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延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3

从“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

延光(根据2006年8月14日龙山寨禅修活动时录音整理)

今天,我在这儿第一个作报告,我要讲的课题叫《从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为什么我要作这个报告呢?因为在这个社会上,给宗教的定义就是唯心主义。对于我们佛教自己来讲呢,也是讲唯心的。晚上放“焰口”时里面有四句话,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上面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想了解三世一切佛的道理,你就要观察法界的缘起之性,一切都是自己的分别心所造成的。佛教里面非常重视对心的认识和把握。前不久,四月十四日在杭州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也是这么讲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心净佛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就是讲心之“用”的。

佛教认为,我们对万法的认识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个是从“体”上,一个是从“用”上。佛教的教理教义是非常高度抽象的,即没有形而上的一个“相”的说明。比如说你问什么是佛法,谁都回答不了,一说就错。虽说我们都比较执着于相,执着佛法的一种用,可是如果你不懂佛理的话,你的“用”很容易就导致错误,理事不相应,不一致,不和谐了。虽说我们从理到事、从事到理都要去领会,那么这个可以贯串理事,使之圆融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个“心”。所以我们对佛教的理解首先要从“心”上去理解的。这个心是什么东西?

这个心可把它理解为佛性、万法的本源,我们的真如自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因有心的差别而才有凡圣的差别。怎么把这个心体现出来,你把这个心体现出来也就把佛性体现出来了,就是把我们正法体现出来了。所以最后有个用的问题,用是什么呢,怎么个用呢?必须要有具体的行为的指导,你不能说我认为这样是对的,你认为那样是对的。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就不对了,绝对的真理只有一个。

我们信佛的人,为佛弟子的要记住一句话是“依教奉行”。不能依教奉行,就谈不上对佛法的任用。所以,我们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经常会发生争执,为什么人们的观点不一致,人们的行为规范不能统一,就是因为他们在佛法具体的应用上有各人的理解。他自以为是,执着于自我的知见。知见都应该放下,我们只能依教奉行,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依照佛法的引导,才能达到对佛法合理地理解与应用的目的。这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故而,我的这个题目总的概括就是这个意思:从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你理解了这句话,那听起来就很容易了。

首先我们谈谈什么叫做“心”,你既然说“唯心”,心是什么呢?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心。我们所讲的这个心,和社会上一般人所理解的那个心是不同的。社会上人所谓的心属于意识形态的,是人的意识和妄念。社会上讲的意识在佛教上叫做妄念,佛教所要表述的这个“心”是佛性,是法界的本源。禅宗里面讲明心,你能明白这个心是怎么回事,你就开悟了,你就见到“性”了,你就成佛了。根据这层意思,佛教的这个心来自于对“法”的认识,你要懂得什么叫佛法,了解佛法你才能懂得什么叫心。

如果要问什么叫佛法,那就没有办法说了。过去的祖师在这方面的公案很多。你要问赵州什么叫佛法?吃茶去!这就是佛法。你问临济什么是佛法,他给你当头一棒,这就是佛法。过去还有位大德,有人问他是什么是佛法,他左瞅瞅右望望……一句话没说,却也能让人开悟。如果我们很勉强地回答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的话,有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概括:唐代有个鸟窠禅师,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听说这位禅师很高明啊,悟道了,所以就去参访他,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鸟窠禅师回答了四句话,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了很不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禅师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

这里我们先讲第四句话“是诸佛教”,就是指以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教导。佛佛平等,无有高下,没有说这个佛比那个佛高,或者这个佛与那个佛悟出来的道理有不同的。如果有人说这种话,这个人就是外道邪教。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过去未来所有一切佛悟出来的道理都是一个样的,一个道理。既然他们所悟出来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一个佛的道理也就可以等同于所有一切佛的道理。是“诸”佛教,所有十方一切佛都是这么教诫我们的。这个意思就是,当我们对佛法的甚深义理很难理解,很难回答清楚的时候,只能用一种行为来给予说明。什么行为呢?正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真正谈到佛法的话,实际上我们要强调的是出世间法。佛教的世间法即世间共通性的善法。既然是共通的,怎么能体现我们的特有和高尚呢?所以,佛教要想体现什么是佛法的话,说到底还是鸟巢禅师说的第三句话“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在佛教里面只能算作是世间法,不算出世间法。既然是世间法,它与其它的法门都是共通的。基督教、儒教、道教也好,都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印度有一种邪教执持一种戒取禁见,这个“见”就是邪见。它邪在哪里呢?他以恶为善,以善为恶。让你去杀人,杀人可以升天,杀一百可以升第一层,杀两百个就可以升到第二层。干坏事越多越好,升天越快。除了像这种不被世人所能接受和容忍的邪教之外,其他所能被世人道德规范所能接受和容纳的诸家贤圣学说,无不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我们为佛弟子的不能糊涂,你不能听某个宗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哎呀,这们佛教也是这么说的,咱们哥俩好吧。”不行的,不要看很多宗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认为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还有儒教,什么《弟子规》啊,《了凡四训》啊,很多人现在都在搞儒教的道德教育,也是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上做文章。所以说,我们提到佛教的时候,不能仅仅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佛教了。这个只是很浅层的东西,很肤浅的东西。既使是不信教的人,也不懂什么儒教道教佛教等,纵是一般没文化的老百姓,也知道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因为做好事他就会有很多的出路,你对人家有帮助将来人家就对你有帮助,大家都明白这个因果规律嘛,这有什么玄妙的。当然在行为上,如鸟窠禅师所言,八十老翁做不到,是一桩伟大的事情,但我们是从义理上来谈论佛法的第一义谛。不明白这个道理,纵使八十老翁做到了,也了不了生死,后半生还来做行尸走肉。

