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打儿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2

打儿子

摩迦 

    一位老祖父和小孙子在后花园玩耍,小孙子过分好动顽皮,爬上爬下不听祖父的劝导,老祖父顾及小孙子的安全,禁不住用力打了他几下,小孙子受到突然而来的责打,痛得哇哇大声哭了起来。这时候站在旁边工作的父亲见到此情景,竟然一言不发地猛打自己的耳光。老祖父更是纳闷,百思不得其解,走上前去询问自己的儿子,干嘛自己打自己呢?儿子赌气地答道:“你打我的儿子,我就打你的儿子。”
    这一段喻言可说明现代的伦常关系,所谓天下父母心哪!佛教里有一首诗偈说:“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这首诗偈的意思在于说明为人父母的慨叹:记得当初我养儿女的心情,就像我的儿女现在养孙儿一样;我的儿女对我不孝顺,让我挨饿,一切由他去;只希望我的孙儿不要不孝顺父母,让我的儿女也挨饿啊!
  孝道本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些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总是在父母逝世后,才悔不当初,责斥自己,但为时已晚矣!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因缘,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了解父母生活上的需要,让父母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给予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让他以有儿女为荣,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应有的责任。
  因此,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

(摘自《普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还重吗
下一篇:唯识思想的转迷开悟之根据(工藤成树)
 当生命不再回头(慈玫)
 破钵记(吴敬子)
 雪花(吴桂瑛)
 念佛法门三特征(印顺法师)
 明珠在掌(李瑛棣)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读《济公活佛圣训》有感(陆忠培)
 佛教的北传与东渐(甘芳苹)
 略论佛图澄对佛教弘传、民族融合作出的巨大贡献(陈梅)
 慈心悲愿 善待生命——佛教生命观研讨会发言摘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五节 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女权路上,喜遇知音——忆述与阿姜苏加多的一场法谈[栏目:昭慧法师]
 末法时代的虹化大成就者—阿曲尊者略传[栏目:圣者传记]
 60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达理)[栏目:04 经注]
 五百罗汉 060、金山觉意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知恩、感恩、报恩——正慈大和尚2008年新春慈湖禅院开示[栏目:正慈法师]
 问11:尊者,禅修者如何通过观照“起、伏”保持定与精进的平衡?[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59 青梅子[栏目:大机大用]
 财富食物链[栏目:用好你的富缘·嘎玛仁波切]
 以佛法帮助落难的宿世父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