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照自己的苦(佛使)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9

观照自己的苦 

佛使 

  “佛”译为“智者”,佛陀的宗教肯定地被译为智者的宗教。佛陀的四众团体被译为智者的团体,佛教徒也被译为追随佛陀的行者,或称他们为归依智者宗教的行者。“佛”这个名词译为觉悟的人,佛陀觉悟些什么呢?佛陀最终所觉悟的即是真正知晓万物的真理罢了。所以我才这么解释:佛教就是一种能使人明了“什么是什么”的宗教,让人们明白真理的宗教。我们必须自修直到能完全明了之后,再也不用担心、甚至害怕各种各样的欲望烦恼,它们将完全被智慧所摧毁。当颠倒妄想的无明生起时,立刻就被智慧所观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说各式各样的行持无非是要增长智慧,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必须应用这种修持方式来引导这心,使它坚固且确定地沿着佛教的道路前进。希望各位能尽力在“苦”这一方面观照,尽量使自己能逐渐明了“苦”的真相。 能以这种方法尽力去观照,虽是文盲如樵夫者也能真正地逐步进入佛教。若每天只顾埋首于经藏中,但却不在“苦”这方面下功夫观察,虽佛学程度不浅,却还不可能真正进入佛教。每当接触任何一种事物之后,就必须去学习它,直到彻底明了、确定那些事物到底是什么。所生起的“苦”正停留在内心煎熬着我们,使我们热恼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的?是从哪里来的?假如每一个人都提起觉念注意观照自己心中的“苦”受,在这种情形下学习,才是最好和最直接的进入佛教的方法。那些只拿着经典来学习的人,仅仅记忆语言文字是无法明了“什么是什么”的.是不能和他相比的。虽然在经藏中充满着“法”的解释,这个东西是怎样的、那个东西又是如何的,听了之后也不过像鹦鹉学话一般,只是记住罢了,但却无法进入万事万物的真相,只有在观照着身心的真理中,才能进入“苦、烦恼、大自然及所接触之事物”的真相,才是真正的明了佛教的本质。 我们试着想想现在是否已经很熟悉地认识自己了呢?是否可能类似那些每天都在触摸着经藏的人,却不知道存留于三藏经典里的宝藏——那不朽的佛法? “什么是什么”这主题告诉我们拥有我们这个自己,利用自己来修持,我们所做的都是和自己有关系,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认识、了解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我们依然有着苦,有着各种贪爱、欲望的“苦因”.它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和累积,这正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罢了。 确定并明了三藏经典,或去了解隐藏在三藏经典里面的奥秘,比起了解其他事物更复杂。因此,我们务必要回过头来以实际的学习来认识佛教的本质,也就是从名色的和合去学习认识生命中的身心。它有着“感受”和“思考”,正处于欲望中,有意地随着欲望而行事,甚至动手去做某一件事情,其果报是在滋养那有意的“造作”,使其增长茁壮,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不可避免的,我们必定在苦海中流转不息,其主要的原因是不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 我要总结今天所讲解的题目,“佛教的原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当我们正确而又真正地明了“什么是什么”之后,不必别人来教导也能正确地去实行每一件事,习气烦恼会自然消失;能最正确又直接地明了“什么是什么”后,我们就获得生命中最崇高的宝物——悟道、证果、涅槃的境界。

摘自《彩云法雨》2009年第1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喜的重要性(白玛多吉)
下一篇:空也是一种美(永清)
 何苦要生气(阿莲)
 受戒心旅(释华峰)
 无忧便是佛(蒋谱成)
 无念即是禅(蒋谱成)
 打坐与禅修(无庄)
 守培法师的儒释融通思想(骆海飞)
 欲识佛住处(圣一)
 文人佛教文学概论
 汉传“安般念”传承考(覃江)
 慧远和尚与演营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什么是四依四不依?[栏目:高月明居士]
 增支部1集575-576经[栏目:增支部1集]
 永恒的追求[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我在《清净道论》里看到里面有专门讲世界的起源,这是佛陀所说的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一节 历代法律规范宗教之而则[栏目:佛教戒律学]
 出家为了什么?[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八、重建媒体道德,善尽社会责任[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善恶业报经新讲(1)[栏目:梦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