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择法与宗派
延光
关于择法标准
念佛法门借信愿行以求往生西方净土,生净国的目的是为了圆成佛道,圆成佛道的标识是证悟涅槃,涅椠要具三要件:一解脱,二法身,三般若。净土法门之所以得十方佛共赞,缘于阿弥陀佛是本尊本觉,念佛方乃始觉,十方诸佛所证之法身正是弥陀净土。只此在本尊本觉上直接了当地修持即是难信之法,故十方诸佛由衷感叹。然而我辈净宗学人自不应以修净为傲,视他宗为旁门,以为假于方便,不似净宗通道直达云云。何以故?净宗虽在庐山,然而能否识庐山真面目者并非以此为准。世尊权实设教,随机应变,其义趣无二,或先悟后修,或先修后悟,总未免顿渐。净土一法,不唯西方一处,尚有药师净土、弥勒净土等,生西生东,去与不去,皆随各人愿力。成就无上佛果,亦不以此为准。总之,不管你在于何处,只要证得涅槃三要件,你就是佛;未能证悟解脱、法身、般若,纵生西方,亦枉付盘缠,仍要怀胎花中,待无量大劫后一朝分娩。
言及于此,所以我以为择法之要素即你所选择的修习法门是否有利于解脱知见、法身证悟和般若修习。净宗学人若褒己贬他,排斥择法,实于弥陀愿力相乖。《弥陀经》中云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阿弥陀佛既是法身本土,花鸟无情自然广宣法音,宣说内容如果加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正是统摄一切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彼佛国土无情宣说七菩提分第一之择法觉支,就是讲的对机择法,而非独讲念佛一法,否则就不曰为觉支了。
又言“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何解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继续求证本觉妙明,安住于觉正净自性无生法忍。
关于宗派执著
在现实中,对修持法门的斟择取舍一定要体现出佛教应有的理智,不可一窝蜂地死跟着一个目标。老年信徒,由于人生时间的紧迫和无常,对三十七道品和四摄六度已无有时间和信心去逐一学习体验,他们所要追求的是临终关怀,先保证自己能在死后横出轮回,至于横出之后下一步干啥就无关紧要了,甚至有人认为一劳永逸去极乐世界享福呢!对于年轻人,虽同样有无常随伺,随时有舍报的可能,但我们毕竟不可以每天坐在那儿念佛等着往生吧?如果你仍选择念佛法门,你就应该赋于这个法门更多的内容,或修定,或开智。
念佛求往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色身舍报式的往生,一种是现前证悟华严的往生。前者生死未了,后者己趋无为,你该选择哪一种方式呢?
这只是对选择修习净土的人而言的。其它不适宜修净土或修习净土仍无所获的人,大可不必局限于所谓的“不加杂”之说。对于加杂不加杂有三种说:一是佛说,深入经藏,所作已办俱诸佛法;二是祖师说,不加杂目的是强调对主修方法的专一,对教理上仍提倡读诵大乘,具诸善法;三是现在某些净宗学人自己的提倡,不加杂就是不学习通融其它法脉。某地就有一个净土道场,对其它宗派竟到了同仇敌忾的气势,这已经不是择法问题了,而是某些功利思想在作怪。
摘自《彩云法雨》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