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每个人做好事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那些骗子,象李洪志那样,他让你跟他走,看似为了你好,其实是为了引导你往邪路上走。所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体现不出佛教的伟大,体现不出佛教的真理性。真正能体现佛教特质是鸟巢禅师说的第三句话:“自净其意”。这个“自净其意”就和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有关系了。

自净其意,什么叫意啊,意就是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意念,也就是我们的妄想,我们的妄想是怎么生起的呢?为什么又说它不净呢?为什么要把它净下来呢?我们所讲的这个“净”,并非说它原来很脏,很污秽。这个妄念生起的时候是依他缘而生起的,依诸法因缘的使然而生起来的。自净其意,就是佛陀教育我们怎么去认识的佛法,怎么去认识自性。你只有自净其意了,你才能认识到佛性,才能知道佛要我们最终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所要体现的是什么。平常说“体现体现”,就是说我们的法身本体没有显现出来。为什么显现不出来呢?就是因为被妄想遮盖蒙蔽。我们要把这个妄想给驱除掉,消灭掉。你消除它总是要有方法啊,这个自净其意的方法很简单,要从根本上下手、用功。怎么从根本上用功?你感觉这个意念生起来了,当即就把它转化掉。转八识成四智,使妄念成般若,不需要你消除,你消不了的。因为妄念的本身就是我们对它一种错误的执着。这个妄念纷飞不断,坐在这儿静不下来心,它是从什么地方生起来的?你根本就不知道,它本来没有的,这个东西是凭空生起的,无中生有的。你知道它原来是不存在的,它现在为什么出现了呢?是因为我们对外部环境的执着而产生了这个妄念,被我们错误地认为是心的能动性。我们对外部的执着是从哪个地方执着的呢?是我们眼、耳、鼻、舌、身对外界色、声、香、味、触的接触,而产生的识,六根六尘十二入加上六识共十八界而有了意念即“心”的存在,由是而产生的执着。了解了十八界,就会知道妄念从哪儿来的了。妄念即是五蕴之色、受、想、行、识中的这个想。想后面问题就多了,属于唯识学的范畴,不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了,我们今天只说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这个主题。现在大致上都知道心是怎么回事了,它是怎么来的了。

谈到心的时候,我们要有两种理解:真心和妄心。一般世间上对妄念错误地执着,认为这个就是心,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把这个错误给纠正过来,来认识我们的真心。真心是什么呢,那叫法就太多了,教内可以用一百个名称去概括。你说如来也可以,说自性也可以,说真如也可以,说佛性也可以,一真法界、毗卢性海、常寂光都可以。你悟了之后,什么华藏世界都是当前世界的自然显现。所以说我们修行用功必须要从这儿入门的。

有一个例子,六祖惠能大师在黄梅五祖那儿接法以后,因为当时有人要与他争祖师衣钵,欲加害于他。他就逃到广东去了,因为他老家就是广东的嘛,一逃就逃到了广东广州的法性寺,就是今天的光孝寺。我们看过《六祖坛经》的都知道,惠能当时在五祖那儿接法的时候还是个居士的身份。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以后,他就是六祖了,可六祖没有现僧相啊,他到广东以后,要落发,要披袈裟现僧相,还要受戒。你不要认为他当了祖师了就可以不用受戒了。愈是祖师、菩萨或佛,愈要受戒给我们凡人作榜样的。这个大家不要搞错了,认为圣人就可以不用守戒了。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因果,他们不会犯戒,不昧因果,我们还是昧因果的,不明白因果的人。六祖他不昧因果,但是他为了这个传承,为了圆成他如法的身份,他受戒之后,就可以以一个祖师的身份出来讲法。他开始讲法就碰到这么一个事情,该寺有一条幡,风一刮幡就动,一个和尚说:“幡动了”,另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好像故意在与他打机锋斗法。其实并非两个人不懂因幡而显风动,因风而显幡动,不是不明白,而是落偏了。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六祖就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们讲佛法讲到至高绝对的那个地步是不能用语言说出来的,语言能说出来的东西都是错的。六祖大师的话也不是绝对的,为什么呢,你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就是错的。六祖之所以这么说,目的是为了让你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还是幡动还是风动。禅宗那些祖师公案都是有把柄可抓的,所以六祖那句话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有针对性的。

六祖还有一个偈,大家都可以背出来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也有把柄可抓的。神秀大师把心比喻成菩提树和明镜台是不对的,因为心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既然是比喻了,你就不能把它当作一回事。这首偈子是根据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作的。六祖的偈子在修持上让人摸不着头脑,容易堕空。在修持上由理到事如果要有一个方法可循的话,还是神秀大师的偈子对我们的修持有一个直接的指导意义,最起码我们知道怎么用功了:“心,如明镜一样,要经常地拂拭它。把它的尘垢经常地擦擦干净,它光明的本来面目就显现出来了。”这是一种指导我们实际修行的方法。如果按六祖偈子的话就完了,你就没办法修行,你只是开悟,他只是让你开悟。禅宗只讲悟道,悟道是非常关键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你就成佛了吗?你成的这个佛指得是佛性,佛有三身啊,有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你成就是哪一种佛呢?只是见到了他的法性。如果真正要修成一个圆满的报身佛,要把无始劫来染成的习气烦恼和尘沙惑都要断尽。现在你开悟了,可是你的习气并没有断,只不过让你悟到什么是佛性,但这个佛性,你虽然悟出来了,你能否时时刻刻地保持它,让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你的所有言行举止身口意三业,都与这个佛性如如一致,你能保持与它一致,你就是佛了,当下就是佛了。

