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平常心(楼宇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5

持平常心 

楼宇烈 

  禅家讲“做本分事”,“持平常心”,两句话是相通的,但是后一句对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为虽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还能做到对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计较呢?你是否在意别人对你所做的事的赞扬或批评,是否会因为别人说风凉话心里就不高兴,别人说了好话有必要,就心里很舒服呢?做好本分事不等于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动心,不起念。禅宗公案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禅师“你平时修炼不修炼啊”,他说当然修炼了,又问:“你怎么修炼啊?”他说我是“饥来吃饭, 困来睡觉”。别人就纳闷,说你这也叫“修”吗?他说当然是修了,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虑啊,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千般计较啊。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饭睡觉,可是有很多人就是要想东想西,吃到好的心里就高兴,吃到差的,心里就埋怨。对于这些事你能不能不计较任何的好坏呢,用佛教里的话讲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利、衰、毁、誉、讥、称、苦、乐。 “利”就是顺利, “衰”就是衰落,“毁” “讥”就是毁谤你、讥讽你, “誉” “称”就是赞扬你、吹捧你。你做任何事情,在这种八种情况下都能不动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养的。有时尽管你嘴上会说“这些事我都看穿了, 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当别人说你几句风凉话的时候,你可能心里就不太好受。别人要是吹捧你几句,你虽然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可是心里面可能在暗暗自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这一点,必须禅修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行。
  我常常讲一个故事,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他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跟佛印禅师关系相当好,平时经常来往,他们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江北,有一次苏东坡坐船过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庙里,他就一个人在寺庙里转悠,看到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十分庄严,他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写完自己觉得很得意,就交给小和尚,说等你师父回来交给你师父看,然后他就走了。佛印回来看到这首诗,就提起笔来在上面题了两个字:放屁!就让这个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一看很纳闷,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我写那么好的诗,居然给我的评价就是“放屁”两个字。所以他就马上坐船去找佛印禅师,要跟他辩辩理。见了佛印禅师,佛印就跟他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我这么一屁怎么就把你打的过江来了呢?所以你们看,苏东坡的佛学修养还是相当高的,对佛学的义理理解得也相当透彻,可是碰到这样具体的事,他就不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
  大乘佛教讲“六度”,即从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种修炼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第三渡讲的忍辱,我们常常将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别人打你、骂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讲的那样,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其实佛教里讲的“忍辱”不只是忍受屈辱,你还要能不能忍住人家的吹捧。 “八风”里不仅有毁、讥,还有称、誉,对于别人的毁、讥,你可能忍住了,对于别人的称、誉你能不能也不为所动?

摘自《报恩》2008年第1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轮明月(柴昀哲)
下一篇:移民的终极目标
 云在青天水在瓶(肖瑶)
 浅谈合十(李豫川)
 身与心的关系(严耀中)
 境由心生(莫天)
 我痴(慧律)
 麦积烟雨(传禅)
 剔除心中的杂草(心律)
 菩提心为入大乘的不二法门(演培)
 弘扬佛法是僧人永恒的使命(静波)
 一念善心即为佛(黄森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开示读经念佛与多元文化教育[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六、课诵[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栏目:叶曼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七一)[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九 道场宝树[栏目:陈义孝居士]
 自信和傲慢[栏目:达真堪布]
 7 未上树时[栏目:没时间老]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直心是道场——构建和谐社会与清净道风(若宽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上天的礼物[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