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三因佛性(张秉全)
 
{返回 佛性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3

论三因佛性

张秉全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而不能成佛者,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故也。
  三因佛性者,谓正因、了因、缘因也。佛者,觉也;性者,不改之义。此三因佛性,人皆本具。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绝不相同,此何故也?盖由佛背尘合觉,众生背觉合尘之故,所以佛性虽同,迷悟迥异,故苦乐升沉有天渊之隔。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就是说中必双照,二谛具足,名正因佛性,此乃天然性德,不假修造而有.《涅槃经》说:“即是高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印光大师则进一步解释说:“正因佛性,即我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诸佛所证真常之法身。此则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处生死而不染,居涅槃而不净。众生彻底迷背,诸佛究竟圆证。迷证虽异,性常平等。”是为正因佛性。
  (二)了因佛性。了谓照了,就是说,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故名了因佛性。《涅槃经》说:此乃照了真如之理的智慧。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印光大师进一步作了通俗的解释:“了因佛性.此即正因佛性所发生的正智。以或由知识,或由经教,得闻正因佛性之义,而得了悟。知由一念无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尘境界,当体事空,认为实有,以致起贪嗔痴,造杀盗淫。由惑造业,因业受苦,反令正因拂性,为起惑造业,受苦之本,从兹了悟,遂欲反妄归真,翼复本性也。”是为了因佛性。
  ㈢缘因佛性。缘即助缘。就是说,—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佛性。《涅槃经》说:“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印光大师解释说:“缘即助缘,既得了悟,即须修习种种善法,以期消除惑业,增长福慧,必令所悟本具之理,究竟亲证而后已.”是为缘因佛性。
  对三因佛性之关系,《金光明经玄义》总结说:“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助缘赞助了因,了因显发正因。”印光大师欲人易了,作了生动比喻.他说;“正因佛性如矿中金,如木中火,如镜中光,如谷中芽。虽复本具,若不了知,及加烹炼、钻研、磨砻,种植雨泽等缘,则金、火、光、芽永无发生之日。是知虽有正因,若无缘、了,不能得其受用。”大师又说:“假使众生不具佛性,纵令修习种种善法,亦无成佛之理。如石不具金、冰不具火,砖不具光,砂不具芽,纵令烹炼、钻研、磨砻、种植雨泽等缘,一一经于累劫,亦无金、火、光、芽发生之事。若知此义,孰肯以性具之菩提、涅槃,妄作烦恼,生死,独让诸佛及三乘圣人曼其真常之乐,自己甘受其幻妄之苦也哉。”
  此三因佛性,正因属性德,缘了属修德,是一性两修。印光大师说:“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所谓彻证了无所得,永堕了无所失者,即指正因佛性,生佛平等,不因证迷而得失也。具体地说,诸佛顺性而修之故,背尘合觉,正因冥契缘、了二因,成为净了因、善缘因,修极而彻证自性,成等正觉;众生逆性而修之故,背觉合尘,正因冥契缘、了二因,则成染了因、恶缘因,修极而永堕恶道。而正因佛性,则无论成正觉或堕恶道,始终常住不变的。印光大师说;“众生虽具常住不交,寂照圆融之佛性,由迷而未悟,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岂不大可哀哉!”就是哀叹众生徒具三因佛性逆性而修的现象。
  此三因佛性,虽曰—性两修,但绝不能将三者隔裂开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之故。缘、了由正因而起,是离不开正因的,所以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如三点水之纵,也非火字旁下面四点之横,犹如A字三点,非纵横,非并别也。克实而论,此三因佛性即是性具之空、假、中三谛。了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所以《辅行》二说:“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三千者,即我人现前介尔一念,具足理具事造二重三千之意。此理甚深,初机难了,姑以喻明。譬如我人随起—念,意地之中,宛然存有幻象,由不实(缘生无性)故,即是假性,称为缘因,这是约所念之境而说;若约能念之心而言,此艳念之心,念念无殊,无有形相可得,即是空性,称为了因.如是一念之中,有幻象的假性与无形相的空性,二者并存互融,即是非有、非空,空有不二,即是中性,称为正因,正因即是本具的中道妙性。
  此三因佛性在众生因地中,称为三因佛性,到诸佛果位上,则成三德秘藏;正因成法身德;了因成般若德;缘因成解脱德。

摘自《宁波佛教》2001年第2期


{返回 佛性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论竺道生“佛性”说的人学意蕴(白雪春)
下一篇:鉴真与日本佛教(唐黎标)
 竺道生及其佛性顿悟说
 六祖慧能的佛性论思想(业露华)
 魏晋佛性论(姚维)
 石头希迁佛性思想管窥(企愚)
 什么是佛性?(洪修平)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王仲尧)
 道生法师的佛性思想(蔡日新)
 印度佛性思想特质简论(周贵华)
 论《坛经》禅学思想对般若与佛性的会通(戴传江)
 浅论竺道生“佛性”说的人学意蕴(白雪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前言 概要[栏目:净空法师]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下[栏目:梦参法师]
 十六届:在传灯法会上的开示(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Part One 12. Siddhartha Leaves His Fathers Palace[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非常可怕[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三、天台宗人之问答[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