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怨恨的本质——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水莲)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7

怨恨的本质——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

水莲

    当一个人被侮辱毁谤,被侵夺陷害,或被戕害杀戮时,他的“怨”、他的“恨”,或他的:“仇”在哪里呢?

    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着有一个“我”,在受侮辱、伤害,杀害,但“我”是什么呢?

    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也终将腐朽,那么,当其时,我们的“怨恨”要依附在哪里呢?要依附在终将腐朽,不存在的身体里吗?故知,执着有—个身体,可以受侮厚、伤害、杀害而生的“怨恨”,其实,就像执着确实有空中花、水中月—样的虚幻,因为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那时,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

    如果说身体不是“我”,而是感觉身体存在的那个“心”才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

    但什么是“心”呢?“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或“心”是永恒的吗?当我们说是“心”时,其时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不住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已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有到,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

    故知,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也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体,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也如“电”!

    当我们连一个实质的“心”,都尚且还找不到时,那么,我们感觉被侮辱、被伤害、被杀害所产生的怨和恨,要依附在哪里呢?如果连“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上的“怨恨”,不也是如空中花、水中月般的虚幻吗?   

    所以,我们之所以有怨,之所以有恨,全都是由于虚幻的“心”,和虚幻的坚固“执着”所产生,如由于这样虚幻的执着心,让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看透了“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宽容”的本质,也于焉的浮现。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忏悔的真义——解脱(水莲)
下一篇:健讹多的因果启示(水莲)
 何为八关斋戒
 法的显著特点(达西)
 我的学佛因缘(徐恒志)
 真言宗(明旸)
 姚兴及其佛学思想(王静磊)
 快乐是一种心境
 持念佛号的寓意(和锦棠)
 梵室偶谈(蕅益大师)
 导致失败人生的13种个性
 佛法本现成(林新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引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睡觉的勇猛精进——如何降伏睡魔[栏目:常善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修心八颂》第七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云栖别钞 警众八条[栏目:释门法戒录]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七一)[栏目:杂阿含经]
 安居第五十日(一):净土教法的分水岭[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三、认识三宝 二、三宝的种类[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