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4-073慈悲的哲学(修订)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9

慈悲的哲学—一           海涛  辑

1.要在这个多苦多难的世上活得快乐光明,每一个人必须有一颗关心别人、同情别人的温暖之心。

2.在洋溢着共同感受的地方,只要心存善念与慈悲,生活即使贫穷,心里也是丰裕、快乐的。

3.慈悲是佛教实践上的中心德目。

4.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慈悲就是佛。

5.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的观念是佛教的特征。

6.在日本,慈悲被认为就是佛教。

7.慈悲是一项价值标准。慈悲这项德目,在现代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净土教徒也好,日莲宗徒也好,基督徒、天理教徒也一样,只要是心清净、性格诚实、常怀慈心、行为方正的人,都会为人所尊重敬爱。

9.诸宗教之间,重要的并不是宗教上的单纯信仰、礼仪或仪式,而是基于宗教的道德性、精神性诸原理而来的同情、爱情、理性、正义的生活。

10.真的宗教乃是心情的教育,是心情与心的实践。

11.对生存者受苦而起同情时就是悲,决心拔除其苦时就是慈。

12.诸佛菩萨就是以慈悲来救度我们这些凡夫。

13.慈善是一切宗教都应做的事,慈善精神是普遍的真理。

14.有些人像佛陀一样,只要有任何众生受苦,自己就不会有完全的幸福,这就是慈悲心的萌芽。

15.慈悲观念,不但是与佛教以外的印度其他诸宗教有所共通,同时也具有不少与其他各国诸宗教共通的特征。

16.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
 
慈悲的哲学—二           海涛  辑

1.宗教实践之基本原理就是慈悲。简单的说,慈悲就是纯粹化了的爱。母亲对儿女的爱情是最好的例子。

2.佛陀强调,要像母亲爱子女一样,不惜自己的身命,去爱万人,去爱一切众生。

3.慈悲就是像母亲赌命守护自己的独子一样,当对一切众生起无量的慈心,当对全世界起无量的慈意。只要离开睡眠,行住坐卧,都要培养这种慈心。

4.必须准备对他人行善,要行得比父母对自己所做的还多。—《法句经》

5.征服充满生物的大地,作马祠、人祠、掷奉祠、无遮会的主持者而巡回的圣王,与善修慈悲心的人相比,只有不到十六分之一的价值。

6.对众生的奉献,不能只止于精神上、论理上的一面。求道的人要堪忍任何痛苦,要与物、奉献。

7.佛说法度众,令众生离苦,就是慈悲。

8.袈裟就是「大慈大悲衣」。—《正法眼藏》

9.不杀、不令杀、不胜、不令胜,怀着对一切众生慈心的人,没有人会对他怀恨。

10.为他人拔苦,与他人以乐,在心理上,就是「共苦」、「同情」的意思。

11.修行者必须是具有慈心的人。要以慈心接待弱者、强者以及一切众生。

12.修行者要对一切众生怜悯、同情。当不害别人,要给与,要常说真实话。

13.一切众生不可害,要行有情之道。

14.既得生命于此世,莫行复仇之事。

15.修行者必须是「住于慈者」。

16.起无量慈心,日夜常不怠。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4-072《圆满六度波罗蜜》
下一篇:04-074慈悲的特性
 04-036《菩萨的梦境》
 04-021幸福人生讲座
 04-094智能箴言
 04-088《福德智慧经典》辑要
 04-030《佛说幻士仁贤经》辑要
 04-117《坚心护正法》
 04-096《菩萨法之四无量心》辑要
 04-047佛陀的格言
 04-040《念佛净语》
 04-080《佛说造像量度经解》辑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灵澈~天姥岑望天台山[栏目:禅诗三百首]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观心品第十)[栏目:太虚法师]
 狮子出征[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我们把未来的解脱成就寄托于谁?[栏目:索达吉堪布]
 月称菩萨简传[栏目:圣者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