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信 仰 的 传 承 |
佛陀 |
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 |
十方无量诸佛(例:东方:药师,西方:阿弥陀等) |
原始佛教中虽曾提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佛,却未曾提到十方诸佛,亦无恒沙诸佛。 |
正法 |
1 法:四圣谛(苦集灭道) |
1 . 理想:成佛 |
1. 八正道:正见、正志…正定。 | |
僧伽 |
四双八士(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阿罗汉,得阿罗汉) |
十地五十二阶位菩萨(初地、二地…十地) |
1. 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 | |
标志 |
无任何图腾或图像,早期仅以佛陀的足迹、*轮、菩提树或禅座来追思怀念道迹。 |
1. 卍(宋字版) |
1. 卍字在印度为右旋,系源自耆那教,迄今仍为裸身派的重要标志,亦为印度教的吉祥标志。 | |
三皈依 |
走向佛、法、僧,到达唯一的三重庇护所:四圣谛。 |
得到佛菩萨或上师的种种神力加持和庇护。 |
Aha m bhante tisara n ena saha pa b ca s i l a ni y a c a mi | |
因缘 |
此无故彼无, |
此有故彼有, |
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的方向与求生极乐世界或建立人间净土的方向完全相反。 | |
志向 |
自证涅槃,解脱轮回,贪瞋痴永断,寂静、清凉、永灭。 |
众生无边誓愿度,不畏轮回,情愿生生世世长住娑婆世界行菩萨道。 |
佛教以解脱涅槃为终极目标,大乘则志在成佛,认为众生皆具佛性,终将成佛,却又担忧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
祖师 |
佛世的声闻弟子,诸如: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优波离、阿难尊者…等佛世时的 500~1250 位大阿罗汉,以及历代的四双八士。 |
龙树(八宗共祖,第二释迦)金刚上师、达赖喇嘛、转世活佛、历代祖师大德(如高僧传所载)、奇特人物(如济公、金山活佛…等)。 |
1. 长部第 16 经佛陀教导弟子「依经依律」明确辨识祖师大德之教,才是依法不依人的准则。 | |
礼仪 |
直接以四事布施、供养、礼遇、尊重三宝。 |
以供品和繁复的仪式进行祭祀崇拜。 |
佛陀认为四姓平等,并不认同婆罗门种姓的祭祀文化。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依 据 的 经 典 慧 学 |
原始 |
BC483 第一次结集:大迦叶尊者于王舍城集体确认,诵出经律的本母,即北传杂阿含经、南传相应部和律藏的原型。 |
BC100 年间,为了警惕塔寺崇拜者不要耽溺于肉身舍利而走入迷信,部分大众部人士乃开始编辑般若经(原型),强调智慧法身的重要。 |
BC150 年间,由于阿拉伯海航运发达,激荡出许多境内外传说、故事,也大量传出佛陀的本生故事等,大乘信仰开始萌芽,并开始雕塑本生菩萨像于巴赫特大塔的栏栒,佛塔崇拜族群的热情澎湃汹涌,开始促发了大乘运动。 |
初期 |
BC251 第三次结集:上座部于阿育王都华氏城完成相应、长部、中部、增支部,息诤并定型传诵。 |
AD60~150 年间,梵文般若经、无量寿经、法华经、华严经、宝积经、般舟三昧经陆续编出。 |
AD60 年间,卡尔达马喀王朝的英主路多拉达曼一世,奖励梵文写作。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经集,印老称之为「性空唯名」系列的初期大乘。 | |
中期 |
BC29 第四结集:斯里兰卡上座部将结集成果针刺于贝叶上。小部经则广纳历次未被结集的传诵。 |
AD150~250 年间,大乘大般涅槃经、解深密经、胜鬘经、大法鼓经等陆续编成。 |
