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即现世而出世(董群)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8

即现世而出世 

董群

  自性和西方净土的关系,在家和出家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现世和出世的关系。惠能提出的即自性而净土,即东方而西方,即在家而出家等观点,也是对现世和出世关系的解决,这种解决的结论就是:即现世而出世。
  惠能这样表述他对现世和出世关系的看法
  法原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坛经》意思很明确,佛法只存在于现世人间,所谓的出世间,也只是在现世中,没有脱离现世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出世间。所以,人们不应在现世之外另求什么出世间。
  佛教把众生所生存的世界称为世间,也就是指的此岸世界、现实世界、人间,把世间的法则称为世法,儒墨道法,诸子百家,都属世法;把佛教的佛国世界称为出世间,也就是彼岸世界、理想境界、佛界,把佛教的法则称为出世法。按照一般的观点,佛法和出世法,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理想境界和现实世界,佛界和人间,是二元对立的,前者是对后者的完全否定。所谓超越,就是建立在这种全盘否定的基础上的;所谓解脱,是以出离现实世界为前提的,以否定人的现世生活为前提的。这种否定,其实是否定现实世界的合理性。佛法,严格来讲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的。但是,这样离开现实的理想境界真的有其存在的意义吗?佛法本是因人而有,因人而兴的,离开了现世的人生,佛法依何而存?在惠能看来,在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上,也应遵循不二法门,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所谓解脱,乃是现世解脱。
  祖师禅的直指精神在这里也体现出来了,要实现人生的超越,必须直面现实的人生,直面无明的、充满烦恼的、处于生死轮回之中的现世人生。这一点和儒学也有相似之处。孔子有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更有意义地生活下去的问题,而不是离开这个基本原则去空谈身后世界。生的问题解决好了,死的问题自然也能很好地解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生活理性,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入世精神。惠能的禅学也继承了这一精神,所以可以称惠能的祖师禅是世俗化的、入世的。

摘自《祖师禅》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只是平常事(夏林凤)
下一篇:光明与黑暗(释达照)
 念佛法要(圆瑛大师)
 五戒与心理疾病预防(天心)
 存在与否定(印顺法师)
 白圣长老对全球汉系佛教汇聚与拓展的功绩(觉光)
 略谈专修与杂修(龚觉人)
 净慧禅语(净慧)
 现代化的迷失
 慈心内蕴 学修平重(任杰)
 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济群)
 不可生是生非(虚云老和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沉睡的脑细胞[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救命饮食 第三章 关闭癌症表达[栏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相应2经 钓钩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亲人在邪道或者病了怎么办[栏目:法界法师]
 入世与出世[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