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是耶?非耶?(君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0

是耶?非耶?

君冈

一位艺术家说了一件小小往事,他年轻时留学法国,在他老师家中见到一幅中国古画很美。但落款已模糊,不知作者为何人。他对老师说:“真可惜,看不出这是谁画的。”老师答:“我只要感到这画美就行,谁画的不重要。”我想这是因果,只要缘不尽,它总在那里,缘尽了,画不在了,仍会存在于见过的人意识之中。说给别人听,听者也会有感,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同时,我又感到作者的名在这里并不重要,它已溶入因果之中。

说这样一段玄玄乎乎的话,是为了一件不久前发生的事。

一日有朋友电话中问我:“你是否鉴定过弘一大师画的罗汉图?”我道:“不可能!我对弘一大师很敬仰,但并无研究。我对好画很欣赏,但并不懂个中三昧,怎么能鉴定?”电话中人笑道:“人家在文章中写了你的名字。”我大吃一惊,急忙赶去索看文章。还好,他只提到我曾参与过鉴赏,并无鉴定之说。但我仍不能释然,因为他把我的名字与柯文辉、史树青、张人希、石开、丰一吟、及弘一大师的孙女们排在一起。这些名人有的确实是研究弘一大师的专家,有的是与大师有密切关系者的后人,我除了曾在一旁观看罗汉图外,完全说不上鉴赏,名列于此实在不敢当。

给我打电话的朋友对此画是否弘一所绘,深表怀疑。我虽不敢说是道非,但因未见过多少大师的绘画,没有可比性,只是心下倾向他的观点。不过,这些罗汉图我还是比较欣赏的。

因提到了我的名字,便有人建议我写篇文章,考虑到种种因缘未敢动笔。

不久我又看到了相同的罗汉图,作者也是一位名人,却不是弘一大师,那位推荐此画的人介绍是清宗室恭亲王之后,末代皇帝溥仪之堂兄溥儒。

弘一大师如今是很被重视的名人,不过这并不是他本人的心愿。他早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名人,而他抛开这一切遁入空门,成为一代律宗大师。这过程中的内涵绝非一般,值得我们细细参学。他之所以被今日文坛、艺坛如此关注,和他曾是富家公子,又是戏剧、音乐、绘画的才子,终于弃旧业而不再作,给人带来种种遐想所致。

溥儒我不太了解,作为画家据说可与张大千比美,有“南张北溥”之说。可是今天介绍时突出的是清宗室爱新觉罗氏的关系,这不能不说与今天某些形势有关。这反映了名的虚幻性。至于这幅罗汉图究竟是谁画的,弘一?溥儒?可能都不是。那为什么会署他们的名而且都有题字或印鉴呢?这或许就叫“名人效应”。我说过我对这罗汉图比较欣赏,但我认为画要沾名人的光,是画的悲哀。

说到这里便要回到本文开头了,艺术家说的“小小往事”是文化;研究画家是学术;出版,推销名人作品则涉及到市场,这是各自不同的因缘。在当前提出“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这些很难分清。

我无意弄清这些关系,个人认为只是欣赏而不追究何人所画是很自然的个人爱好,无损于他人不应干预。我喜欢这种态度。

仔细分析,寻求资料,引经据典,属于学术讨论,自该百家争鸣,也不需干涉。只是我本人无意参与。

将有争议的作品出版发行,公诸于众,则必须慎重,应该将其来龙去脉的因缘详述出来,不然会引出别样的因果。

因果我是坚信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幡的意义
下一篇:澄观对慧苑的批驳(韩焕忠)
 培养无著心(游乾桂)
 真水无香(张伯元)
 侍亲如佛
 行脚(莲池大师)
 莲花与佛教(蒋秉植)
 我的出家因缘(法正)
 和谐社会与佛教中的大和合一致(田东辉)
 佛陀会不会骂人(星云法师)
 吃清净食(林清玄)
 智者大师论成佛与做人(高新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学 第二章 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教[栏目:李富华教授]
 14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胡宅梵著)[栏目:02 经注]
 无忧无喜(星云法师)[栏目:佛网文摘]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净[栏目:界定法师]
 二〇〇八年行脚体会(释传昌 式叉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随顺因缘的真意[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栏目:星云法师]
 中部117经 四十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心留容人之地,也就在别人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栏目:心似莲花开]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9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