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是耶?非耶?(君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3

是耶?非耶?

君冈

一位艺术家说了一件小小往事,他年轻时留学法国,在他老师家中见到一幅中国古画很美。但落款已模糊,不知作者为何人。他对老师说:“真可惜,看不出这是谁画的。”老师答:“我只要感到这画美就行,谁画的不重要。”我想这是因果,只要缘不尽,它总在那里,缘尽了,画不在了,仍会存在于见过的人意识之中。说给别人听,听者也会有感,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同时,我又感到作者的名在这里并不重要,它已溶入因果之中。

说这样一段玄玄乎乎的话,是为了一件不久前发生的事。

一日有朋友电话中问我:“你是否鉴定过弘一大师画的罗汉图?”我道:“不可能!我对弘一大师很敬仰,但并无研究。我对好画很欣赏,但并不懂个中三昧,怎么能鉴定?”电话中人笑道:“人家在文章中写了你的名字。”我大吃一惊,急忙赶去索看文章。还好,他只提到我曾参与过鉴赏,并无鉴定之说。但我仍不能释然,因为他把我的名字与柯文辉、史树青、张人希、石开、丰一吟、及弘一大师的孙女们排在一起。这些名人有的确实是研究弘一大师的专家,有的是与大师有密切关系者的后人,我除了曾在一旁观看罗汉图外,完全说不上鉴赏,名列于此实在不敢当。

给我打电话的朋友对此画是否弘一所绘,深表怀疑。我虽不敢说是道非,但因未见过多少大师的绘画,没有可比性,只是心下倾向他的观点。不过,这些罗汉图我还是比较欣赏的。

因提到了我的名字,便有人建议我写篇文章,考虑到种种因缘未敢动笔。

不久我又看到了相同的罗汉图,作者也是一位名人,却不是弘一大师,那位推荐此画的人介绍是清宗室恭亲王之后,末代皇帝溥仪之堂兄溥儒。

弘一大师如今是很被重视的名人,不过这并不是他本人的心愿。他早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名人,而他抛开这一切遁入空门,成为一代律宗大师。这过程中的内涵绝非一般,值得我们细细参学。他之所以被今日文坛、艺坛如此关注,和他曾是富家公子,又是戏剧、音乐、绘画的才子,终于弃旧业而不再作,给人带来种种遐想所致。

溥儒我不太了解,作为画家据说可与张大千比美,有“南张北溥”之说。可是今天介绍时突出的是清宗室爱新觉罗氏的关系,这不能不说与今天某些形势有关。这反映了名的虚幻性。至于这幅罗汉图究竟是谁画的,弘一?溥儒?可能都不是。那为什么会署他们的名而且都有题字或印鉴呢?这或许就叫“名人效应”。我说过我对这罗汉图比较欣赏,但我认为画要沾名人的光,是画的悲哀。

说到这里便要回到本文开头了,艺术家说的“小小往事”是文化;研究画家是学术;出版,推销名人作品则涉及到市场,这是各自不同的因缘。在当前提出“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这些很难分清。

我无意弄清这些关系,个人认为只是欣赏而不追究何人所画是很自然的个人爱好,无损于他人不应干预。我喜欢这种态度。

仔细分析,寻求资料,引经据典,属于学术讨论,自该百家争鸣,也不需干涉。只是我本人无意参与。

将有争议的作品出版发行,公诸于众,则必须慎重,应该将其来龙去脉的因缘详述出来,不然会引出别样的因果。

因果我是坚信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幡的意义
下一篇:澄观对慧苑的批驳(韩焕忠)
 明珠在掌(李瑛棣)
 佛教对物质世界和有情生命的看法(紫虚居士)
 安详与快乐(心宗)
 父亲·僧人(释子甲)
 鸯掘摩的誓愿(陈琪)
 经幡的意义
 莲花之喻的联想(孙昌武)
 修心法语--护口恶行偈语
 智者大师论成佛与做人(高新民)
 活在希望之中(郑石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八)[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大日经疏讲解 第6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为自己的人生许一个好愿[栏目:人间世]
 护国护仁 三、护国治标护仁本[栏目:妙莲法师]
 给自己种一颗尊严的太阳[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为什么念《心经》能遣除违缘?[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证道歌[栏目:宗喀巴大师]
 读《弘一法师故事》有感——繁尘静谧[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惜福长乐[栏目:心律法师]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栏目:佛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