我们所有的一切行为习惯还建立在贪嗔痴的基础上的,虽然你可以悟道,可你只是道理上的悟。你的行为,你的人格和你的佛性的行持体现都没有特别的。所以,我们讲心的时候,仅仅让你知道心是什么东西。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我们修行出世终究要明白然后要保持的一个东西。佛教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就算明心见性了,“啊,我开悟了!”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我们佛教要我们来修行,费了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佛教说的“三大阿僧只劫”不是数量上的,不要搞错了,认为三大,就是三个大劫,不是的,这里代表无限长的时间。经过这无量数劫的时间去成佛,成了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用世俗和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什么用也没有。但是,我们还是要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成佛的话,你找不到自己的老家,找不到真实的自己,看不到你的本来面目,你在梦里面醒不过来,这种状态多难过啊?这种状态是一种迷失的状态,迷失自我,迷失本性。由于对自我的迷失,他就会永远在六道里轮转。在六道里轮回,你就要体验六道轮回给你带来的业报的感受。什么感受呢?就是苦啊,对不对?所以我们生活在六道里非常痛苦。当你明心见性了,当你开悟成佛了,你就会认为六道是非常虚幻的东西。在佛教里十法界都是虚幻的,但这种虚幻都是对过来人讲的。你如果开悟成佛了,你是菩萨了,你才有资格讲这个话。你还没有成佛,你就不能讲十法界是假的,是不存在的。它绝对是存在的,而且让你有一种真实的感受。

我经常喜欢举这么一个例子,常与我聊天的人都应该熟悉,我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做噩梦。做恶梦的人,当处在梦境中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当你梦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梦到恶鬼或让你感到恐怖的场景的时候,是不是很害怕?也许你醒来以后会感到可笑:这种状态只要在我活着的时候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啦。我们活着的人看到一个死人躺在那儿谁都不会怕的,人死了那只是一个死尸了,不会动,又不会咬人,怕他做甚。但当你在梦中遇到了一个死人就会让你非常地恐怖,非常地害怕,为什么呢?就是平常讲的,我们在白天醒着时阳气很重,在梦里面是一种阴气,是一种孤立的状态,非常孤独,没有人陪伴着和你在一起。或者梦见恶人来害你,你想跑都跑不动,拼命地往前爬呀爬,后面人家追着要杀你。或者梦见一个恶魔来了……总而言之,我们梦到恐怖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吓一身冷汗。反之,你要梦到美事,黄粱美梦了,哎呀,也会高兴地笑醒过来。当你醒来后,你就会觉得这个都是很滑稽、很搞笑、很虚幻的,对不对?但是,你只能在梦醒之后才能说这都是虚幻不实的。在没有醒来之前,你就要受到这个梦境的折磨,受到梦境对你恐怖的折磨。既便有如意的梦境,也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

佛教说行苦啊,什么是行苦?诸行无常,万法无我,没有自性,我们面临的一切都是不能常驻不能永恒的。对我们可以永恒长久的就是苦、空、无常,人生不如意。所以我们要成佛,要开悟,要从这样的梦境里面走脱出来。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法界的真实性,什么是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我们学佛成佛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按《心经》里所言,追究到最后是“一无所得”。你没有多出一样东西。但是呢,你得到的是你实际想得到的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没办法比拟的,它是真理,是法界的真理。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成一种哲学去看待的话,就很好理解了。任何哲学,过去历代圣人和现代中外所有的大思想家,他们所要探讨的不外乎三个方面的东西: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意识形态这三个大方面领域里面的东西是所有一切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释什么是世界的本源。我们这个世界,怎么去看待它,各有各的说法。基督教怎么说呢,“世界是上帝造的”,你什么话都不用说了,这一句就完事了。上帝造的?呵呵,什么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所有一切自然规律和星系的运行都是上帝安排的,你没有办法给他抬杠。但是也有他回答不了的问题,什么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怎么来的啊?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回答不了。我们中国古人对天地万物怎么看呢,人是女娲用泥捏的,天地是盘古用斧子劈出来的。现在自然科学又不这么讲了,说人类是由猿变的。猿是怎么来的,是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最早时是单细胞繁殖……再往前推溯,这个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宇宙大爆炸以后尘埃凝聚而成。宇宙天体在不断地变化,最终它也有没法解决的问题。宇宙从何而来,涉及物质的本源是什么,然后开始研究分子结构……物质元素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而质子、中子、电子再往下就是夸克,夸克再住下一直到最基本的物质就不是点状的粒子了。 物质有无限细分结构其实最终会得出虚无的结果。弄到最后,只能说人类基于现有的科学手段所能探测到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但这并不代表说这个就是物质最彻底的基本元素。科学在不断地进步,不停地往前发展,我们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还要继续去探讨。用毛主席的话说,只要有一物尚存,只要能为人类所发现,能被人认识给它取个名字的东西,它还不是物质的本源,它还可以无限地往下分解。分解到最后就是空了,所谓万法皆空,可这个空并不是世界物质的本源。

