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章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97

第三章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起

一、无勤

“其魔事者为住何所?文殊答曰:住于精进。又问,以何等故住于精进?文殊答曰:其精进者,乃为诸魔求其便耳,若懈怠者,彼魔波旬当奈之何。”[1]文殊菩萨以般若空性论证,不住精进,也不住懈怠,无勤修时,诸魔不扰,过度勤劳也容易生禅病。大圆满法正行强调无勤自然成,前行还是很精进,且认为正行时不要被无明勤修病所执著,这才是自然智慧、本净菩提心的渐修过程,利用虚空、四光脉辅助而达顿超任运,最终三身任运。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引用《普作续》:“大萨埵!菩提心者乃为王中王,普作则由菩提心来作,菩提心外余外则无作,菩提心者本来无谬误,既是无缪不可谈真伪,超越因果缘起与勤修,若尚不明作毕离勤行,不但不成勤修能所等,较此再无更大菩提障,无住无念全无密意故,自然住于无念平等境,本已作毕不起勤行心,于大乐中随何而安住,此即成就诸法之心要……无有勤作本来无分别,无须觉性智境上勤求,大乐法身与心为一体……大圆满义于我皆圆满,见行事业本誓地道者,如前所说皆不需勤修,如是不明而作勤修者,则与超越因果义相违,若是不遇无作大乐义,遂被无明勤修病所执,是故超越因果大圆满,非诸无根机者所行境,彼应奉行因与果之法。”[2]提到无勤自然住于无念平等境,菩提心不因勤修而后得,没有咒语、手印、灌顶、坛城、曼荼罗、三昧耶戒、事业、果位、境界、法性的执著,虚空自然得。与文殊菩萨见地完全一致。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勤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及附录一。

二、平等

“文殊师利复谓大光:菩萨修业常以平等,其于智慧圣明之达无所修行;晓了善权,将摄一切众德之本。……于一切法无应不应,无净不净。……进智慧者,悉了于一切,不坏法界。”[3]

“不畏魔事不依佛法,其平等者终无偏党,以此平等诸法皆等。”[4]文殊菩萨劝菩萨道修习者,应平等对待诸法脉,空性中,烦恼、菩提一切皆清净,法界法性平等。

而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提到:“对于凡有显现一切法,皆是自性无生所加持,无住无灭而是元成故,远离缘虑有无本清净,法性即在大圆满平等。”[5]指出大圆满修行平等对待诸法,一切本自清净。与文殊菩萨见地完全一致。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平等精进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七节及附录一。

三、虚空

“一切此法皆悉平等,犹如虚空,虚空正等而无偏党,虚空无数亦无所为。”[6]文殊菩萨指出虚空中诸法平等,与大圆满法见地一致。所以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提到:“种种诸法无相觉性体,无有善恶因果清净故,无有精勤如虚空之义。”[7]指出虚空诸法无相,本自清净,也含摄诸法平等概念。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虚空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及附录一。

四、无住

“如来神识为何所住,报曰文殊,如来神识永无所住。”[8]文殊菩萨提倡般若空性智慧,一切无住,所以如来神识智慧也无所住,这就是《金刚经》所提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大圆满法的自性不住,寻求本净自然智慧,澄明赤裸,理念一致。此即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一切无执无住。

所以,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提到:“不缘已灭未生者,何处亦无现在心,不住自性平等性,心勿寻心令清净。”[9]指出大圆满法一切平等无住,自然清净。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住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及附录一。

五、无分别智

“又问文殊,设如来慧不可分别,诸声闻众云何晓了,何因菩萨而得住于不退转地?答曰天子:如来至真善权方便,因时颁宣文字之说,又其慧者无有文字,譬如不从水中而生火矣,钻木求火及照阳燧乃出火耳。”[10]这里文殊菩萨提出如来无分别智慧无法以文字叙述,但方便使用语言文字弘道。而大圆满法正行觉悟法性,远离分别执著,寻求根本自然智慧,无生无二大解脱。修炼时不靠文字成就。所以,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提到:“应知一切觉性之法,要远离我执分别之心,以如是故,应将一切法使其还原成为无障,使其无障还原为任何皆是显现,使其任何皆能显现还原为无生,使其无生还原成为无有来去,使其无有来去还原成为无二,无二还原成为边际大解脱。如是使一切法还原成为无分别无思维,一切法还原成为明显而不散乱之体也。”[11]指出法性平等无分别,直觉澄明,无所住而方便任运。与文殊菩萨看法一致。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分别智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一节及附录一。

