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话 陈代的佛教概况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9
陈代的佛教概况——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七

方之

   陈朝,是南朝时期最后一个朝代。先后五位皇帝,历时33年(557—589)。陈代诸帝,都信奉佛教。这里先从陈朝的创建者陈霸先说起。
   陈霸先(503—559),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在乡里做小吏,后随萧映到广州。因参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有功”,被任命为西江督护和高要太守,掌管七郡诸军事。梁太清三年(549),降将侯景作乱,攻下台城(梁宫城),梁武帝萧衍困饿而死。其后陈霸先从广州发兵三万平叛,与另一主将王僧辩率领的部队会合之后,平息了侯景的叛乱。在平叛过程中,陈霸先建了大功。但是在立谁为帝的问题上,陈霸先与王僧辩发生了分歧。陈霸先先发制人,攻杀了王僧辩,得手之后,立萧方智为梁敬帝。因此陈霸先被封为陈王。梁太平二年(557),陈即废萧自立,国号陈。
   陈霸先当上皇帝之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仿效梁武帝萧衍的作法,信奉佛教。他开始修复被侯景破坏的佛寺,设无遮大会,大行布施,并舍身为寺奴。他还出展佛牙(即南齐高僧法献从西域取回的佛牙),亲自礼拜。其后陈代诸帝亦学他的榜样。著名佛教学者黄忏华先生概括陈代诸帝奉佛的情况说:“建康(今南京)旧有七百余寺,因侯景事变受到严重破坏,到了陈代,多数修复。武帝(557—559)曾设四部无遮大会,到大庄严寺舍身,由群臣表请还宫。他对于文学,据说‘广流《大品》,尤敦三论’。嗣位后的文帝(560—565),任宝琼为京邑大僧正,也在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并舍身,招集僧众举行《法华》、《金光明》、《大通方广》、《虚空藏》等忏,并别制《愿辞》、自称菩萨戒弟子。宣帝(569—582)命国内初受戒沙门一齐习律五年。后主(583—588)也在太极殿设无遮大会舍身大赦。”(《中国佛教》一,页30)。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记载陈代高僧并不多,一共只为14人立了传,其中译经2人(实际只有一人,即真谛,另一人法泰是真谛译经时的记录者,严格说,这不能算真正的译人。关于真谛,下文再详)、义解8人、习禅2人、明律2人、感通1人和杂科声德1人。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七关于陈代的译经,与《续高僧传》所记有所不同。他说:“自武帝(陈霸先)永定元年(557)丁丑至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己酉,凡经五主三十三年,缁素三人所出经、律、论及集传等,总四十部一百三十三卷”。兹就译人和所译经典略述如下:
   (一)真谛,在《梁武帝萧衍与佛教的关系》一文中曾经谈到。这里再重复一下。他是西天竺(印度)优禅尼国人,原在扶南国(今柬埔寨)弘法,于梁大同十二年(546)来到中国的南海(今广东)。梁太清二年(548)到建业(今南京),不久即逢侯景之乱。于是他被迫离开都城,颠沛流离于各地。先在富春(今浙江富阳)译出部分经典,然后到豫章(今江西南昌)。梁朝灭亡之后,他辗转又到了南海(今广东),应众请住下,又开始从事译经工作。他在陈代共译经、律、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六卷。许多重要论典,如《俱舍论》和《摄大乘论》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译出的。陈太建元年(569),他死于广州。
   (二)月婆首那,华言高空,亦为天竺优禅尼国人。他是王子,来到中国之后,先在东魏兴和年间(539—542)曾译经三部。梁大同年间(535—546)到建业,应梁武帝之请译经一部一卷。梁灭陈兴,他在建业(今南京)译出《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一部七卷。
   (三)须菩提,华言善现,扶南国(今柬埔寨)人。他“悟解超群,词彩逸俗”(《开元录》卷七)。来到中国之后,在杨都(今南京)至敬寺译出《大乘宝雨经》一部八卷。
   上述情况说明,陈代译人虽有三位,但译经最多的是真谛。陈代的佛教,由于朝廷的支持,诸帝又都奉佛,总的说来,是兴盛的。特别是梁末侯景之乱被破坏的佛寺,绝大多数都得到了修复。据统计,陈代有寺院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万二千人。这个寺院和僧尼的数字和梁代相比,虽然少了很多①,但在侯景大破坏之后的短期内恢复到这种程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注释:
   ①梁代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中国佛教》一,页31)。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北魏时期的佛教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代替皇帝出家的释智藏
 中国佛教史话 北魏时期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释道安对佛教的贡献
 中国佛教史话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
 中国佛教史话 顽石真会点头吗
 中国佛教史话 东晋时代的南方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俊朗英秀的释法云
 中国佛教史话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
 中国佛教史话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佛教史话 《成实论》与成实师
 中国佛教史话 西魏和北周的佛教概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依靠三宝[栏目:如瑞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一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阿那律尊者[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简单活[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杂阿含经卷第五(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2[栏目:果平法师]
 占察善恶业报经 18 传授三皈 善用其心[栏目:梦参法师]
 想闭关,是去寺庙还是在家里面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