佛教说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呀,非色非空,亦有亦空,妙有妙空。这个东西又落两边了,你说非色非空,也不是真理,实际用大乘的一句话概括:“诸法缘起性空”。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你就没办法去概括它,你只能就某一具体事物说是什么缘起的。所有能被我们分辩的东西,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我们对它的一种错误的执着。万法中每一法都是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能被我们认识的时候给它起个假名而已。所有一切哲学都想解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

知道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又有何意义呢?这个就很简单了,世界观引导人生观嘛。哎呀,诸法都缘起了,我这个人也是缘起的。人是怎么缘起的啊?四大五蕴的组合,四大五蕴是怎么来的呢,你自己参究一下就很明白了。你由这个缘起法对自我执着存在的破除,你的烦恼就少了,你就开悟了,你就了生死了啊。生死是针对自我的执着才有的,你如果诸法缘起性空了,你就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了,你的烦恼从哪儿来呀?谁在受苦啊?所有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对万法存在的原因去概括的话,只能这么概括,这是对佛教的世界观的最基本理解。反过来,四大五蕴组成了我们这个臭皮囊,他不仅仅是臭皮囊,五蕴里就包括受、想、行、识等精神状态的存在,它其实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体,即有了“心”的存在。

我们道理讲了这么很长一会了,现在要考虑由理到事怎么去运用它去把握它。有人说了,这个“心”无所谓把握,它本来就是恶的。还有些人认为它本来就是善的,这是儒家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说人性之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三字经》头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相近的“性”和佛教里明心见性的“性”是不一样的。万法没有自性,皆为因缘和合,没有一成不变永恒存在的。所谓的万法其实都是没有自性的。可佛教里分明有“自性”这个名字存在,既有其名必有所指,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正是因为万法没有自性以后才显自性。我讲这个话也许有点深奥了,大家不易理解。万法无有自性,万法灭了以后那个自性才能显现。这个自性就是一个和合相,是所有诸佛如来的法身,如是也包括我们所有一切众生的报身在内。所以这里的性和儒教讲的那个性是不一样的,儒教讲的那个性是习性的性。

什么叫习性呢?习性就是通过无量劫的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围绕“我”个人对自己利益上的追求所养成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我们讲的习性。比如说,人和其它任何动物只要一生到这个世上来,都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某种些生存的本能,这种生存本能就是他的习性。当然,这个习性是先天的,还有后天的,在后天的成长中所养成的很多生存机能。我们看《动物世界》都知道,很多肉食类的鸟雀若孵化了两只以上的幼鸟,鸟妈妈如果找寻来的食物不够吃,不足以养活两只小鸟,必然有一个要把其它处于弱势的小鸟,从那很高的树梢鸟巢内驱逐下来摔死在地上。这就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习性,否则,鸟妈妈找来的食物不够吃,与其两只幼鸟都要饿死,只能留一个活了。这种例子动物世界很多,不胜枚举。人也是如此,自来到这个世上,会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有我们后天养成的习性。这主要表现在贪欲方面,贪、嗔、痴方面。

也有人主张人性本恶,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恶。人生下来都是恶的,所以你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才可能变成一个好人。基督教的教义也告诉信徒人生来是有罪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生去赎罪。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说既然明确人性是善的,为什么后来会变恶呢?因为他要生存,他要与这个世界竞争,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不能太善了。过去有一句真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乍听起来,这句话是讽刺这个世俗上市井小人的,这句话是真言啊,是经过几千年的人的经验之谈:一个人如果处在这个五浊恶世,首先自己的生存都不考虑的话,你怎么可能去为别人考虑?你自己都生存不了啦,都快要饿死掉了,再说要为人民服务,为了众生谋福利,那岂不是空话?首先要自己有能力生存。地藏王发个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也发个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就成了笑话了,你到地狱里边是狗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地藏王菩萨想出来就出来,想进去就进去。还有,菩萨会变化,地狱里边有十个饿鬼,菩萨可以变成一百个地藏王,我十个地藏王菩萨为一个人讲经说法,看能不能度你出来。你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发这个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你自己要有能力存在,才可以去为众生谋福利,去救度众生。但是,这种“人不为己”并不是说要你去贪,去损人利己。只要你有吃的、有住的、有喝的,仅此而已。有能力生存了,你就可以去利用你的行为去度众生。如果你过贪了,那就是恶,那就是孔子讲的“性相近,习相远”。

说性本恶的对人后天自我改造过程是这么认为的:这个人来到世上,他原本是恶的,他是有贪心的,这个贪心是他无量前世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如果他这一世表现得比较好,也只是他对自己自性本恶的一种克制,清心寡欲,对自我人格利益上面做出了牺牲和付出。而说人性本善的对人后天自改造过程是另外一种解释:人本来是善的,后天的恶,是他自我的一种保护,是我潜在的有利于生存能力的开发。其实这都是落两边的,佛教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才是伟大的。佛教对人心的看法是不善不恶的,所以,祖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么时,才是我本来面目。”这才是我们的本性,等你有了善念和恶念的时候,那已经不再是我们原本的心了,离原来的心就远了,再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对于这么一个不善不恶的真心,也就是我们的本如自性,怎么去认识它呢?怎么在行为上去体现它呢?说到这儿就涉及到了唯识的范畴。又回到前边所讲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此可知,现在的这个心,是无始劫来为了生活养成的一种习气,这个习气会进一步地回过头来影响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维产生的一切妄念都带有贪、嗔、痴这些特性在里面,包括我们对世间万法的认识,也是遵循过去的一些经验和习气作出判断的。

