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忍则不恶无喧(杨国安)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6

忍则不恶无喧

杨国安

  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名罗汉叫罗怙罗,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后来出家修道,成为释遵十大弟子之一。相传罗怙罗以忍辱而著名,在舍卫国时,他曾被一些轻薄者打得头破血流,但他慧心能忍,因而受到佛的赞扬。
  《坛经》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不恶无喧。”佛教把修行方法归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对于所有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动心,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忍”成为佛教的行为准则。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说苑丛谈》曰:“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增广贤文》则告诚人们;“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程颐更说得深刻:“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忍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准则。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要打官司,请何绍基相助。何绍基立即修书—封云:“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只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读罢家书,立即让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一场官司在“忍让”中化解讲和。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各种矛盾、争执。有的人视“横蛮”为”英勇”,在矛盾和争执中总爱誓死争高低,使小事酿成大祸。有的人则视“忍让”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这两种人际关系的善恶,人们一眼即明,但要见之于行动则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双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摘自《佛教与健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大堂口(妙惟)
下一篇:受钱之过患(汤敏达)
 空花落影(马明博)
 慈悲是巨大的能力
 尼采对轮回的领悟(智化)
 罗汉、菩萨、佛陀是什么(圣严)
 打坐与禅修(无庄)
 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李豫川)
 浅谈——怪、慢、俗(长清法师)
 我的学佛因缘(徐恒志)
 道安主持的译经事业
 莫论人非(远尘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结善缘、种善根[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成唯识论疏翼 凡例[栏目:韩镜清教授]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往往想做的事情做不了,不想做的事情老找我?[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般若经》之利益众生法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E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修心,四方之风无能倾动,便得离..[栏目:界定法师]
 佛识慧集 <三六>我空真如[栏目:佛识慧集]
 奶奶不学佛,能否去善道?[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妄念随他去,不要去理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禁不起外面诱惑[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