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怀海和尚(黄忏华)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1

怀海和尚 

黄忏华 

  怀海(720—814年),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他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开法,即前往参学,与西堂智藏同称入室。他侍奉道一六年,得到印可。道一圆寂后,他初住石门(今江西靖安县),继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住大雄山,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不久,四方禅者奔凑而来,以沩山灵 、黄檗希运为其上首。他传播禅风二十余年而圆寂,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

  怀海禅学的主要特点是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系缚,就和诸佛无异。他有一段著名的语句:“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戒,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些语句显示心性本自寂照与随事即用显体的禅宗心要。他的修行法门就是根据这个思想,他说:“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

  怀海的作略,如打、笑、喝、举拂等,和道一相似。他每逢说法下堂,大众已经出去,却呼唤大众,等到大众回过头来,他又问:“是什么?”他这种提醒学人反省的方法,诸方称为“百丈下堂句”。

  怀海并运用禅学于劳动实践中,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制,他本人就是“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他还在《禅门规式》里规定实行“普请”(集众作务)法,上下协力劳动。

  禅宗僧众以前多半住在律寺,后来参学的人日见其多,感到在律寺中对于说法和住持多有不便,道一才开辟荒山另建丛林,然而还没有规章制度;怀海乃折衷大小乘的戒律,制定禅院清规。禅院的最大特点是不立佛殿,只设法堂,表示佛祖亲自嘱咐,以现前的人法为重。又规定以具道眼的禅僧为化主,称为长老,住在方丈;参学的大众,都住在僧堂;长老说法,两序雁行立听,宾主问答,激扬宗要。此外还有关于禅院事务的种种规定。此即所谓《百丈清规》(《传灯录》卷六题作《禅门规式》)。其书在宋时就失传了,另行宗赜所编《禅苑清规》。元代朝廷令百丈山德辉重编,至元元年(1335年)颁行,书名《敕修百丈清规》八卷,但已全非百丈原来的面目了。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同山忠智重刊,即今所传之本。

摘自《曹溪水》2006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沙子与珍珠(安小悦)
下一篇:圆瑛大师和《楞严经》(妙年)
 淡淡的布施(文雨)
 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李元松)
 习气
 试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佛与象的前世今生(姚展雄)
 忏悔从前的坏种子(林清玄)
 含笑对往生(文牧)
 时间是什么(梁乃崇)
 佛在念我(慧菂)
 读懂别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少兔]夷经第十五[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0360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 康僧铠译)[栏目:净土三部经]
 工作禅 第24节 公司无道,我很苦恼[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栏目:学诚法师]
 周利槃特的前世是三藏法师,为什么他还会吝啬佛法不愿意做法布施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我相的勋章」亦有其必要性[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定解宝灯论》讲记(四)[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增支部1集170经[栏目:增支部1集]
 每个人的烦恼习气不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