比如说一个小孩子刚来到这世上,父母要教他认识这个社会,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告诉他:“远处的那个是山,近处的这是水,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个房子。”这个孩子就会认为那是山,那是水,这是房子。如果有人把他的房子给烧了,他就会哭起来:“哎呀,那是我的家啊,以后没有房子住了……”如果当初他父母用另一种说法,告诉他:“你现在所处地方是几块木头,是几块砖头瓦片,临时搭起来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不长久的,坏了还可以做新的。”这样,再有人去烧他的房子他就不会哭了。所以我们人类众生从小所被灌输的对世间的认识就是对错误的一种执着。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却看不透那山其实就是一些石头、树木、植被和土层……人们对万法的认识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是唯识的。唯识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六根对六尘的错误判断和不应有的执着。由于这种错误的判断对我们后天的指导有一种能动作用,也就是唯物主义的意识能动性——当你的意识生起的时候,它对你的行为有一种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也跟着是错误的。由是,我们一切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都是不理智的。所谓不理智,指不是建立在佛教的那个道理基础上的,没有智慧的一种行为。所以佛教非常强调要开发智慧,关照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有了般若才有波罗密,才能了生死,才能引导我们到达彼岸。

我们平常所谓的这个心,实则是唯识所成的。唯心和唯识是有差别的,唯识是比较浅层次的东西。佛教里如果讲凡夫习气的时候,讲凡夫对法界错误执着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唯识的。如果讲佛性的时候,讲基于菩萨智慧上的一种行为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再说唯心。所有的一切行为和形式都是唯心的表现,这种表现会给我们带来业力。由于我们这种对万法错误的执着对我们下一步行为的一种指导,又会让我们进一步地错上加错,最后给我们带来业力。这个业是什么呢,是种力量,这个力量不会随着我们的身体的灭失而灭失的。业是造作、行为的意思。此造作、行为对未来的影响,称为业力。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的,由四大和合的这个身体引发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带来的一种力量,我们就称之为业力。这个由前世造业来的余势力量会跟随我们的神识在六道里轮转,生生不息,让我们辗转受报,苦不堪言。

所以我们信佛的人为什么说要依教奉行,所有一切的行为都要依靠佛的指导。在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如果我们开悟了自己就是佛了,所有的行为都能与我所悟出来的道理相应,都能时时刻刻地保持一致自不待言。在没有悟道之前,你的行为为了不让它发生错误而产生苦的业报后果,最好的办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也是佛陀对僧人等四众弟子提出来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四圣道里——四圣就是十法界里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在有佛法的时代,依佛陀声教悟四谛法而入道的,称声闻乘弟子。如果在没有佛法的时代,自己通过了悟十二因缘参悟人的生死,最多可以证辟支佛。辟支佛不是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个佛,他仍还是小乘的境界。我们现处有佛法的时代,我们是佛的声闻弟子,要依靠佛的言声,依靠佛的教导来修持,这就涉及到一个依教奉行的问题。

依教奉行不是表现在嘴上的,他要用实际的行动展示出来。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还是假的修行人,是真信佛还是假信佛,最主要的区别和判断标准就是看你是不是依教奉行了。有那么一种人,也算是佛教信众里面成份最多的,星期天集中念佛时,你劝他:“我们皈依去吧。”“哦,不用,只要心诚就行了。”心诚则灵,这句话平时被人说得最多的。心诚则灵吗?刚才我们说了,他所谓的那个心是什么玩艺啊,他说的那个心实则是一种妄念,这种妄念的意思是“我心里有佛就行了”。实际上呢,他并没有按佛的教导去做人,该吃吃,该喝喝,吃喝嫖赌一应俱全。这就是信佛了?我就不明白这怎么能算信佛!所以,说心诚则灵的人实际上心不诚。为什么呢?真正想说明自己心诚的话,你就要表现出来。你不表现出来怎么证明你心诚呢?因为这个心是个虚妄的东西,是种妄念,他的一切心理活动造成不了多大的业力——我们讲的业力并不是都指的恶业,业包括善业和恶业——我们的修行是为造善业。为了增加进道资粮,为了契入佛道,我们也要造业,但我们造的是善业,让我们成佛的业,是让我们开悟的业。那么这个业你就要通过身、口、意行为造作出来。不然,只在心里有这么一种妄念存在,它产生不了力量,也就是它产生不了让你开悟成佛的驱动力。那个说心诚则灵的人,等于一点用都没有。我们要依教奉行,佛陀教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佛陀教我们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但是有一条,我们不是无条件的依教奉行,更不能以凡夫的知见去曲解佛法,因为有些佛教的要求是我们现有的力量理解不了也做不到的。如果你能做到的事,你就不要找理由去敷衍,去搪塞,去回避。如果你要回避,你最好不要向人宣称你是佛弟子,你是受了某某戒的居士,是个修行很好的人。相反,你应该表示惭愧。所以到此,我们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要依教奉行了,依教奉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有些人讲,那只是一些形式嘛,心诚则灵,不要流于形式,不要搞形式。当然,我们也是反对搞形式化的,这个形式你看怎么去理解。如果这个形式是做秀,是一种自我表现,籍于追求世俗功利性的表现,这种形式就是我们所要坚决排斥的。对佛教里的形式化有我们有两个方面的需要:一个是弘法的需要。二者是教制传承的需要。

