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研究 第十五章 佛性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0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十五章 佛性

一切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都认为宇宙间有一个真理或是定律。顺着这真理或定律的人生是正当的,违反这真理或定律的人生是不正当的。唯识哲学却不如此。它虽然解释出宇宙人生的所以然,但是认为一切沿着因果循环的定律的人生都是不正当的。人既然知道这宇宙人生之所以然,便应当设法超出这所以然或当然的环境。可是为甚么这种人生是不正当的呢?因为它是「有漏」的。譬如瓶子有了漏孔,灌水是永远灌不满的;这种人生,因果循环永无休息。但何以形成因果循环呢?因为一切知识都是「相待」的;凡是相待的因果一定是循环的。唯有绝待的因果方是圆满的;这绝待的「圆因」、「满果」叫做「无漏」。百法中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都是有漏;但是有漏的正因只是第七识。

这无漏的「圆因」是甚么?这即是一切有情在阿赖耶识中本来有的「无漏种」,这种子叫做「佛性」。这佛性是极清净的,是具足无数量微妙功德的。一切佛果上的功德在这佛性上完全具足;所以这佛性又叫作「如来藏」。不过一切有情虽有这本有的佛性;却因有漏种的障碍,一切功能无从显现。正如将草木种子埋在沙漠里一样,是不能生芽的;要以种种人工化学的方法将这沙漠变成田地,这种子自然有生芽的机会了。所以唯识哲学说:一切有情成佛的可能陆有两种;

 ㈠「本性住种」:就是本识上本有的无漏种;

 ㈡「习所成种」:就时由闻正道的原故,增益善心所的功能;这善心所虽不是佛性而与无漏种的缘生相应,于是由无漏种先发生「无漏智」,由这无漏智再熏成种,便为将来成佛的种子了。

既然一切有情的本性里都有佛性,是不是一切有情将来全都成了佛呢?这问题便是性相两宗的争点了。性宗说:一切众生将来毕竟成佛。唯识哲学说:有情有五种不同:

 ㈠声闻种性:声闻是研究佛教中小乘教的人。因为他是闻佛的声音而得解脱的,所以叫作「声闻」。他只可以证小乘的法。

 ㈡缘觉种性:缘觉是依佛或自己推寻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得觉悟,他只可以证缘觉的法。

 ㈢菩萨种性:这一类有情是决定成佛的。

 ㈣不定种性:便是他先修声闻、缘觉的法,然而遇着机缘便可转成菩萨的。

 ㈤无种性:这类有情是永远不得成佛的。说他无种,并不是没有本性住种;只是没有「习所成种」,因为他善根断了。

唯识哲学虽然说有情有五种的不同;这是就同时一切有情的比较上说的,若是就一个有情直说;他现在的善根虽然断了,但是将来还有续种善根的时候;等他续种了善根,那便不是无种性了。

 何以这成佛因果是无漏的呢!为明了这一点,先要解释「漏」字:

㈠水流不息:譬如自来水管的水门一开,那边抽水机永远往里灌,这边水永远流,而水在水管中是次第迁流不住,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一切世间法都是有漏的。

 ㈡烦恼:一切世间法都是由烦恼的因而起,结果无非增益烦恼。

 ㈢障:因为一切世间法是有漏的,所以一切「行」无有休息的时候;于是永远覆障着这本具的佛性,使他的功能无由显现。所以唯识家的目的,便是断除烦障,而行位的阶级浅深也就随着他所断的烦恼浅深而判定了。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研究 第十六章 烦恼障同所知障
下一篇:唯识研究 第十四章 唯识学的宇宙观
 《涅槃》三经之研究法
 八宗概要 第四章 贤首宗
 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唯识研究 第一章 绪说
 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大藏经雕印源流纪略
 八宗概要 第六章 真言宗
 漫谈大藏经
 佛教常识--盂兰盆会
 佛说灌佛经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阶段[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欢喜的骆驼[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把时间花到心灵上[栏目: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忆大金刚持上师仁波切的点滴行[栏目: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大手印法的推广与创新[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降伏其心 二 没有实修功夫见地不会圆满[栏目:万行法师]
 《普门品》图文释义 18、现小王身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一章 最后的五大关卡(五上分结)[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我心中的《瑜伽师地论》[栏目:唯识学研究]
 坚定一种信念[栏目:戒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