六、任运

“波旬,欲知兴作佛事修行,乃为菩萨智慧变化,假使如来兴作佛事不足为难,魔作佛事斯乃为奇。”[12]文殊菩萨看到波旬魔王作佛事修行,提出“魔作佛事斯乃为奇”,这就是任运的境界,转魔成佛。人人皆具有魔性、佛性,只是一念之转,智慧悟性不同。而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提到:“方便智慧究竟后,身智事业任运成。法界性智不动摇,远离二取戏论边。”[13]大圆满法强调修炼成果三身任运,所谓的顿超任运包括自性化魔成佛,开悟自然智慧,无作无舍,方便大悲心救度。与文殊菩萨所见相同。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任运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四节及附录一。

七、本净

“净其己心则能清净一切人心,晓了本净鲜洁无垢,解知尘劳悉瑕疵矣。”[14]

“其佛事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众生爱欲之中求于佛事…假使众生无有爱欲则不用佛…又问,何谓本净,答曰:于内外法无所著。”[15]文殊菩萨提到,内外诸法无着,一切本净,不染尘劳,并于众生爱欲之中,直达本净智慧。而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提到:“凡于善恶皆不为造作,于觉性空明,如大空清净之体中,无动无摇之瑜伽士,则名领受法身王宫,安住无作本净之本位。”[16]指出大圆满法寻求安住本净自然智慧,觉悟一切善恶皆不造作,与文殊菩萨见地完全一致。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本净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一节及附录一。

八、无有

“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无有习,已无有习则无尽灭,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于彼人无行径路。”[17]文殊菩萨提到般若空性,无生无灭,无路径。空性即是法性,与大圆满法无有见地一致。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中引用《普作续》:“对于诸佛实义所安名,我却不识佛陀是真有,有谁能见佛陀是真有,法性界中觅佛不可得,勿求见佛悟自心无作,求见无有自心本明显,实体不现本性大周遍,真实本性即是此显现……除法性外余别无有佛,诸种佛陀名号是假有,法性之事无他唯自心。”[18]指出法性之外无别佛,佛佛皆假名,与文殊菩萨见地两者相同。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有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二节及附录一。

--------------------------------------------------------------------------------

[1]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2页中.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0~51页.

[3]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2页下.

[4] 同上,第113页.

[5]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6]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3页.

[7]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8]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4页.

[9]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668页.

[10]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5页.

[11]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8~59页.

[12]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5页.

[13]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797、825~826页.

[14]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6页.

[15] 同上,第117页.

[16]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2~53页.

[17] 《佛说魔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17页.

[18]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章 第五节 从《佛说如幻三昧经》
下一篇:第三章 第三节 从《阿阇世王经》谈起
 第七章 第五节 与北传佛经究竟涅槃境界比较
 第三章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2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B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
 第七章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
 第二章 第五节 本超因果(无异熟、无受报轮回)、轮涅无二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2
 第一章 第四节 九乘之顶大圆满法的分类与内容
 第五章 第一节 《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坛经》修行对照B..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知道做不到?灾难在哪里?[栏目:寂静法师]
 福德日记12月26日─少欲知足的重要[栏目:福德日记]
 解脱之道讲记 b16 三法印 三 涅槃寂静[栏目:体方法师]
 仁者的平等心[栏目:论语禅]
 虚云大师与太虚大师佛学思想比较(赵伟、邓子美)[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不能流泪就微笑[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06-015弥勒菩萨真言与功德利益[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上)[栏目:净空法师]
 天心明月 3.照顾脚下[栏目:果煜法师]
 与恭~思母[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