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大乘经集,印老称之为「真常唯心」系列的中期大乘。 | |
后期 |
AD130 (北传)第四结集:由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主导,结集「大毘婆沙 200 卷」,其内容渐趋北传大乘文化的风格。 |
AD250~350 年间,如来藏经、摄大乘论、唯识论、唯识三十诵、十地经论、佛性论等陆续撰成。 |
这时期所编辑出来的经论,印老称之为「虚妄唯识」系列的后期大乘。 | |
晚期 |
AD1871 年第五次结集:于缅甸曼德勒,将结果刻于大理石上。 |
AD228 ~ 288 年间汉译:华积陀罗尼神咒经、萨昙分陀利经、大乘悲分陀利经、密迹经等。 |
AD167 年,贵霜王朝瘟疫流行,萨满教的咒术因而兴盛并快速渗入大乘信仰中。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三)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奉 行 的 律 典 戒 学 |
比丘 |
巴利律典: 227 戒 |
三坛大戒(受戒时回小向大,舍弃比丘律而以菩萨戒为主。) |
1. 原始戒律载于巴利律藏(相当于汉译四分律、十诵律等) |
比丘尼 |
巴利律典: 311 戒 |
三坛大戒(回小向大,菩萨戒为主) |
同上,但原始佛教的比丘尼传承早于公元第 11 世纪全面断绝 | |
沙弥(尼) |
巴利律典: 10 戒 |
10 戒(有名无实,例:戒场接受红包) |
同上,沙弥尼传承亦已断绝。 | |
在家 |
相应部、阿含经及律典所载 5 戒 |
1. 在家菩萨戒 |
大乘另制「在家菩萨戒」,并相信「优婆萨五戒相经」的注疏 | |
斋日 |
八关斋戒 |
八关斋戒 |
大乘对「不歌舞伎乐」、「过午不食」、「不坐卧高广床座」…的戒相和持守都不够精确严谨 | |
犍度 |
1. 剔除须发不烧戒疤 |
1. 戒疤、燃指,蓄须发,如虚云、弘一 |
1. 律藏「大、小犍度」中对僧团生活的传统制度有明确记载。 | |
梵网经 |
1. 南传巴利长部第 1 经「梵网经」 上列诸经均详列出小戒、中戒、大戒的细目 |
北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下)」详载: 1. 十重戒(菩萨波罗夷) |
1. 南北传长阿含(长部)的「梵网经」、「梵动经」、「梵网 62 见经」,其内容大致相似,旨在说明外道的 62 种错误知见,如鱼入网,难脱生死的罗网。 2. 罗什于 AD406 年所译的「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下)」则是后期的大乘作品,与原始的「梵网经」毫无关系,它所记载僧俗共同遵守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也不符合南北传原始律典。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四)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禅 修 的 次 第 与 方 法 定 学 |
三业 |
净其戒(身、语业) |
心平何劳持戒? |
大乘:烦恼即是菩提,所以不用断烦恼。 |
直其见(意业) |
行直何用修禅? |
大乘:生死即是涅槃,所以不用修禅定 | ||
修四 念处 |
1. 身身观念处 |
1. 念弥陀、观音 |
原始佛教:念佛是忆念佛陀九种殊胜的德行成就: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尊,而非喃喃重复诵念某某佛名。 | |
修安那般那念 |
1. 念内息系念善学 |
天台六妙门: |
原始佛教依据「杂阿含经安那般那念相应」。 天台六妙门参照「大安般守意经」。 | |
成就四禅八定 |
1. 初禅 |
1. 如来禅 |
如来禅是指达摩所传来的禅法(依据婆罗门教典—楞伽经)。 | |
证入 灭尽定 |
1. 诸行渐次寂静 |
空,空亦空,一切皆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 |
