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物质观
刘先和
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来,在世间人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度昌盛,几度衰竭,时而被人污染神秘,时而被人怨起贬杀,很难以其本来面目真真切切地显示于社会,应了“好事多磨”这一条世间哲理。由佛教这种长久坎坎坷坷的进程,造成不少人对佛教的误知误解。剖析所有误解,我以为最为普遍的误解是将佛学视为一种空洞的学说,视为对未知世界、理想世界的一种构想,是一种渺茫的精神寄托。由此认为佛教对现实世界是视而不见的,是不正视现实的;或者说对现实世界是无能为力的,是束手无策的,是回避的。因而许多人轻视佛教,不承认佛教的社会价值,有人甚至认为佛教是闲人之学,认为佛教与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现实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要从根本观念上改变一些人对佛教的这种偏知偏解,确立佛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我以为加强对佛教理义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结合世人的特点,讲解佛教的物质观是一个十分有效用的宣传教育重点。
佛教的缘起与其他知识学科一样,是对物质世界的思想研究而起的。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正是由于对物质世界的众多变化现象产生质疑,对生命的生老病死诸种变化感到迷惑不解,由此深究,艰辛体证,直至提出心物变化的真谛,觉察出宇宙万物成、住、坏、灭的根本。在他以后的四十多年生涯中,他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将他的所感所悟告诉人们,启迪人们的心智。因为人们生活在世间,释迦牟尼的一切宣讲都没有离开世间,因为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释迦牟尼的解说都立足在物质世界中。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佛学对物质世界的种种现象都有解说,对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都十分明朗地揭示出其中的奥秘。因而佛教的物质观是值得人们认真去参学的,即便是在科技十分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习佛教的物质观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生命无不有重大的启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列出两个问题作初步的观察。
一、四大是万物的基础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本体,而一切物质的本体是同一的。这种理论归纳起来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宇宙间无以数计的物质间的差别,只是这同一本体的诸种变相而已。佛教剖析物质的结构时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所组成,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生物都不过如此。这里的“地”是指一切有阻碍的固体,“水”是一切流质,“火”是一切有温暖作用的热能,“风”是一切流动的气体。佛教认为这四大是万物之种,一切物质的变化,不可胜数的种种物质的生灭都是这四大的聚散离合。这四大物种为什么会构成物质世界的种种变化呢?因为地、水、火、风四大物种都具有空性。正是这种空性的特点,四大物种便会此散彼合,川流不息,导致宇宙万物生灭循环。这空性便是活力,空性是万物变化的特性。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佛教所讲的空,并非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什么也没有”的意思。佛教指的空是一种特定的境地,也可以说是物质形态的一种特殊状态,或者说是物质的一种“能”的状态。现代物理学中不是有一个“物质不灭”定理吗?什么不灭呢?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灭时,而物质的质量、能量不灭。此灭彼生的物理定义与佛教中的无生无灭的理义如此相融,人们应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觉醒一些迷妄。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0年1月22日一期上的一篇题为《无限的能量》的文章指出:真空并不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能量。科学家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极富想象力的装置将其利用起来。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要向真空要能量,这无疑是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是对物质本源上的一次深层的探索。相信随着人们认识上的深化,对佛教所指的物质的空相有更为贴切的认知。佛学将一切物质均称之为色法,色法共分为11种,就是眼、耳、鼻、舌、身、色(颜色)、声(声音)、香(气味)、味(味道)、触(一切令触觉生起的法)、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又分为五种,即极略色——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细微的色;极迥色——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远的色;定果色——由禅定所变现的色;受所引色——由持戒律所引起的色;遍计所执色——并非实有却由意识错误执著为有的幻象。佛学对物质结构有由粗至细的分析,如微尘可分析至邻虚尘,邻虚几乎等于虚空,这时物质的形相已失去,从物质的角度看己成为非物质状态,由此进入物质的空性。这种空性可转为色,色也可变空,这即是佛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气即是色。”(《心经》)的真实含义。现代科技的进步已经将物质从分子分解到原子,由原子分解到质子、中子、电子直至夸克,这种对现存物质逐层分解到相当程度时,当代高能物理学者们又提出到宇宙中去寻求“非物质”、“反物质”、“暗物质”。无疑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跳跃,是认识论上的进步。当然,靠物质的手段去寻求“非物质”,能否成功,还令人质疑。
到此人们难免要发问,佛教所讲的组成物质的四大物种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佛教认为,四大源于一切物质的那个同一本体,佛学将这个同一体取名为“真如”。佛教虽然给这个同一体命名为真如,但我们切不可以用常规的思维去设计这个真如,去思考这个真如。
