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原始佛教(张慈田)
{返回 原始佛教理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1
认识原始佛教 /张慈田
「原始佛教」(early buddhism)也称作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是相对於后来发展的「大乘佛教」,它的范围是指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而弘扬正法开始,至释尊入灭后一两百年间,尚未分裂為部派以前和合一味之教法。
早期结集的阿含经与律藏,是修学原始佛教的宝藏,也是开啟大乘佛教的根本源头,可惜绝大部分汉语系的佛教徒将这一宝藏编列為「小乘经」、「小乘律」而不予重视,阻碍了对佛陀根本教法的认识。一百多年前,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巴利圣典,而日本学者在十九世纪末也开始致力於研究,渐渐地原始佛教才引起注意及学习风潮。台湾佛教界,对原始佛教的学习也不过近几十年来的事,虽起步较晚,总算能正视这素朴、平实、以修行為主的教法。
过去汉语系的佛教徒擅长把相互有矛盾抵触的经义判教统摄,而原始佛法总是被判為不圆熟,钝根者所学习的法。这种偏颇的学习态度,大大地障碍入解脱门。发现各种经律中互有矛盾如何解决?《长部》〈大般涅槃经〉提供的方法是:「若参照经律,而不入契经,与律不合,……此非世尊之语。」原始佛教的契经与律,正可以把在「佛说」的大乘经中方便法或错误的知见纠正过来。
不仅如此,学习原始佛教,经常可以发现释尊及其弟子的教法,非常简洁、有力、一针见血,对有心消除贪.瞋.痴的行者来说,可谓是浸润在正法的光辉之中。学习原原本本的佛陀教法使行者置身於解脱道而不坠,且能加速成熟解脱的智慧。(《嘉义新雨杂誌》第1期)
{返回 原始佛教理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孟领)
下一篇:
原始佛教的教义(季羡林)
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
认识原始佛教(张慈田)
原始佛教的处观(陈琼璀)
原始佛教的主要特色
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黄连忠)
原始佛教的人生观(洪汝诠)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温金柯)..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孟领)
原始佛教(一)原始佛教的定义(圣严法师)
原始佛学的主要思想与特点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章 死而复生的悲剧
[栏目:影尘回忆录]
快乐心态—超越之心 承担之心 转化之心 和合之心
[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幽默感
[栏目:创巴仁波切]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三十八、咕噜阿津达传
[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入菩萨行论》第80课
[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五‧酤酒戒
[栏目:慧僧法师]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用能知
[栏目:善祥法师]
世尊说万法是为引一切机宜同入佛法
[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福德日记10月10日─先为别人着想
[栏目:福德日记]
为什么显密各宗行者都应学习菩提道次第论
[栏目:智敏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