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低头是谦逊的品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0

低头是谦逊的品德 

云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次拜访不无关系。
  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 “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记了。”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它列入他一年的生活准则之中。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美德。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必备此种品格,宜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这也许是许多成功人士之美德。
  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也有人问过苏格拉底: “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 “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 “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 “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更高。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弱胜过坚硬,谦逊胜过骄傲。我们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摘自《南山梵音》2009年第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间觉
下一篇:至心诵经 脱离险境
 清净慈悲 以戒为师——对宗教迷信及现代佛教传播的思考(徐瑾)
 莫论人非(远尘法师)
 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印光法师)
 自念闻自性(大安)
 活在希望之中(郑石岩)
 沙子与珍珠(安小悦)
 听禅(张倩)
 什么是自性?(淳法法师)
 真谛略传及其译经成就(肖太国)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为什么不让坏人变好人?[栏目:心律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三部分 慧 第十章 四圣谛[栏目:阿姜查禅师]
 施之差别?[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人贵在知过能改[栏目:圣开法师]
 佛教各宗大意—律宗大意[栏目:黄忏华居士]
 如水(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45、嘱奴守门[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打扫光明楼 开显光明藏[栏目:传喜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序[栏目:吴立民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