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章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4

第二章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虚空

1. 大圆满之见行者,与修因果不相同,此即见修行菩提,犹如虚空之本性,谁对虚空超思度,若有作起思度心,菩提如空无有成。[1]

2. 《声应成续》云:“显观对境之性相,蔚蓝色之天空中,光与颜色及法界,明现五智之自现。”

如是于外境太虚之空中显现内境法界者,此则名为“现空无二之界”。[2]

3. 无有虚空中十种自性

虚空中十种自性者:正见、三昧耶、灌顶、曼荼罗、地、道、事业、智、果、法性。通达此十无有,即是大圆满之见。

《普作续》云:

善提心者犹如大虚空,犹如虚空心性法性中,无见无修无所护本誓,不勤事业亦无智慧障,不净诸地亦无所行道,无微细法无二无和合,于心无有了义教抉择,起增损故无肯定诀窍,此乃大圆菩提心之见。[3]

(二)无有

《实相宝藏论详释》提到:宣说了悟无有之义而解脱:梦境幻化空寂当时中,无智愚夫爱着故成缚,知诸本性则不能为缚,不达无有之法诸有情,着我性故缠缚而轮转,若善明了觉性瑜伽士,现生即以无有作肯定,无有因果法性界中脱。[4]

(三)无修元成

1. 无修

如是无有之法解要已,觉性关键无修全放下,所现收于无有取舍中,即是大界心境坦然住。[5]

2. 元成

阿底瑜伽法中超越界,全无所有虚空之本性,即此现前法身体位中,无有动摇乃最初空界,自然放下大乐本元成。[6]

(四)无住

《大圆满心性休息》提到:不缘已灭未生者,何处亦无现在心,不住自性平等性,心勿寻心令清净。[7]

(五)无念无作意

《圆满自然力之河流续》云:法身空寂性之体,自然正智无念界,说为空明觉性心,空而无我之智慧,诸法元成大圆满。[8]

(六)无勤自然住

《普作续》云:不管所现任何一切法,本与自心法性就是一,不用因果之理来观察,应当观察自心真如性,皆是自己菩提体所现。未悟此理而各安假名。世俗有显胜义则无有,胜义世俗无二唯一谛,安名真实我亦起迷乱,贪着安乐则是爱欲病,无爱欲故则能得安乐,有意修佛即非能成就,无勤自然住故任运成,无勤自然住于无念住。[9]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对无修的见解

书中提到:以见抉择之本性,无任何所作意之耽着,故无所有修,现见赤裸之实相本面故,昼夜恒时无散而行持,此乃名修习,即安住彼性之中时,无有所修无散乱,不作破立不观察,自然安住本来性,不作勤作束缚染,自然法性禅定者,瑜伽住于虚空王,修习如海直定。[10]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是重要修行见地,举例如下:

(一)虚空

1.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金刚喻三摩地,乃至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住无着无为无染解脱如虚空三摩地故,得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11]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般若波罗蜜多,是如虚空波罗蜜多。[12]

2. 等虚空界者,智所行境清净故,无所依者,随世意乐现色身故,能离翳者,了知无有众生界故,虚空智慧者,放光明网遍法界故。[13]

3. 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为修习何法?”“憍尸迦!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修习虚空。”[14]

4. 金刚一实理,世主最上生,虚空自然智,大智大慧眼,大光明遍照,大智光大日,智光照世灯,大光明炽盛。[15]

5. 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能令遍满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法云地。[16]

(二)无有

1.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17]

2. 须菩提言,世尊,若无生死无涅槃者,云何名净,佛言须菩提,是净无忆想生死及与涅槃,亦无染着,须菩提,犹如有言净于虚空,实无所除令虚空净,如是须菩提,所言净者实无有法,名之为净,若有闻是而不惊怖,名之为净。

[18]

3. 文殊师利言,如我所见,实无有法业报熟者。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业无报,无业报熟故。[19]

4. 诸法不可得,无有法可证,如是知于法,能解佛菩提,彼若悟此法,便转于*轮。[20]

5. 大慧。一切凡夫亦复如是。以依自心分别。而生一切诸法。大慧。无有法生无有法转。如幻梦中见诸色事。[21]

(三)无修元成

1.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无能修者,无所修法,亦无修处,亦无由此而得修习,何以故,世尊,非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中而有少分实法可得名能修者,及所修法,若修习处。[22]

2. 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纯善之业,应当永已常受安乐,一世所作极重恶业,亦应永已受大苦恼,业果若尔则无修道解脱涅槃。[23]

3. 善男子,于正行中无果无得亦无正行,彼处亦无修行一法,善男子,亦于彼处无果可得,以无分别故,善男子,若不得一法乃名为得。[24]

(四)无住

1.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25]

2. 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诸佛住于此,究竟不动摇。[26]

3. 住一切诸法真实性者名圣解脱,圣解脱者名无所住,无住之住住一切法。[27]

4. 又无住者名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知一切法而无所著,以无着故名首楞严,如来具足首楞严定。[28]

5.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29]

(五)无念无作意

1. 佛言:“般若波罗蜜,无念无作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所从生故。何以故?以无生故。”[30]

2. 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31]

3. 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菩萨心密者,若修四念处行即心无念亦无作意。[32]

4. 复有无念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入灭尽定观了无形,[33]圣者内所证,常住于无念。[34]

5. 诸菩萨摩诃萨,应入显现法界善巧印门,以无念印印一切法。[35]

(六)无勤自然住

1.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着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36]

2. 佛告文殊,菩萨欲学斯经典者,则当信解虚空之门,诸法无勤修,而反现精进,其无所行者,此上度精进,[37]

3. 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38]

4. 法界自然住无所住,所以者何,法界自然用自然故自然为空。[39]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章 第二节 总结讨论(1)
下一篇: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智慧、本净、无分别智、无破无立、唯一B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十七节、第十八节
 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3
 第二章 第二节 总结讨论(2)
 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九节、第三十节、第三十一节..
 第三章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
 第二章 第十一节 四相(四种光明相)、穷尽法界、普贤法界、六灯、四灯..
 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2
 第一章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B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中国佛教与伦理建设[栏目:方立天教授]
 正觉[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五百罗汉 269、无比校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相应131-142经 再一个恒河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西夏佛教新探(史金波)[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六度精神(释一睛)[栏目:六度万行]
 柔忍[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相应73经 六触处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