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7

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人性中,也含摄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佛教是宗教,但不只是信仰,更要学习,所以信佛也称学佛、向佛学习。佛所教的,我们所要学的,最主要的是戒学、定学、慧学三学。人生的意义要以成佛为最高目标,努力前进,我们必须先信解究竟圆满的佛德,才能以佛为师而常随佛学。

太虚大师总摄佛德为“大悲大智大雄力”,可说极为精确:

1.大智慧:正确的、普遍的证觉,得大自在,是佛的无上智,是佛的特色。佛的正觉智慧,圆满通达,缘起性空、平等不二的空性,是穷理尽事的大智,在佛的大智中,含摄宇宙事理的觉证,不离人生真义的觉悟,不是一般的智识。佛彻底了悟人生真义,众生却还迷而不觉。人的思想虽然到达了忆念思惟,胜于其它众生,但仍掺杂许多迷谬的恶见倒见,若将恶慧净尽,使净慧充分成长,就能达到圆满的佛慧。

2.大慈悲:佛的大悲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起同情心,是利他的。佛的大悲是由心中流露出来的,佛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众生的,给予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舍妄契真,转迷成悟,转染成净的利益(nisamsa)。所以佛的悲济是平等的(upekkha),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佛的悲济尽未来际利乐众生是永恒彻底的。人类的德行仍局限在个人本位、家族本位、国家本位,学佛就是净化人类私我的偏执,从人的德行发展成佛的德行,大悲就是佛德的究竟圆成。

3.大雄力:佛的大觉与断惑清净、佛的圆证与宣说佛法都是大雄力的体现。由于佛四无畏(四种绝对自信)①[①四无畏: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无所畏,即:①一切智无所畏,佛有一切智,所以没有惧怕的心;②漏尽无所畏,佛已断尽一切烦恼,所以没有惧怕的心;③说障道无所畏,佛向大众说明种种障碍佛道的法,没有惧怕的心;④说尽苦道无所畏,佛向大众说明种种可以灭除苦的道理,没有惧怕的心。],所以被称为人中狮子,佛的说法被形容为狮子吼,这些尽善尽美的自信不受任何动摇。佛有十力②[②十力:如来具有十种力用:①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②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③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的智力;④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⑤能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智力;⑥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⑦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⑧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能力;⑨能知众生宿命及能知无漏涅槃的能力;⑩能知永断一切妄惑习气的能力。],能摧破一切魔邪障碍,完成利济众生的大业。佛的四无所畏与十力,表现出佛的大雄、大勇、大无畏,负起普度众生的重担。这是从菩萨的大悲大智,久历生死的修持而成的,佛陀无量的悲愿,无限精进,都是大雄力的表现。人类的生命力发展到非常强时,能忍耐劳苦,不折不挠,勇猛精进,但仍是染净错杂不纯,若能以充沛的生命力,转化成为佛的大愿大精进,一旦究竟圆成时,就是佛的大雄大力大自在了。

佛性是佛的性德,人的佛性就是人类的特性中,可以引发向佛的可能性。人有佛性,如同木中有火性一样,并不是木中已有火光与热力发射出来。人性当然还不是佛性,只是有可能发展成佛的性德而已。

人性中,常是好的、坏的同时发展,这就是人还不能摆脱隋识为主导的本质。佛法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是从智本的立场,使一切获得良好的增进。人类学佛,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趋向佛性的完成。

总之,佛的功德是无量(appamanna)而不能尽说的。大智慧是最真实的知识,大慈悲是最圆正的道德,大雄力是最伟大的能力,也可以说,这是究竟圆满的知识、感情与意志。当然,在佛的功德中,这是即三即一而无碍的。

学佛就是向这样圆满的佛德去修学,学佛就是依据人性本有的三种特胜——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以大乘学佛的三金刚句——信愿、慈悲、智慧,学习佛的三德——大智、大悲、大雄力,达到圆满的净化。所以学佛不是别的,只是依于人性的三特胜,修学佛法的三要门,完成佛陀的三德。佛是人性的净化,进展到究竟无上的(para)地步。佛学的教化传习,不离语言文字的学问,佛学的教化传习总括为修学五类学术,菩萨求法应于五明处求:

①声明:是语言文字学,包括语言、文法、训诂、音韵及音乐。

②因明:因是原因理由,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辩理的学问。在语言方面是辩论术,在思想方面是理则学——逻辑学。

③医方明:是医、药、生理、优生等学问。

④工巧明:是基于数学、物理科学,以及实用的工作技巧。

⑤内明:以上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是共世间的学问,佛教的教育是在这共世间的四明上,进修不共的佛学。佛法主张万法唯心,心属于内,所以叫内明,又名内学。

佛教的救济世间,并不只是局限于口头宣传,医方明与工巧明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实际学问。在善财童子参访的大善知识中,就有数学家、建筑师、医生、制香师……,例如大论师龙树菩萨就是优越的制香师与炼金师(化学),在他的指导下所建的寺院与洞窟,可说鬼斧神工,被称为印度佛教中的第一建筑。

可见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一般以为前四明是世间法,内明为出世佛法,却不知在大乘佛法中,即世间而出世间,世与出世无碍。努力于世出世法教化的法施,无论是个人或教团,都是有功德的。然而,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于与人同乐、为人拔苦的同情,是无条件的施与,不是为了自身的名闻利养,不是为了果报,也不是为了现生的功利。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下一篇: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
 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佛法要义 自序
 佛法要义 中道的佛教
 法句经要义
 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佛法要义 切莫误解佛教
 佛法要义 佛陀
 善念带来乐果
 佛法要义 结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与净土[栏目:林钰堂博士]
 《佛说阿弥陀经》的核心大意[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临终阿弥陀佛是接引神识往生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金刚经》系列开示 33[栏目:常福法师]
 六朝转读与唱导[栏目:佛教与音乐]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维摩经六讲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栏目:圣严法师]
 华雨集第五册 二六、『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序[栏目:印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四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累了 便歇一歇 再走[栏目:人生那么长·停一下又何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