一些信仰其它宗教的人对我们批评最多的就是说我们拜假佛,指责我们拜的佛菩萨都是木雕泥塑的,有什么用,又不会跑不会动的,你求他他能保佑你什么?他们却不知道,我们是借假修真啊。我们自己的这个身体都是假的,我们对自己都不执着,谁还执着那个菩萨像呢?可是你也要明白,这个假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要利用的,正是我们所要通过他实现目的一个途径。反过来说,如果你真正开悟的话,你也不会认为他是假的了,为什么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作假时假也真,有作无时无也有。真的在哪儿呀?真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因为所有一切万法假相全部都是由如来法身生出来的,它本身就没有超出如来的法身,你能说如来是假的吗?当然不可以啦!明白嘛,这句话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有人说这怎么不是假的,那不还是木雕泥胎的吗?我刚才讲了,什么叫法界,如来的法身,就是整个宇宙万法的本源,那就是佛,就是法身佛。我们这个假的像是不是在法界里面?有没有超出这个宇宙?他既在法身里就是如来的一部分变现啊。过去有偈子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如果你要认识到什么是“心”了,“真心”、“自性”、“本如”、“佛性”……山河及大地都是如来的法身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如来,鸟语花香无非化佛。这就很明白了吧,我拜这个假的也是如来。但是我们毕竟还不能达到时时都能保持那么高的境界,那么清醒的理智。要借助这个形式借助这个假象来把我们真正的宝藏给挖掘出来,这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地方。再说了,真正着相的是那些拜一神信仰的宗教,认为他们所信奉的偶像才是万物的主宰,那才是着相的不能再着了。佛教是不着相的,众生皆可以成佛嘛,成佛以后进入涅磐境界,去哪儿了?无相了。无相才是实相,实相非相,无相实相。所以啊,佛教是不着相的。但我们形式是要的,在没有开悟之前,我们要通过形式来追求自我的开悟和认识,同时也是借助这个形式弘扬佛法。比如说,有很多的人到庙里来,看见这个寺院,看见佛像,他就会意识到佛教的存在;看见经书他就意识到正法的存在;看见僧人他就知道佛教的慧命存在,佛教的血脉还没有灭失。无形之中我们一句话不说,一言不发,只是这些事物表现给他看,他就种下善根,与佛教结缘了。什么人是最痛苦的?八无暇: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有这八难的众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能值遇三宝,是很痛苦的。我们现在有这个机会,正是有这个形式的存在。有寺院,有佛像,有僧人,有经书,有人讲经说法。包括佛菩萨的名字,佛菩萨(像)穿的衣服,戴的手饰,结的手印和摆的姿势都是一种表法,都有一种内涵和含义在在里面。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形式搞得过头了。现在有些出家人或居士,搞佛教活动时做秀的成份太高。好像他所有一切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宣传个人,搞个人崇拜。表现出很多形式的东西与佛教相违背,与戒律相违背。如穿什么百佛衣,或者把当官的请过来捧场。追求世俗名利,个人表现欲太强,把个宗教活动搞得像唱戏的一样,这恰恰正是佛教所要反对的。

佛言:众生习恶,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恶生于心,还自害形。在《五字真言》里不是说“欲吐反食不识味”么。人呕吐出来的东西再把它吃下去,谁能吃得下去呀?但有人却能吃下去。我们出家信佛,皈依,修行,就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贪、嗔、痴。所有一切都应放下,随缘自在,清净无染,返朴归真。谁知你出家以后更加追求这个本来应该被抛弃的东西,那不是与你出家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表现,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表现。在家佛教徒表现最突出的也是把世俗的恶习用到了信仰生活中来。例如,他皈依的时候总要比比看谁皈依的师父地位高,谁的师父出名,比谁拜的师父多。出家人比谁参学的地方多,比……我们就不说了。

总之,我们佛教要借助形式,表现佛法,表现一种修行。

说到修行就很关键了,《少林寺》电影有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是编剧瞎编的啦,《少林寺》导演张鑫炎老师经常到我们寺里来,前天还在客堂里给我们写字,我倒忘了问他那句话是谁编的。其实,少林寺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少林寺有一幢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亲自签名的石碑,详细记载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上面并没有皇帝允许少林寺僧人可以吃肉的记载。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必须要表现在戒律上,为了追求世间名利而违背戒律,那就不是依教奉行了。我们要通过这些形式体现佛法,体现修行,你必须要依佛教旨,不能再妄谈唯心。一些人还仍然坚持:“我们心诚则灵,不要流于形式”。那么这句话我们可以反过来去理解它:既然你不着相了,为什么你很在意自己的“不着相”呢?这不等于着了“不着相”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他说,哦呀,我什么事都不会表现在形式上。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想给人造成一个感觉他是一个不着相的。