原始佛教的空三昧:非我、非我所,无相三昧:于一切相不念,无所有三昧:度一切识入处,均依于第四禅定而说,并非一般人士依于世智辩聪所做的逻辑推理,或清谈玄异的口头禅而已。 | |
解脱 涅槃 |
断尽一切贪瞋痴的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证得涅槃:寂静、清凉、永灭。 |
烦恼即是解脱 |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的信念回异于誓愿成佛却无视于「三大阿僧祇劫(无尽轮回)」的痛苦。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五)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出 家 众 的 修 行 生 活 |
食 |
1. 托钵乞食 |
1. 自炊自煮 |
1 . 阿含经上说,比丘出家应当剃发、持钵,家家乞食,卑下活命。经律上均明确规范托钵乞食才是「正命而活」的方式。 |
衣 |
坏色(土黄、红褐)袈裟(布块缝成的五、七条衣)没有口袋、钮扣、腰带等 |
黄袍 |
南北传律典中明确规范「上衣」、「下裳」和「僧伽梨(袈裟)的尺寸及颜色等细节。 不许穿着或配戴光鲜亮丽的正色衣、缨珞、帽饰…等。 | |
住 |
除雨期安居外,通常个别居住于山洞、林间、树下、小茅蓬、小木屋等阿兰若处 |
大都建立庄严豪华的「大雄宝殿」,共住于寺庙、精舍、寮房或个别套房 |
1. 南北传律典比丘律中明确规范自行搭建茅篷的长、宽限制;亦不许男女众杂居于一处。 | |
行 |
1. 比丘徒步走路。 |
1. 骑马(例:玄奘取经)、骑脚踏车、骑摩托车车、自行开车 |
1. 律典犍度详载使用车乘时宜 | |
钱 财 |
1. 不接受、捉拿、使用或储存金钱(包括信用卡、邮拨账户、存款汇兑)、珠宝、古董等。 |
红包供养、慈善或环保劝募,贩卖灵骨塔、消灾牌位、吉祥物、往生被、金刚砂、天珠、有机蔬菜、朝拜旅游、佛像、书籍、录音(影)带…等 |
1. 南北传经、律(舍堕戒)中有明确规定,并视金钱如五欲之不清净。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六)
* |
原始佛教 |
大乘信仰 |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 |
BC528~BC29 |
BC150~AD2005 |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 ||
自 觉 觉 他 , 自 利 利 他 的 善 巧 |
出 家 修 行 的 方 法 |
1. 剃度出家受持比丘律( 227 戒)。 2 . 依止长老 5~10 年 3 . 每半月(月圆、新月)布萨诵戒,互相检讨忏悔破戒言行。 4. 每年雨期( 7 月月圆日 ~10 月月圆日)安居,精进禅修。 5. 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实践八正道。 6. 禁止学习、持诵或教授咒语 |
1. 晨昏敲钟、打鼓、击罄、叩木鱼、焚香、献供、高唱梵呗。 2 . 诵经、跪拜、念佛、持咒(每日百千甚至万遍)。 3 . 吃素、静坐、修脉轮、守窍练气、观想、通灵、习少林武功、参公案等。 4 . 烧戒疤(头、臂、腕)燃指烧身供养 5 . 密宗则有破瓦、双身(性交)等修法 |
1 . 斋日八戒及沙弥十戒均禁止演奏各种乐器。 2 . 律典亦禁止比丘众以「长调歌音(梵呗)」唱诵经典。 3 . 南北传律典中均详载出家、依止、布萨、安居…等仪轨。 4 . 杂阿含经上记载佛陀于入灭前夕告诉游方行者须跋陀罗,没有八正道就没有四沙门果。 5 . 南北传律典比丘尼律忏悔戒中均明确禁止诵习咒语。 6 . 戒疤、燃指…等均非佛制。 7 . 比丘律中明确禁止出家众性交,破此淫戒者犯波罗夷罪,当被逐出僧团,丧失比丘身份。 |
渡 化 众 生 的 方 式 |
1. 托钵行脚,游化四方。 2. 三皈五戒,引发信乐。 3. 八关斋戒,循循善诱。 4. 病苦时或临终说法,开示引导信众,令其欢喜痊愈,或趋向果证,或生于善处。 5. 遵循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原则,兼具慈悲与智能,而以言行一致的身教随宜度化信众。 |
