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同情他人(妙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6

同情他人

妙云

  在佛典中,有一个故事叫(阿那律穿针)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

  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不睡觉。因为过度疲劳,所以眼睛瞎了。他虽然伤心,却不颓丧,反而更勤奋学习。

  有一天,他的衣服穿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十分狼狈。

  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

  阿那律感动得流下泪来。

  “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佛陀教训大家说。佛陀以身作则,给大家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了,十分感动,都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为大众服务。

  助人为乐,是佛弟子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在以“和为贵”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本精神所体现的道德关系上,有力地维护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扬弃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夹杂的封建宗法成份,实现其中伦理关系在道德上的义务的要求,反映人们对和谐、融洽环境的追求。

  助人为乐,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互助、互爱、互帮的人际关系的情感意愿;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自己与他们良好社会关系的追求。“助人”是因,“为乐”是果。“助人”是人格价值的实现,“为乐”是人格自尊的体现。

  但是,一个人总让周围的人感到对别人的事情过分关心,也不分“份内份外”,这或多或少有“干涉他人内政”之嫌。久而久之,别人也会不分什么事情,一概对你“敬而远之”。隔阂由此而生,出力反不落好。替别人做主助人为乐本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美德,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却属大忌。自己揣度他人的心意并帮助出谋划策不失为一种高超的交往技巧,但这种情形下个体的独立性同样很重要,需要予以充分的尊重。有时过分的热心可能扭曲影响了双方正常的关系,结果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佛教常用随机说法、观机逗教来度化人。光凭热心,没有智慧是不行的。助人之后,别人乐自己也乐是成功的。相反,助人之后,或是别人不乐,或是自己不乐,就应该反省自己了。

摘自《晋城佛教》2005年试刊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默读伤悲(兰若)
下一篇:禅宗的境界(易中天)
 祖师如何运用公案(李元松)
 迷时师度 悟时自度(曦比丘)
 石径山
 安祥禅的特殊意义——我对安祥禅的认识(粟一)
 小河里的流水
 佛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周齐)
 《禅》──扶我上路的人(皮囊客)
 佛教的信仰观(慧超)
 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明尧)
 流浪狗的守护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K 1174经:本经以流树为喻,教诫比丘当不著内外境界,直至涅槃。[栏目:界定法师]
 为佛陀剃发[栏目:禅定]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淫戒[栏目:大寂尼师]
 Jetavana, The Vihara[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栏目:贤崇法师]
 大法鼓经解义[栏目:智谕法师]
 一四八 豺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莲师金刚七句祈请颂[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放生仪轨并其回向篇(龙朵加参仁波切)[栏目:显密放生仪轨汇集大全]
 学佛问答 第二五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