我在1987年的时候到少林寺出家,认识了几个长辈,有个叫永K的师叔,他在少林寺还算是个很讲修持的人,喜好坐禅,很是用功。后来嫌少林寺太繁华了,主动舍弃优越的待遇,发心到终南山住茅蓬,真是不得了的让人钦佩啊。很多人护送他,把他送到终南山,结果三年后他“开悟”了。回到少林寺,在永杰法师的房间里叫永杰的徒弟替他出去买点吃了,说他喜欢吃鱼,要红烧的。永杰法师的弟子是一个在家的年轻人,在那学武术的,替他把鱼买回来在房间里吃。当时我站旁边看傻眼了,等他吃完,我问:“师叔,你怎么可以吃鱼呢?”他批评我:“我说,你怎么不开悟啊,你怎么看我在吃鱼啊,我吃的是草。他这个鱼是吃草长大的,这个鱼是草变的呀,我是吃草啊!”我只好说:“师叔开悟了,真是不简单!”像他悟出来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不着相了?!鱼都看不出来是鱼了。学济公酒肉穿肠过,可人家济公长老吃个死的可以吐个活的出来,但这位师叔不知能否变个活鱼出来。反正当时我听他一说,真认为他开悟了。现在我才知道,他是犯戒的,绝对是犯戒的。他没有那个神通,他变不出来一个活的。所以说啊,你不着相可以,但是你不能昧因果啊,你不能忽视因果的存在。

有很多的居士看见人家去受五戒,就横加劝阻:“受什么戒啦,受戒以后就不自由了,就不能吃肉了。”他却不知道守戒的目的是什么,守戒的目的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的,为了防止我们造恶业,落因果,给我们将来带来不好的报应。一个人如果在心里能做到“心地无非”的话,就是你开悟了,你的心就是菩萨,你的灵光闪现,你的佛性现前,你能时刻保持与它一致,你自然就不会造业,自然就不会做犯罪的事情了。他可以不去受戒,不拘于形式,他本身就没有因果可言的。可是我们还没有到那地步,我们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你做不到心地无非,做不到时时刻刻与你的佛性保持一致的时候,你就要依靠外在的形式来约束你的行为,这就是戒的力量,也是对戒律的一种执着。一般执着是错误的,业也有善业也有恶业,执着也有针对虚幻的恶的东西,也可以执着于健康的好的东西。对戒律的执着,正是为了防范你行为的因果给你以后带来一些不好的报应。你不去守戒,时时刻刻在造恶业,因果对你来说是不回避的。你要懂得,佛教最终讲的是因果两个字。虽说八万四千法门,无论小乘的四谛法苦集灭道,还是大乘的诸法缘起性空,你纵使开悟了,最终还是落实到因果方面。我告诉大家,佛教没有什么深奥的,越深越奥,奥到最后却变得平常了,平常得就只有两个字了:因果!

说到因果,也就又回过头来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你没见过哪个菩萨去杀生害命,去造恶业的吧。要是有人说:“我是菩萨的化身,和你们不一样,我可以吃肉,我可以杀生。”这绝对是个假菩萨,是个骗子。为什么呢,菩萨不会在众生面前表现犯罪行为的,他怕引起人家误会。所以,我们讲一切唯心到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到底怎么个依教呢?在行为上,依照戒律,依照佛制,去做一个好的佛弟子,努力完成我们的道业,这才合乎我们的信仰,合乎我们的身份。同时,这也是建立在智慧上的一种行为,你既然不着相,你也不要着“非相”,更不要着“非非相”。什么叫非相呢?比如说,你到庙里来,看到有人在烧香在拜佛,你说我不拜,我才不拜呢,只要心里有佛,心诚则灵,不需要搞形式的东西。有这种想法的人,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情况是他不是真正信佛的,碍于面子,认为烧香拜佛是迷信,有失他的身份,自以为是,放不下世间法的那些知见。第二种情况可能他真是开悟了,不执着了。但这种悟绝对不是真实的悟,是有意识地强迫自己从道理上进入的一种不究竟的悟。他认为佛像是假的,可以不拜,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多做好事去表现我的这个信佛的精神。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像台湾的慈济功德会,他们的会员有的也不去拜佛烧香,甚者还有天主教徒来加入到这个组织中。他说我们可以不拜佛,可以不念经,但我们实实在在地做好事。这个话又与我们前边讲的道理一样,又回到世间法上来了,这种行为完全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你反过来就不想想:既然你对佛教都可以不着相了,认为拜佛是一种着相,那么,你刻意不拜佛同样也是一种着相。你看这个人:哎呀,我不着相了!我们从反面去看,这个人不是从这个坑跳到那个坑里去了吗。不着这个相却着那个相——那个不着相的相。

正确的做法就是要表现得与平常人一样:不违圣义,顺应世法。别人认为拜佛是对佛菩萨信仰和虔诚的表示,那我就拜佛。大家认为某种行为是对众生有益的,我就尽力去做。做了以后,你不要执着于它的功德,执着于它会给你带来好处,那就是一切随缘了。凭我对佛教的理解,有几个佛教术语现在被大家用得很烂。一个就是平常心,一个是随缘。这两个词被用得最烂的,动不动就是“随缘随缘”。两个和尚一起出去到饭店吃饭,人家老板说没有素食,只有面条,是带肉丝的,要吃就吃,不吃拉倒。你说“我们随缘吧”。呵呵,这个能叫随缘吗?如果我实在找不到第二家,不马上充饥有可能影响到我的生命,这倒也行。如果你是托钵乞食,到白衣家里讨饭,佛制有规定,吃什么由不得你,你不能说:“大妈,我今天吃米饭不吃面条”“大叔,我今天吃馒头不吃稀饭”。这个是不行的,人家给你什么你就得吃什么。你说:“啊,有肉,不吃!”倒掉,这也是不行的。这时候人家给肉你也要吃。只要不是托钵乞食的人,只要你还有可以自主选择的余地,就不允许你吃肉。这是比丘戒律的规定,托钵乞食嘛,人家给你什么你就得吃什么,给你肉你也可以吃的。所以,我们要想改善伙食的话就去托体去,不要在寺院里过堂吃饭(玩笑话)。所以说,不要一昧地随缘,不能把随缘变成了随俗:一个和尚,今天过生日,请客吧,好,蛋糕送去了,再掏个红包……还有认识的居士,家里的小孩结婚了,到居士家里送礼,搞得很俗气,还说是随缘随缘。不要再说这个话了,真是很丢人啊。不要自圆其说了,越描越黑的啦,谁不懂得这个道理呀。潜意识里边,那种行为的背后,有种什么动机,谁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啊。