1 . 讲经说法(方广经典),印赠经书。 2. 经忏法会(梁皇忏、水陆法会、盂兰盆会、蒙山、焰口、修坛城护摩等 3. 灌顶、加持、手印、密咒、天珠等 4. 拜山、放生、点光明灯、安太岁、大悲水、圣地朝拜。 5 . 勘舆、山医命卜等 6. 临终助念、金刚砂、往生被、灵骨塔、中阴超渡等 7 . 救济、养生、医疗、环保、教育等 |
1. 佛陀成正觉以后,托钵行脚游化四方,循着「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欲患→欲出远离」的次第来引导堪受调教的众生走入正法律而趋向解脱涅槃。佛陀教导众生「学习正法」却从未教导众生「成佛之道」。 2 . 大乘信仰虽然也有三皈五戒和八关斋戒,但其对佛法僧戒的认知均有异于原始佛教。 3 . 大乘人士不顾自觉觉他的基本原则,热衷于弘扬方广经典,方便地迎合世俗的种种需求。然而,以其「舌灿莲花」、「经忏法会」、「念佛持咒」、「慈善事业」…等种种大法,是否真的就能度尽无边众生?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Slake 讲于台湾成功大学
2005/11/16月圆夜 (安般节)
一、佛陀住世说法
正法元年(BC528,世尊35岁)
1.乔达摩.悉达多沙门于印度菩陀伽耶证知「四圣谛」而成佛,正法被发现。
2.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正*轮开始运转。
正法6年(BC523,世尊40岁)
1.摩诃波阇波提(佛陀的姨母)三次恳求出家均被佛陀拒绝,于是自行落发穿上袈裟,一路追随佛陀到毘舍离。当时阿难尊者又再三恳请佛陀准许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仍被佛陀三度拒绝。后来,阿难尊者乃以「女众出家亦能得到果证」为由,勉强佛陀准许女众出家。佛陀因此制定「八敬法」作为女众出家的基本约束。
2.南北传经、律一致记载,由于女众出家加入僧团的缘故,佛陀明确地告诉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3.记载「正法唯住500年」的经律
(1) 南传巴利律藏小品第十比丘尼犍度(比丘尼八敬法)。
(2) 北传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二十九
(3) 北传四分律卷第四十八(比丘尼犍度第十七)
(4) 北传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中阿含林品瞿昙弥经第十)
(5) 北传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正法12年(BC517,世尊46岁)
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与俗家妻子行淫,在一向清净的僧团中生起垢患,佛陀因此开始制订比丘戒。
正法42年(BC487,世尊76岁)
1.提婆达多向佛陀争取僧团的领导权被拒绝、斥责之后,以「不食鱼、肉」等五项苦行的主张进行分裂僧团,并以「非法说法,非律说律;法说非法,律说非律。」的嚣张行径开始破坏正法律。
2.佛陀因为提婆达多的因缘,制订僧残第十、十一戒,亦即第一、第二破僧戒。
二、第一次结集经律
正法46年(BC483,世尊80岁)
1.须跋达比丘听到佛陀般涅槃的消息之后,公然宣称:「世尊已入灭,以后的言行不会再受到令人厌烦的制约了!」这样的言行让大迦叶尊者警觉到结集正法律的必要性。
2.大迦叶尊者召集五百位阿罗汉于王舍城郊结集正法律,由优波离尊者主诵律典,阿难尊者主诵经典,经过全体会众确认遵行并代代传诵,乃至公元前29年记载成书。此即今日「杂阿含经」或「相应部」和「律藏」的本母—根本依据。
三、第二次结集(纠正松驰的戒律)
正法149年(BC380)
1.佛陀入灭后约103年,住在印度东方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受信众的金钱供养。
