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参考题(二)
 
{返回 郭耀华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8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参考题(二) 

姓名:                  院系:                 联系方式: 

第二章 佛教的传播

一、佛教在印度的传播

1、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或传播简略地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2、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是在印度北部的        传法,史称“初转*轮”。后来又从印度北部进一步扩展的到中部   河流域一带传教,最后将佛教传播到印度更为广阔的区域。

3、佛法中的四谛是指:   谛、   谛、   谛、   谛。

4、佛法中的五蕴是指:   蕴、   蕴、   蕴、   蕴、   蕴。

5、佛法中的十二因缘是指:    、行、   、名色、    、触、    、爱、取、    、生、  

6、         是早期佛教的社会政治观念。佛教认为不应以人的出身来确定人的高低贵贱,而应以人的德行来评判。不同种姓的人都能出家信奉佛教。

7、在释迦牟尼      的当年,佛教僧团举行了僧众大会,即所谓“结集”。这次结集被称为第一次结集。由于是在     城举行的、有五百比丘参加的结集,因而又被称为     城结集或五百人结集。

8、释迦牟尼入灭     年后,居住在毗舍离等地的比丘违反原始佛教教规,出现向人收取金银等十事。这十事在古印度佛教界引起争论,并为此召开了第   次结集。这次结集后佛教发生分裂,认为收取金银等十事合法的形成     部,认为十事违戒的形成     部。

9、小乘部派佛教在大乘佛教兴起后在印度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是理论上有一些变化。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世亲(约4—5世纪)的《     论》和诃梨跋摩(约3—4世纪)的《      论》。

10、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着重要的不同,显著之处表现在:

     第一,在讲“    ”的角度和彻底性上二者有不同。

     第二,在     内容和目的上二者有不同。  

     第三,在对待      的问题上二者有不同。

     第四,在对待      的看法上二者有不同。

11、大乘佛教的发展也可分为若干阶段:

     第一阶段是最初的大乘经出现时期,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

     第二阶段是      派产生时期,时间大致在2—3世纪。

     第三阶段是续出的大乘经出现时期,时间大致在3—5世纪。

     第四阶段是       派形成和主要发展时期,时间大致在4—7世纪。

12、最初的大乘经的出现是大乘佛教形成的主要标志。这些经典中主要的有     类经、法华类经、       类经,还有小品宝积、     和净土类经典等。

13、佛教的中观派创始人是        。中观派的中道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在其对“空”、“有”概念的解释上。它认为对事物既要讲其“      ”,又要讲其“      ”,二者实际是统一的。         观念认为涅槃与世间是没有本质分别的,认识了世间的本质或事物的实相,也就是达到了涅槃。

14、《大般涅槃经》提出了佛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探讨了一阐提成佛的问题,并提出“大涅槃”有         这“四德”。

   《胜鬘经》主要讨论了“       ”(佛性或成佛的可能性等)思想和“一乘真实”思想等。

   《解深密经》侧重对心意识进行了分析,认为         是事物的根本,可以保存人过去的记忆、经验,还可以保存人们过去行为产生的业,它亦是人生死轮回的种子,是人生命现象的主体。

15、佛教中的瑜伽行派创立者是         。唯识无境是瑜伽行派的基本理论。

识又可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识、     识、      识、       识。三性是指:         性(人们不能认识到唯识无境,因而从各个方面来“周遍计度”,

虚妄地认为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实在)、依他起性(由于事物是依缘而起的,因此无自性)、        ________性(由性空所显示的识的真性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状态)。

16、瑜伽行派的转识得智,在将八识中的前五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        智;在将第六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       智;在将       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平等性智;在将        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大圆镜智。

17、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其中五位是    法、心所有法、___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18、在大乘佛教发展的后期,瑜伽行派与中观派最终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          派”。最初促成这种融合的主要人物是        

19、密教在印度非常古老,可追溯到      时期,吠陀文献中的《       吠陀》主要是巫术、咒语的汇集。

20、密教信奉大日如来(Mahavairocana,              ),密教把表现大日如来“智”的方面(即大日如来所具有的智的特性)称为“     界”,把表现大日如来“理”的方面(大日如来本来存在的永恒悟性)称为“     界”。

