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6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印度佛教唯识学派在强调以识为诸法生起的根源的基础上,又重视对诸法的现象的探讨,此派的三自性说就是关于诸法的三种存在形态或三种存在层次的理论。玄奘在印度留学时曾作《会宗论》,就空宗理论与三自性说的关系,提出重要的见解。尤为重要的是,玄奘还创造性地运用唯识学的见分(认识主体,主观心理)相分(认识客体,客观现象)的理论,提出「唯识三类境」说,发展了唯识学派的现象学说。
一、三自性说:存在的三种形态
  三自性又作三性、三性相等,具体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关于遍计所执性,《成唯识论》卷8云:「周遍计度,故名遍计。……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注释:《大正藏》第31卷,45页下。〕「计」,计度。「遍计」,以主观的构想对对象起周遍计度,生起种种妄见。意思是,对种种因缘和合的事物,计执为「实法」、「实我」,以为心外有实体存在。关于依他起性,《唯识三十论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注释:《大正藏》第31卷,61页上。〕又《成唯识论》卷8云:「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注释:同上书,46页中。〕「他」,因缘。这是说,万物都不是自然而起,而是依于其它因缘和合而起,是无独立自性的。关于圆成实性,《成唯实论》卷8又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注释:同上书,46页中。〕「二空」,我空、法空。圆成实性是于依他起的因缘所生事物上,不周遍计度,不起执着,而直证我空、法空所显的诸法的空性、真实性,这也就是真如。三自性是心的三种层次(实是染净二层,依他起无染净之别)的活动,是心的染净活动而引生种种存在的不同表现。心识通过变现而贯彻于依他起中,从而使现象与本体相统一。同时,三自性说以圆成实性的真如为真实本性,以依他起的诸法为事相,从而又使现象与本体处于相互对立之中。
  唯识学派的三自性说受到中观学派学者的质疑、批评。玄奘时有中观学派学者师子光,他认为《中论》、《百论》不仅破除遍计所执性,而且也破除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即否定三自性说。对此,玄奘在会通空有二宗矛盾的著作《会宗论》〔注释:靖迈着《古今译经图记》谓作《会中论》三千颂,论已佚失。〕中作出回应。史载:
  时戒贤论师遣法师为众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大德师子光先为众讲《中》、《百》论,述其旨,破《瑜伽》义。法师妙闲《中》、《百》,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愍其局狭,数往征诘,复不能酬答,由是学徒渐散,而宗附法师。法师又以《中》、《百》论旨唯破遍计所执,不言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师子光不能善悟,见论称一切无所得,谓《瑜伽》所立圆成实等亦皆须遣,所以每形于言。法师为和会二宗言不相违背,乃着《会宗论》三千颂。论成呈戒贤及大众,无不称善,并共宣行。〔注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4,《大正藏》第50卷,244页中、下。〕
  戒贤是玄奘师父。这是说,师子光认为空宗的「无所得」观念与有宗的三自性说是乖反的,并以「无所得」观念否定三自性说。玄奘则认为佛教圣人是各随一意而立教,空有二宗的义理是互不相违的;空宗的《中论》、《百论》只是破斥遍计所执,并不破斥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无所得」思想与三自性学说是一致的。虽然《会宗论》已佚,我们难以了解玄奘的论证,但是从以上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一,玄奘虽系大乘有宗人,但并不否定大乘空宗的「无所得」思想;第二,玄奘认为,空宗破遍计所执,是对执着因缘和合而起的事物具有自性的实体存在的观念的否定,而不是对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否定;第三,玄奘的《会宗论》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的圆融思维方式和不拘于一说的兼容与开拓精神。
  玄奘批评师子光对三自性说的破斥,是坚持了大乘有宗三自性说,玄奘会同空有二宗的思想,强调空宗只是破斥遍计所执,并不破斥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这是发展了大乘有宗的三自性说。
二、三类境说:现象的三种类别
  与坚持诸法有三种存在形态层次的学说相联系,玄奘还提出三类境说,直接把认识对象或现象分为三类。
  据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卷1末载,玄奘时代对唯识的见分和相分,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见相同种生」。「种」指种子。这种观点是说,见分和相分由相同的种子而生,相分是见分所缘的假相外境,客观现象完全依属于主观心理。二是「见相别种生」。认为相分种子不是见分种子,客观现象有时依属于主观心理,有时又为主观心理所依属。三是「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3卷,677页上-下。〕这是折中以上两说,认为如缘龟毛兔角等不存在的东西时,是见分和相分同种生;如缘眼、耳等五根时则是别种生。玄奘不赞成上述观点,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颂:
  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注释:《大正藏》第43卷,678页上。〕
  这是说,认识对象虽都是八识所变现的相分,但由于种子本体的不同,性质也不同,可分为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三类。