我们不要把随俗当成了随缘。随缘是一种智慧的行为,你开悟以后,这个人,这个事,这种行为,我怎么去对待,它会给我带来一种什么结果?就是平常说的诸事不昧因果,你不味因果,你所有的行为都是随缘的了。你有本事去度众生,这个人是什么根基,采取什么方式度他,对他适合讲什么法,适合给他受哪些戒,适合让他修哪个法门。你知道他的根基,选择什么法门度他,也要根据他的意愿。自己怎么修行,这种修行会给你带来什么结果,也要随自己的意愿。随缘要有般若智慧的存在,基于这个出发点的行为才能叫做随缘。还有就是平常心,我们讲“平常心是道”。这个道,指的是正道。什么是平常心?开始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这个性是习性,这个习性是受因缘的影响而形成的后天的一种业习,已经不是我们开始的那个心了——即不再平常啦。我们的心并非众生的妄心,表现最平常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原来所拥有的那个东西。众生皆有佛性,菩萨的心也不是比我们高高在上受我们崇拜的。菩萨所行持的就是平常心,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一切建立在不昧因果基础上的。如果我们把凡夫在世间养成习气的这个心当成平常心就是错的。但,在运用上我们不能把它搞得太过于高深。

在讲佛法时,我们对佛法中的体用和理事要给予了解。理、事,体、用。道理是道理,事情是事情,有些道理并不代表可以通过事物表示出来的。我们佛教网上就有理事不能圆融的人,他看的书很多,懂得的道理也很多,写出来的文章长篇大论的。和我一样,仅仅是个搬运工,做小生意的,现炒现卖。为什么这么损人,对人家不够尊重。并非我不尊重他,而是他们也不够尊重别人。讲经说法的时候,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他的习气丝毫没断,当你对他的说法有些意见的时候,他会攻击你,他会骂你,强制让你接受他的观点。当你揪住的颈项,引经据典,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无以反辩的时候,他会顾左右而言他,转过来攻击你的人格:“你这个人多事,想找麻烦,废话!”开始骂人,再不与你就事论事了。这种人是心口不一的,他的这种心态习气完全是社会上养成的习气,和佛教的般若波罗密没有一点儿关系。他写的东西再多,搬运的东西再多,终究不是他的。甚至有的人还靠这个吃饭,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佛学大家,佛学研究者都是靠这个混饭吃的。哪儿开研讨会了,一个请柬发过来,马上跑过去,车马费报销,一篇文章重复利用,多次递交,这家杂志发一遍,那家杂志发一遍。今天到这个会上读一遍,明天到那个会上还是那篇文章。谈起佛教的命运来忧国忧民,头头是道。再看他自己,该喝酒的喝酒,该抽烟的抽烟,这种人我们见得多了。在电脑前面没有人看得到,谁也不知他什么样子,他可能正一边抠着脚丫子,一边抽着烟,给别人大谈修行之道呢。还有在网上皈依的更是乱来,皈依是一种如法羯摩,要求师徒现前,口口相授,直溯过去,与释迦佛法脉相连,无有间断。现在倒好,在电脑前网络皈依,在线弘法,在线做佛事。你面前放置的是电脑,你对着电脑叩头,难道想皈依电脑?我们看重形式对弘法的作用,但这种不如法的形式是要不得的。佛教并不排斥形式,但形式必须是佛教里面有传统和节制的,而且足以借助这个形式表达一种智慧,表达一种如理如法的行为。

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着重于对宗教生活的实践。虽然佛教也同样强调信仰的力量,但这种信仰不同于以“信仰至上”为全部内容的其它宗教。在对佛教具足圆满清净平等的信愿背后,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动力,由此而驱使我们通过对戒、定、慧的身体力行而达到成佛的目的。依教奉行,以戒为师,是体证和实践佛法的具体表现。佛临涅磐时嘱咐弟子:“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律,世尊八相成道,以身垂范,演扬佛事,度脱有缘。其静默堪忍的圣量,圆满无缺的智慧,岂不足以让我等为之起信。在座诸位自皈依三宝,当以佛为师,依佛教诫。让我们在今后的修学过程中谨遵佛敕,依教奉行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择法与宗派(延光)
下一篇:要吃苦(广钦老和尚)
 在死亡边缘的三要道(宝僧)
 落花寻僧去(林谷芳)
 灭苦六度
 法的语言(阿姜·查)
 教诫(阿姜·查)
 浅谈佛教与社会(今良)
 客观的真义(尤智表)
 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陈义孝)
 祖师劝念佛
 痛苦不是全部(一行禅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专心念自己的本尊,是否再加念其他佛号?[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佛陀业功德(益西彭措堪布)[栏目:基础佛理]
 其实不想走[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栏目:锺茂森博士]
 32.读虚大师《佛教革命失败史》之后[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一将难求[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珍惜人身(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