21、13世纪印度佛教的衰落与古代          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势力的急剧扩大有关。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1、中国汉地较早译出汉译佛经的重要人物有两人:一是以小乘佛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    (约2世纪);一是以大乘佛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        (约2世纪),他翻译的《         经》和《般舟三昧经》等佛典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2、在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十六国时期,佛典翻译者以          为主要代表。以他为中心,出现了官方组织的佛典译场,他的翻译以__________类佛典为主。

3、       写出了在后世影响极大的《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和《注维摩诘经》等,强调所谓“不真空”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否定事物实有的观念,即包含“      ”的意义;另一是否定事物绝对空无的观念,即包含“     ”的意义。

4、       在中国佛教史上以其关于佛性的观点而著称。他研究了当时译出的六卷本《泥洹经》,提出“一阐提”也有佛性的理论。

5、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不少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这之中最著名的是       (约339--420)。他在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出发,到达中天竺。三年后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回国后进行了翻译工作,还写了著名的《         》。

6、中国佛教讨论“判教”问题较早的人是刘宋时的        (4—5世纪)。他提出“二教五时”之说。“二教”指“顿教”和“渐教”。

7、隋唐五代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宗派佛教的发展。其中主要的有:天台宗、     宗、      宗、      宗、禅宗、      宗、密宗、     宗等。

8、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是南北朝末至隋代的      ,其主要学说或教义有:一心三观、圆顿止观、一念三千……等。一心三观指人同时体悟或顿悟到《中论》中所说的         。即对这三者不能分开或单独认识,而是要同时认识这三方面。

9、三论宗在中国的传承是:        、僧肇……僧朗(约6世纪)、僧诠(约6世纪)、法朗(507--581)、      ,但实际的创宗者则是      

10、慈恩宗是直接传承印度瑜伽行派理论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在中国的主要创立者是

       (600--664)和其弟子窥基(632--682)。

11、华严宗以弘扬《     经》的学说为宗旨。此宗的传承法系是杜顺(557--640)、智俨(602--668)、      (643--712)、澄观(737--838)、宗密(780--841),实际创宗人则是    。    

华严宗的主要理论有:       、六相圆融、五教十宗等。

12、禅宗最初的祖师是所谓“东土五祖”,即:初祖         、二祖      (487--593)、三祖僧璨(?--606)、四祖道信(580--651)、五祖弘忍(601--674)。弘忍之后,禅宗分成南北两宗,南宗以      (638--713)为代表,北宗以      (606--706)为代表。在晚唐五代时期,南宗系统分化出“五家”:沩仰宗、      宗、      宗、云门宗、      宗。其中的       宗在宋时又分出两宗:黄龙宗和杨岐宗。

13、净土宗以弘扬佛教净土经典的思想为根本。关于此宗在中国的开祖有人认为是东晋的

      ,也有人认为是东魏(或北魏)的      (476--542)。

14、中国佛教宗派密宗主要是在唐代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唐代的所谓“开元三大士”即

        (637--735)、金刚智(669--741)、     (705--774)。对唐代密宗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中国僧侣是      (673--727)和惠果(?--805),该宗主要弘扬的是《     经》和《        经》中的思想。

15、中国佛教宗派的律宗实际创宗人是唐代的      ,该宗主要弘扬《     律》。

16、中国的藏族地区传入佛教是在唐代。一般认为是在7世纪的松赞干布(617—650年)时期。藏王赤松德赞(755—797年)时期首先邀请印度的       大士和        大师进藏弘扬佛法,后来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发生了顿渐之争(大士离开吐蕃后),印度代表是:________,汉地代表是:________,印度佛教代表辩论获胜,直到朗达玛(838—842年在位)禁佛史称“前弘期”。西藏佛教史的“后弘期”始于978年,即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印度一些著名的僧侣也来到西藏传教,如著名的       (982--1054)等人。

17、明代藏传佛教有重要变化,出现了藏传佛教史上的重要的人物        (1357--1419),他创立了     派。他主张显宗和密宗并重,要求僧侣严格守戒,在理论上则受印度      派的著作影响较大。1409年,他在拉萨东北方建立了     寺,这可以看做该派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该派也称为“      ”。该派中实行活佛转世制度,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     ”系统,另一是“       ”系统。