2.耶舍尊者回到西方拘赡弥城恳请长老商那和修与离婆多尊者,并得到西南方阿盘提、达衬、波利耶等地的僧团支持,共计约700位长老比丘来到毘舍离城,会同跋耆族的比丘召开会议,厘清「比丘收取金钱」等十件事都是非法非律的行为,再度确认世尊所制订的正法律,称之为第二结集。此后,僧团开始分裂为严谨持戒的上座部和方便随缘的大众部,即是所谓佛教的根本分裂。由于戒规的松驰造成分歧,正法律开始沦没。
四、第三次结集(巴利经藏、律藏定型)
正法260~296年(BC269~233阿育王在位期间)
1.正法273年,阿育王勒令全国归顺佛法,外道出家人士大量转入僧团,正法律开始被外道思想严重混淆,引起了僧团内部长期的争议,甚至无法和合布萨诵戒,仿冒的像法也开始广泛地渗入僧团中。
2.正法274年,大众部的大天派系宣扬「阿罗汉仍有可能遗精」等五项自创的主张,诋毁并贬低阿罗汉的素质而破坏了正法律,也造成大众部的严重分裂。佛教的出家团体于此时已经分裂成十八个部派,支离破碎的僧团也使正法律加速沦没。
3.正法278年,在阿育王都华氏城的分别说部召集第三次结集,会众以上座系统为主,此时巴利语的四部阿含和律藏大致已经全部集成。
4.正法282年,摩哂陀尊者(阿育王王子出家)带领上座部僧团进入斯里兰卡。
5.正法289年(BC240)斯里兰卡王天爱帝须建立大寺供养僧团。
五、正法律沦没(贝叶写下正法遗迹)
正法315年(BC214)
室(释)利房等十八位尊者赉佛经来华,被秦始皇幽囚,断绝佛教正法律在中国传扬的契机。
正法349年(BC180)
印度巽加王朝的普西亚米陀王弹压佛教,致力复兴婆罗门教,正法律在印度日趋式微。
正法379年(BC150)
印度佛教徒积极起建巴赫特塔,又扩建山崎第一塔,并开始以本生故事的浮雕装饰于栏栒之上。大量生动的传说伴随着虔诚的佛塔崇拜,激荡出新兴的宗教族群,大乘信仰也于此时开始茗芽,逐渐与印度传统文化交融,正法律快速沦没。
正法500年(BC29)
1.斯里兰卡王毘多加摩尼二度即位,建立无畏山寺,供养他的恩人摩诃帝须。
2.立场偏向大乘的无畏山寺派,由于广泛地结交并迎合俗人的作风,受到大寺派(传统上座部)的严厉排斥。大寺派的长老比丘们担忧正法即将消失于人间,因此将三藏以针刺书(巴利语)写于贝叶。此贝叶书系根据第一、二、三次结集,代代传诵的经律(四阿含和律典)为核心而写成,史称第四结集,成为文字化的正法律遗迹。
3.上列史迹显示佛陀所说:「今正法唯住五百年!」的始末,我们称此正法为「原始佛教」。
六、追溯原始佛教(探究正法遗迹)
正法消失后92年(公元64年)
1.公元前2年,汉哀帝时,大月氏王的使节伊存,口授浮屠经给予博士弟子景卢。
2.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遣秦景等人出使西域求取经典。大乘信仰正式经由皇家信仰传入中国。尔后更由历代祖师大德的宣扬而欣欣向荣,持续迄今(公元2000年代)。
正法消失后2028年(公元2000年)
1.从巴利英译相应部和梵文汉译杂阿含经的比对,显示公元前29年间所流传下来的正法遗迹,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这使当代的佛教徒对于正法律的认知和修证,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和障碍。
「杂阿含经」和「相应部」是四阿含的本母,终究是历史上最明确而具有公信力的圣典,惟有认真比对这两部圣典,才能从探究正法遗迹中去追溯原始佛教的真相。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信仰的传承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依据的经典:慧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三)--- 奉行的律典:戒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四)--- 禅修的次第与方法:定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五)--- 出家众的修行生活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六)---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