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道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2

中道观

  中道观是大乘中观学派提倡的方法,更强调般若的重要性,一般就是称为般若中道。般若就是对解脱人生苦难的大智慧,是成佛的宗教直观,它排斥世俗认识,而又采取世俗人所能够接受的方式、手段。般若的中心是真空妙有,也就是说,—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没有自性,但假有的现象存在,也就是说,事物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性空、一个是幻有。
  中道观,在龙树的《中论·观四谛品》里的偈子: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中道的定义,这个偈子日本的中村元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中译成:缘起的东西,我们说之为空,这是假名,这即是中道。咱们一般都按鸠摩罗什的译文来说,因为这个偈子有三个是,所以一般称为“三是偈”,后来中国的天台宗更是根据这个倡于提出三谛说:空谛、假蹄,中谛。这个偈子对因缘、空、假名、中道四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得很清楚。
  关于中道其实很早就有,小乘中就讲,但小乘的中道和龙树的中道观的不—样的,龙树把小乘的中道说进行了拓展。在小乘中,中道是修行方法的指针,比如说释迦牟尼在雪山六年苦行,把自己作践得不成人形,却成不了道,后来舍弃了极端苦行而行中道,反而成就了。《四十二章经》中有个比喻,就象弹琴,弦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这就是以前的中道说,而龙树的中道则不只是说修行上的事儿,它是把握—切事物实相的——对虚无空进行否定,对无自性空进行肯定,龙树对中道观的解释,是通过二谛来阐释的。二谛就是两种实在的认识,两种认识真理的方法,也就是真谛、俗谛。俗谛就是世间的—般常识,真谛是佛教认识。佛陀说法就是根据众生的不同而说俗谛,或者说真谛的。一般说来,说俗谛的目的是为了证悟真漳,这就是“为真谛而说俗谛”,不能说有真谛了就不要俗谛了,“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我们以俗谛为阶梯,可以由俗入真,在有真谛后,可以由真化俗,就是说,真谛随顺世间的种种概念而作种种方便,使人逐步提高,趋向解脱。真谛要是不依俗谛,它自己也无从成立。中道观恰好就是从真谛与俗谛两方面看待世间万物的;从真谛看,万物是空,从俗谛看,万物是有,也就是用真谛说明出世间真理,用俗谛说明世间真理。真谛所讲的空,不是虑无,而是不可言说的存在,实际上是有,而俗谛所讲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实际上是空。真谛、俗谛、空、有都是互相联系的,因为空,所以假有,因为假有,所以空。只有空无自性,才可以安立种种假名,要是没有空,一切都有绝对独立的恒常自性的话,就不可能用语言文字、名相概念来给方便安立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舍弃虚无、实有这两种执着,把真谛、俗谛统一起来,这就是龙树的中道观。后来提婆给稍微作了一点儿推进,说世间现象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但出世间是不可用语言表述的;用语言表述的都是假的,是假有,只有离开世俗语义的了解、表述者才是真的。也就是说:真谛实际上是不可言说的,只可用俗谛来解说真谛,以便使众生了解真谛,这只是一个方便。用语言表述的俗谛是假有,是不应该执着的,我们应该通过俗谛并超越俗谛,去把握真谛。这二谛本是小乘中的名词,不过含义不一样,比如说在小乘的一切有部里,说俗谛就是把因缘和合面成的,可以分析的事物看成真实存在的认识,而真谛则是指把单一的不可分析者看作真实存在的认识。比如认为桌子等这些是真有的认识就是俗请认识,而把极微看作真实的认识就是真谛认识。这跟中观差异很大。

摘自《灵山海会》2008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陈义孝)
下一篇:法信仰(周贵华)
 涵养宽容与广达的胸襟(正言)
 甘为众生做马牛(禅悦)
 一碗水(李智红)
 梁武帝与梁代三大士(继平)
 超脱尘劳(慧如)
 佛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周齐)
 随喜的重要性(白玛多吉)
 三法印(杨国安)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弘一)
 做人不难(王崇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惭有愧,无怨无悔[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坚定自我的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天台小止观》讲记 打坐之姿势[栏目:果煜法师]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栏目:厚观法师]
 天台四祖 章安灌顶法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鞭策 Spurring On[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少年僧的故事 -- 与少女邂逅[栏目:春去春又来]
 相应10经 蕴经[栏目:相应部 18.罗睺罗相应]
 佛教让我们放下执著,可每个佛教徒都执著于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执著不是执著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吸烟、喝酒、吃肉,是否可以领众念佛?是否可以给亡人开示?[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