18、在近代中国佛教发展中居士佛教很有影响,这方面最突出的是        居士,他于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中国近代佛教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太虚,他的突出之处是主张对佛教进行全面改革,提倡所谓“        ”,力求把佛教中的积极思想成分运用于现实社会。

 

第三章 佛教的文献

二、印度主要佛典

1、记述印度早期佛教的经有巴利文的佛典和汉译的佛典。巴利文的经主要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    部》。汉译的经主要是《        经》、《        经》、《       经》和《          经》。

2、巴利文的律有《经分别》、《犍度》和《附随》等,汉译的律有《      律》、《五分律》、《十诵律》、《僧祇律》等。

3、南传佛教的史料代表性典籍是《    史》、《大史》及《论事》等,北传佛教佛教的史料代表性典籍是《         论》、《异部宗精释》等。

4、在现存的北传史料中,上座部系统较著名的是说一切有部的“一身六足”,即被称为“身论”的《发智论》和被称为“足论”的《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此外,说一切有部的重要佛典还有对《发智论》作的注释-----《         论》及其后的《俱舍论》。

5、最早出现的大乘佛典是经。早期大乘经大约在公元     世纪至公元    世纪形成,其中较古和较基础性的是某些       类经。该类经中又分为许多类,就梵文原本来说,主要有十万颂本、二万五千颂本和八千颂本。汉译本中则分为小品般若(八千颂本)、大品般若(二万五千颂本)和       般若等。早期大乘经中除了般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外,还有一些较著名的经,如小品《       经》(主要指《佛说遗日摩尼宝经》、《佛说摩诃衍宝严经》等)、《          经》及一些净土类经等(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

6、印度大乘佛教后来形成了派别。最早出现的派别是约形成于2—3世纪的       派。该派的主要论著有:龙树的《     论》、《十二门论》、《         论》、《十住毗婆沙论》、《七十空性论》,      的《百论》、《四百论》,佛护的《根本中论注》,清辨的《般若灯论释》、《大乘掌珍论》、《中观宝灯论》等。

7、印度大乘佛教中的瑜伽行派约在4—5世纪出现。该派的主要著作有:署名弥勒的《瑜伽师地论》、《         论》、《         论》《法法性分别论》,无著的《摄大乘论》、《        论》、《显扬圣教论》、《            论》、《顺中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世亲的《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释》、《           论》、《唯识三十论颂》、《十地经论》、《佛性论》、《大乘百法明门论》,陈那的《              论》、《观所缘缘论》、《掌中论》、《集量论》。

8、印度密教类的佛典为数众多,影响最大的是《       经》和《         经》。

 

 

 

第五章 佛教的修行

一、佛教修行理论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1、佛法四谛中的“道谛”是佛教最初的修行理论。“道谛”也就是所谓“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      、正精进、正念、      

2、佛教的修行“三学”指               

3、佛教较早提出的关于信徒修行所能达到果位的理论是所谓“四向四果”。四果包括:

       果(音译须陀洹果),指断除对三界的见惑,进入了佛教圣者的最初阶段或初果;

   一来果(音译      果),指断除了欲界烦恼中的部分烦恼,但仍要在天上和人间往返转生一次;

   不还果(音译      果),指断除了欲界的所有烦恼,不再回欲界转生的果位;

   无学果(音译      果),指断除了三界所有烦恼,不再需要进一步修习,是佛弟子所达到的最高修行果位。

4、小乘修行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是所谓“        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或最初的“三学”。大乘修行的主要内容是所谓“菩萨行”,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智慧)或“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般若、         、力、智)等。

5、小乘所修的果位主要是所谓声闻四果,以达到        为最高。大乘修行的果位有所谓“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      地、善慧地、法云地)或“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6、印度的瑜伽行派和中国的慈恩宗是十分重视瑜伽实践的派别,通过瑜伽实践而观察事物的境,并将修行的阶段和修行所得之果位等分成许多层次。如《        论》中的本地分就将瑜伽修行境界等分成十七地。