佛教认为,这个真如是恒久不变的,而宇宙万物产生只是真如的种种动态之相。正好如平静的海水一旦动起,便可以生出千变万化的浪花一样。宇宙的生成也是这个道理,真如本体与真如动相的相持作用,如此久而久之产生四大之种,从而生成物质微尘。佛教依其物质的动静二相将物质分为两类,即所有静态的物质体性均相同,这就是虚空现象,而动相的物质体理就各有千秋,这就形成物质的各种色相、千姿万态。
懂得佛教关于物质的本源以及四大物种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一切物质的现象是大有启示的。从而我们也从此原理得知,一切物质的生成取决于我们人类的摄取能力,认识的能力,一切科学家的功绩不在于创造,而在于他的发现。我以为综观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无一不体现这个道理。人类不可能凭空创造什么,而是发现什么以后,再去利用这种发现。
二、业是生命的根本
生命现象是一种十分神秘的现象,人类作为生命大家族的一员,千百年来对生命现象的研究怀有极大的兴致,即便到了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生命的研究仍然是人类探索的一个主题。凭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认识生命的奥秘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特别是人类认识了DNA以后,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上产生了历史性的进步,揭示了生命现象存在方式的重大秘密,为人类自身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值得指出的是,现代科技研究生命现象有两个局限:一是局限于对生命物质形态的研究,不能对生命现象的非物质现象作直接的研究。如高科技手段能观察、分析人体的细胞、蛋白质直至DNA的种种变化,但不能对人体的经络、心理、情感、意识直接进行观察;二是局限在人体认识功能上,现代科技的认识手段无论怎样精明,无不是人体认识功能的一种延伸,如电脑是人体智能的表现,显微镜是人体眼力的延伸,计算机也不过是人体大脑的一种延伸。现代科技对生命现象研究的这两种局限,我以为要完全彻底透视生命现象的根本,从理义上讲是不可能的。当然,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可能究竟生命现象奥秘,但人类努力发展现代科技是人类社会的必经,因为他能丰富人类的生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充实人类的各种欲望。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
佛教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却是走的另一条路。引起佛教对生命现象研究的疑点仍旧是从生命体的现实开始,从现实社会开始,由于质疑人的生命无常,质疑人的生老病死诸种痛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着手研究生命奥秘。他走的一条路不是对生命体存在物质的逐级分解,而是艰辛努力修炼,克服生命体的一切欲望的牵引,使生命体处在完全自由之中,从而认识到生命的本体,观察到一切生命现象只是这个本体的变动而起,所有生命体的本源是同一的。能使生命现象呈现于世的根本是“业力”,这种业力便是生命之力,没有业力便没有生命。同类业力便构成同类生命体,不同的个别业力便形成不同的生命个体。生命的奥秘便如此揭示出来了。
生命现象的根本既然已经揭示出来,人类的诸种变化、寿命的长短、相貌的美丑、财富的多寡等等问题的秘密便显露无遗,这都是由业力而定。因而佛教里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定理,这恶与善都是业力性质的分类。由业力的揭示,佛教认为生命现象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行为,这种连续就构成生命的轮回,业力便是生命轮回现象中的一根链条。由业力的揭示我们也可以确认,生命的最初形式决不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有血有肉的有形体,而是一种无形而有觉的一种高级形式,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今的人类是一种生命高级形式的蜕变,而低级动物又是人类的再次蜕变。推动这种生命形式蜕变的力便是业力。如果我们将这种蜕变看成是生命形式的下降,那么既然有下降,自然也就有上升,上升的根本也在于业力。由此我们便知晓,业力不仅构成生命,使生命呈现出无以数计的种种现象,而且促使生命不断循环变化,连续不断。
业力在生命现象中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业力到底怎样产生的呢?佛教认为,业力是生命体的一切有欲望行为所致,他包括意识活动和由意识所致的言语、身体活动。佛教的业力学说不容易使人信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观念十分强烈的情况下,更难以令人们诚信,因为业力终归看不见、摸不着,这样一来似乎佛教的业力学说就毫无实质意义了。其实不然,认识业力是生命的根本的原理,对于人类如何加强文明教育、和平教育、创造人类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启迪心智,树立良好的人生品德,以此建立和强大自己的善举,丰富自身的善业,创造自己美好的一生,具有功德无量的功能。佛教是讲因果的,因果的根本理论基点便是业力学说,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现有根本不讲因果的人,有的人今天不讲因果,明天会讲,现在不讲,以后会讲。
佛学是智慧之学,她的全部功能旨在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宇宙、认识生命,从而不断觉悟自己、完善自己。既然如此,佛学必定是一门实用价值很高的学问。佛教既是由对物质世界的质疑而缘生,那么佛教的诞生必定对物质世界的种种现象有根本的解说,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化,佛教的物质观已越来越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其真实不虚。那么把佛教视为空洞之学,认为是离世之学,认为是玄学,认为是颓废之学,或者认为是宗教之学,是修身养性之学等等都是片面的。在当今学习和研究佛学的人群当中,特别是在许多青年学者之中,大多有这种感觉: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想不到佛学这么广博,佛学这么真实,佛学这么实用,真有相识太晚的叹息。
愿佛学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
愿佛学给人类社会增添无限的光彩!
摘自《广东佛教》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