)
 尽形寿(莫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过午可以供佛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山法宝鬘论 结文[栏目:引路明灯]
 念佛与持戒有什么关系?[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福德日记4月21日─爱语的意义[栏目:福德日记]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药师法门与现实人生[栏目:济群法师]
 07-095闻法思维[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弥陀本愿与持名念佛[栏目:宽运法师]
 成办法会积聚功德[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植物、细菌会不会轮回?[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