7、密教或密宗强调所谓“三密”,即    密----口诵真言咒语、    密----手结印契、    密----心作观想。

8、天台宗的修行方式较典型的是所谓      法门,该宗以《       经》为宗经,《摩诃止观》提出所谓“三止”和“三观”的理论,三观有“二谛观”(从假入    )、“平等观”(从空入     )、“­­______第一义谛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

9、华严宗以印度大乘佛教的《      经》为根本,该宗比较关注的是对      的观察部分,实际上是以观慧为主要的修行方法,此宗强调认识      的理事无碍以至事事无碍。

10、中国律宗所尊奉的主要是《      律》。

11、中国佛教宗派中禅宗的        等最初提出“二入四行”的理论,依照印度佛典中的根本思想表述了禅宗的修行要点。(接187页)“二入”指“   入”和“   入”。“四行”指       行(正确对待由先前行为而得到的业果,认识佛教的报应理论,承受先前行为产生的结果,特别是恶业所产生的苦果,并无怨憎),      行(对过去行为产生的相对好的业报不沾沾自喜,保持不动心或心境平和,得失随缘),       行(对外部事物不执著,安心无为,不贪婪地求取),称法行(不背离事物的根本之理,按照佛教的根本之理来行事,认识到事物的无我或空,以此认识行事)。

12、朝鲜佛教中后来影响较大的是禅宗系统,而禅宗系统中的主流派是       宗,该宗在修行上强调顿悟渐修,并强调定慧双修,后来还强调禅与净的联系。

13、南传佛教包括亚洲许多国家的佛教,主要来源于印度       部佛教系统。

14、佛教讲的十善指       、不偷盗、不邪淫、       、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不瞋恚、      

15、天台宗在《          》(卷二)等文献中论及了六类修行者的善:

一是人、天不为一般的恶事,这是最低层次的善,但人、天还会堕于三恶道中成恶;

二是二乘能出离世间之苦,名之为善,但二乘只能自度,最后仍免不了恶;

三是某些菩萨能慈悲兼济,称为善,但自身也未完全断除烦恼,免不了恶;

四是三乘能同断一些烦恼,称之为善,但仍有无明,故为恶;

五是别教菩萨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佛教义理,故称为善,但所行带有方便,不究竟,这也还有恶;

六是圆教菩萨能通达佛教实相之圆理,称为善,但若过于       ,则亦成恶。

 

三、佛教的禅定

1、佛教的禅定是在       修行的基础上形成的。

2、就佛教禅定思想所受影响的程度而言,最应注意的是古代哪一著作:        。《       经》中的禅定思想与佛教中的禅定思想是并行发展的,二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3、《杂阿含经》卷十七中在谈到“四禅”时说:“初禅正受时,     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       止息。”

4、四无量心即            

5、《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一切世间法中皆有       性。”这就是说,不能通过完全脱离世间来达到佛教的解脱。

6、佛典中属于小乘方面的主要叙述的是印度禅定思想中的制感、调息以及控制心作用等内容的成分,具体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指无色界中的   ____ 定、   ____ 定、   ____  定、 ____     定)等。

7、中国的禅宗虽然分为南宗和北宗,但都承认“        ”的观念,都注重向内体悟或发现自己的本性或佛性。南宗倾向于“顿悟成佛”的方法,北宗倾向于“渐悟成佛”的方法。

8、中国佛教宗派中的禅宗所吸收的主要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特别是      派的思想。


{返回 郭耀华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观与地球和平
下一篇:《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参考题(一)
 郭耀华博士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参考题(一)
 研究文殊师利菩萨法门
 内观与地球和平
 西藏密宗觉囊派(如来藏的形变)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参考题(二)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郭耀华谈科学与宗教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
 郭耀华讲《金刚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炝炒圆白菜[栏目:素食菜谱]
 35.云何布施生禅波罗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吃肉之过患[栏目:索达吉堪布]
 麦积烟雨(传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药师法门非常适合现代人根基学修[栏目:药师佛·文集]
 答疑 Question and Answer[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禅定的正见[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法海集五 第四部分:修行次第 1 前言[栏目:法海集]
 绿度母[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王安石与《维摩诘经》(刘洋)[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