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修学当量力而行(蒋鑫)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6

佛法修学当量力而行 

蒋鑫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我们要更加有智慧与积极的面对生活与工作,不能让没有信佛学佛的人看起我们来像是个另类。
  若进行如法怡到好处的修学,那么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整适合自身的修学方法,一个不能促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反而会让自己误入其途。
  佛法的修学当量力而行,别人的修学方法看似非常的精进与殊胜,但若放在自己身上不一定能适合自己,这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下面我就自己多年学佛的浅见,主要针对初学来说一说关于学佛当中量力而行的几个方法。

受戒

  要想成为一个正式的佛弟子,首先就是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么接下来,做为一个在家的居士可以选择不同程度的受持戒律,例如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五戒可以选受一戒、二戒乃至五戒。八关斋戒即一日一夜受持八条戒律。在家菩萨戒汉传常见为两种戒本,一种为根据瑜伽师地论集结出的戒本,另一为根据梵网经而集结出的戒本。说到受戒,绝非任凭一时的冲动而盲目的受持,受戒功德殊胜无比,但受前必须要冷静思考,我若受戒能否受持不犯?若犯戒律一样会堕落的,并非一经受戒便万事大吉。受戒绝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否则便失去受戒的意义所在。例如有些人由于工作或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不可能受持五戒,那么就可以有选择性的任受若干条。不然受戒之后又会犯戒,这样如此一来,会让自己生起诸多烦恼。等以后因缘具足,可重新加受若干条戒律。

日课

  制订日课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来做相应的规划,不可一昧效仿他人。因为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日课在修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制订合理的日课,可使道业日增。在佛法修学的不同阶段,可以调整相应的日课,例如初学,没有很大的耐心,若把日课制订的过为繁杂,这样也会退初心。若是老参,就需要相应的适量增加课诵内容与深度。再者就是根据工作或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佛是用智慧来观照生活,不要因为学佛而耽误了正常生活,这样佛法就变为消极离世 的宗教了。日课要注重质量与坚持,适合自己的日课不能保证质量,每一节课诵下来都有不同的体悟。

持午

  持午为八关斋戒的重要内容之一。持午在医学角度与养生角度来说,对人体都是非常好的。因为一般来说,晚上人体不需要太多的能量来消耗,除非一些晚间工作量大的工作以外。持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量力而行,持午一事,固然殊胜,但不要过于强求,否则因此而受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例如,有的人身体虚弱,若每日两餐不能保证身体正常所需的营养,这样长期一来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胃病等。若真发心持午,可选择在每月的几天当中来受持,即六斋日或十斋日,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待适应之后可以长年持午。佛教有句话叫做“借暇修真”,意思是说借助我们这个暇满人 身来修习佛法,因为人身修习佛法是最殊胜的,而要保护好身体,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持午当量力而行。

布施

  布施为六波罗蜜之一,是大乘菩萨行者重要修习内容。针对布施的修习,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盲目跟从,因为每人的经济收入不同,若因为牵强布施影响正确的经济生活,这样无论从功德与修学方面来讲,都是收获甚微的。
  修布施者,不一定非要拿出多么贵重的物品与金钱,关键在于发心。佛法最主要就是讲究发心。一个人的布施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不是全部。对于一个富豪来说,拿出一万元钱可能就是九牛一毛,但对于一个低保护来说,可能已接近他财产的全部,同样的金钱,但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菩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行佛道的过程是漫长的,愿诸位行者在学修过程中,道业日增,法喜充满。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修行(圆瑛)
下一篇:持念佛号的寓意(和锦棠)
 佛教故事系列(佛蕊)
 潮音示现入涅槃——深切哀悼恩师惟贤长老(正根)
 “诸行无常”的宇宙(王恩洋)
 西方人所寻找的“禅”
 安心二法(本性)
 虚云大师的教育实践(道坚)
 真理(宽严)
 三般若(正言)
 信仰心理与佛教正信(明晖)
 盂兰的意义(宣化上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建立良好家风[栏目:仁焕法师]
 三九 难陀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难念的经[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洒水器)[栏目:佛教的法器]
 试谈培养合格的僧才[栏目:真禅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安居第四十九日(四):无记的歧途[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中国佛教史略—三国佛教[栏目:黄忏华居士]
 跟上师善知识不容易见面,如何亲近依止[栏目:达真堪布]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