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仰的回归(净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0

信仰的回归

净慧

  提倡信仰回归,目的在于重建人类文化中的信仰机制,改变目前这种信仰淡化、信仰缺失、信仰偏差的状况,确立人生的正信,激活人类心灵深处的道德自律,张扬人的自主性和尊严性,增强人的生命价值感和神圣感。
  实现信仰的回归,关键在于:
  1、回归“三世因果”。人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讲,必须建立在因果规律之上。没有因果,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将是·没有价值的,荒诞的,不可理解的。这里所说的因果,是通于三世的。对三世因果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对社会道德、人生价值、自由解脱等赖以建立之基础的破坏。认为人的生命是一次性的、偶然的,一死百了,不承认有三世因果,这种观念,正是导致人类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的思想根源。作为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新型的世界文化,应当着重吸纳和发扬佛教三世因果的观念。因为它是人类的道德生命之所系,人类的自主精神之所系,人类的解脱希望之所系。人类只有从内心深处生起了对三世因果观念的信仰,道德的自律才能真正地成为现实,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2、回归“自性三宝”。在现今时代,能够经受得住科学的考问,并能给人类的尊严、自主性和独立性提供内在根据的信仰对象,恐怕只能从人自身中去寻找。佛教把我们每个人本具的“自性三宝”当作人类的信仰依处,这种观点极富有智慧、生命力和实用性。它把现实和超越、生活和解脱、有限和无限统一于当下一念,从而使这种信仰具有亲证性。佛法僧三宝所具有的种种功德、智慧和解脱,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中本自具足、无欠无余,只要我们相信,并依法修证,它就能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存在。它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正的皈依处,真正的精神家园。只有皈依了自性三宝,我们每个人的尊严和自主性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3、回归“菩提心”。相信三世因果和自性三宝,落实到人格心灵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对自性三宝和三世因果等法义产生正信之后,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清净意愿。它是信仰的落实和完成。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究竟。菩提心是人生价值的最可靠的基础和内在标准,它可以抗拒虚无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干扰,从而使人的心灵获得安顿。人生的使命感、价值感和神圣感,皆依菩提心生起和成就。人类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精神上的空虚感、漂泊感和幻灭感,必须注意菩提心的培养。只有依止菩提心,生命才会有根。

摘自《法喜文摘》2007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究竟的“舍”(韩凤鸣)
下一篇:法以契机为最妙(妙莲)
 拥有一颗平常心(阿莲)
 一片菜叶(摩迦)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萧丽华、吴静宜)
 圣弟子与凡夫(邵晓甘)
 佛教女性态度的转化—专访慧空法师
 劝君常存“不动心”(黄总舜)
 东坡三章(林清玄)
 念佛的微妙道理
 略谈佛经中的譬喻(德诚)
 佛教生活的要谛(心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 唐三藏不空法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怎样去布施才能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栏目:达真堪布]
 29.捕雁师[栏目:动物的故事]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33、足步虚还[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自由的迷思 八、密续[栏目:创巴仁波切]
 心如莲华 洁净淡雅[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