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的觉悟与信仰的生命(苏渊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6

人生的觉悟与信仰的生命

苏渊雷

    一个人可以终身不读佛书,不进寺庙,不烧一柱香,不叩一次头,但是,他不可能不面对自己的命运,他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总能获取命运女神的眷顾。他必会有某种苦恼、某种挫折、某种不安、某种失望甚至绝望。他面对着大千世界,面对着迁流不息的社会以及有着生、老、病、死各种痛苦的生命人生,即使是位至高官,权位显赫;即使是腰缠万贯,挥金似土,他也不可能没有心灵深处的困惑,不可能没有对人生意义是否永恒的疑虑。我从哪儿来?我能做些什么?我又将往何处去?其困惑与苦恼,其迷茫与失望,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那么,如何认识它们,如何体会它们,又如何在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能有某种超脱,开掘一境界,可安身,可立命?于是,觉悟和信仰显得格外地突出和重要。
    在佛家看来,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生活与人生,而应该另有一个最高理想的生活,积极地去追求它、接近它。其理想即是涅槃,必由之路就是解脱。解脱的意思,就是佛经上说的“离缚得自在”,换句话来说,就是自己解放自己。由于人生的束缚有很多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解脱还需自己去努力。但又因为束缚是自己找的,因此而显得极为困难,非努力从事修养不可。
    一般地说来,解脱之途有二,一是慧解脱,一是心解脱。所谓慧解脱,就是从知识上求得解放,深通因缘和合、无常、无我之理,正确地判断世间名相,不被世俗杂念缠绕,而求精神上的高纯妙心之境界。所谓心解脱,就是从情意上获得解放,不被名色所迷惑,不做情欲上的奴隶;在情感上乃“以慈悲为本”,扩开同情心,对一切众生的苦乐皆是感同身受,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
    如能达到这慧解脱与心解脱,实际上也就是破除了所知障与烦恼障,由自证、自知、自实现的途径,体味了佛说的涅槃境界,从而可以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于是,人人可以安住涅槃而不必抛离尘俗,真正于世间获得了觉悟。

摘自《慈霖》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存在与否定(印顺法师)
下一篇:论奢华(红叶)
 姚兴及其佛学思想(王静磊)
 感应(倓虚)
 把修行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海天)
 关于爱情(露意丝茜)
 东方精神(川端康成)
 浅论佛教普世价值(宽寂)
 学佛的现实意义(林世敏)
 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心安一室天下宽(心渊)
 观照自己的苦(佛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罗汉心又起了,菩萨心又走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天心明月 8.独裁与奴才[栏目:果煜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护法--大蛇[栏目:哼哈一如说]
 “茶禅一味”考释[栏目:禅茶文化]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九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民主心要──人民是主,官员是仆[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