「性境不随心」。
  「性境」是指由实际的种子生起的具有实性的相分境。《宗镜录》卷68说:「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注释:《大正藏》第48卷,797页下。〕《〈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云:「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注释:《大正藏》第43卷,620页上。〕《〈成唯识论〉了义灯》卷1末也称:「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注释:《大正藏》第43卷,678页上。〕可见性境有多种,诸如根身、器界、色、声、香、味、触、直至正常的心理状态,智慧所缘的真如等都是。「不随心」,「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注释:《宗镜录》卷68,《大正藏》第48卷,797页下。〕「不随心」是指性境相分与见分不同种。具体说,有五种不随:不随能缘同善染性,不随能缘同一种生,不随能缘同一界系,不随能缘同三科摄,不随能缘同异熟等。〔注释:详见上书,798页上。〕例如,我们平常观赏山河大地时,山河大地并不会因为我们观赏时的心理的善染而改变它的本性,也不会随我们同受业力而招引果报。这就表明,性境并不是完全受人们主观心理支配的。
「独影唯从见」。
  「独影境」是指由见分的虚妄分别而假现的相分,因相分本身没有自己的种子,是纯属意识所变现的相状,完全依属于主观心理,故称「独影唯从见」。《宗镜录》卷68解释说:「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过来,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迥极略等,皆是假影象,此但从见分变性,自无其种,名为『从见』。」〔注释:同上书,798页上。〕又说:「独影者,独者单也,单有影象而无本质,故相名独,如缘龟毛石女等相,或虽有质相分,不能熏彼质种,望质无能,但有假影,亦名为独,如分别心缘无为相及第八识心所相及,余准此知。」〔注释:同上书,798页下。〕独影境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质独影,就是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的意识(「独头意识」)生起空花、石女、兔角、龟毛和过去、未来时的心理状态,因空花、石女等根本不存在,而过去已灭,未来未生,故称「无质独影」。又一种是有质独影,这是指见分缘「虚空无为」等无生法而言。「虚空无为」,是听说「虚空」一词后,在心理上变现出来的一种虚空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与实有的虚空本身并不发生关系,故称「有质独影」。无质独影和有质独影都是主观心识变现的影象,前者是空无,后者是幻有,两者实质是相同的。
「带质通情本」。
  「情」,指能缘心。「本」,指所缘境。「带质境」是介于性境与独影之间的、是依实际的本质与非实际的妄情而变现的一种相分。《〈成唯实论〉了义灯》卷1末解释云:「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仗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注释:《大正藏》第43卷,678页下。〕法相唯识宗认为,如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以及「独散意识」(精神错乱时的意识)缘五根、五境时的相分,都是认识对象虽具有本质,但不能如实描述本质的相分,近乎现在的所谓错觉。
「性种等随应」。
  这是总结性地说,相分与见分性种是同是别,是同种生还是别种生,要根据上面说的三类关系作具体分析,具体判别,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混淆不同的主观心理与客观现象之间的不同关系。
  玄奘的唯识三类境说,是在坚持「唯识所变」的基础上,以主观心识为本原,强调心识有不同的情况,心识与变现现象之间也有不同关系,以至现象也有不同性质,有真实虚妄的区别。这是在唯识思想的框架内有限度地承认客观事物、外界存在的真实性,也是唯识本体哲学和现象学的重要发展。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二节 天台宗的诸法即实相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二节 弥勒净..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三节 中..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第三节 中国佛教伦理与..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一节 禅、禅定、..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三节 真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印度佛..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隆波通法语 觉---生命中清净的本质[栏目:隆波通禅师]
 师姐迷上《成佛之道》怎么办?[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卓越的人[栏目:清净的法流]
 (电脑游戏)偷菜到底犯不犯盗戒?[栏目:妙量法师]
 《虚空藏菩萨经》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获好名声之道[栏目:人生佛教语录]
 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栏目:济群法师]
 迈向生命的圆满[栏目:耕云先生]
 黄莲集 教理篇 二十二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苦圣谛[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