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述契理契机(袁树森)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5

略述契理契机 

袁树森 

  契理契机,是祖师大德弘法时常常提出的佛门述语。

  契理简说之,就是《法华经》中的一乘佛,使众生知佛知见,全部成佛。这是佛之本意。

  契机简言之,即是要根据众生的根机,教其学一种法门,使其能达到成佛这一目的。

  时值末法时期的今天,对于众多的在家居士来说,当然是径中径又径的净土法门最为契机。因为此法门用力少而收效高,更奇特的是可带业往生。因此千经万论共倡,各宗祖师大德共弘。特别是印光大师,几十万言增广文钞,其实是不厌其烦,反复比较,苦口婆心,劝我们求生净土。慈悲之心到了极处。梁启超为之作序中有句很有见识的话,他说:“印祖文钞,文字三昧。”我本人是反复看了印祖文钞,才下定决心修学净土法门的。希望众多在家同修都能看印祖文钞,都能选择净土法门,这样当修行一生,一定不会落空,定能往生西方弥陀净土。一经往生即圆证三不退,直到圆满成佛。

  更值得一提的是,净土法门是弘扬了人天乘佛法,而又圆满达到出世法。因为净土行人要持戒做善,发菩提心,信愿念佛。这一持戒做善,就是首先做一个世间善人,这样就树立了模范的佛弟子的形象。这样一来,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对国家而言,报了国家和众生的恩。因为在家居士的持戒做善,而对佛教在世间的重要作用看得更清楚。佛在《无量寿经》中所说:“此经所到之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由此,在当今,对众多在家居士而言,应选净土法门,才是上契理下对机。

摘自《菩提缘》2007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即心即佛(有马赖底)
下一篇:宋代以后的三教一致论
 漫谈中国佛教初传时的佛事活动(道元法师)
 佛教文化与电脑(曾琦云)
 游化人间的行吟者——读寒山诗(李桂红)
 随业(林清玄)
 哪些人应当学佛(许魏文)
 感受幸福是什么(张悦)
 生死事大(陈柏达)
 谈谈汉、藏佛教的沟通 同源异流(桑周扎喜)
 名僧与高僧——“高僧”名称的来源和具体意义(曙祥法师)
 超导与顿悟(梁乃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救度中阴身[栏目:参考]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栏目:无碍解道·俱存品]
 球赛[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佛教与“八荣八耻”的关系(无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士用果、离系果[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圣者言教 第三课(四)略说三种出离心[栏目:圣者言教]
 20 请认识培育觉知所带来的生命力[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六祖坛经》第七讲[栏目:崇慈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